您好,后現代奢華風格的特點如下:
其一:注重人性化、自由化、
后現代主義作為現代主義內部的逆動,是對現代主義的純理性及功能主義、尤其是國際風格的形式主義的反叛,后現代主義風格在設計中仍秉承設計以人為本的原則,強調人在技術中的主導地位,突出人機工程在設計中的應用,注重設計的人性化、自由化.
其二:注重體現個性和文化內涵
后現代主義作為一種設計思潮,反對現代主義的蒼白平庸及千篇一律,并以浪漫主義、個人主義作為哲學基礎,推崇舒暢、自然、高雅的生活情趣,強調人性經驗在設計中的主導作用,突出設計的文化內涵.
其三:注重歷史文脈的延續性,并與現代技術相結
后現代主義主張繼承歷史文化傳統,強調設計的歷史文脈,在世紀末懷舊思潮的影響下,后現代主義追求傳統的典雅與現代的新穎相融合,創造出集傳統與現代,融古典與時尚于一體的大眾設計.
其四:矛盾性、復雜性和多元化的統一
后現代主義以復雜性和矛盾性去洗刷現代主義的簡潔性、單一性.采用非傳統的混合、疊加等設計手段,以模棱兩可的緊張感取代陳直不誤的清晰感,非此非彼,亦此亦彼的雜亂取代明確統一,在藝術風格上,主張多元化的統一.
一 想象的和情感的設計
后現代設計將詩意重新帶回我們的生活。倉右四郎的金屬沙發有一個非常浪漫的名字——《月亮真高啊》(HOW HIGH THE MOON),鏤空的金屬框架在燈光的掩映下讓人想起婆娑樹影背后的一輪明月。后現代主義者認為,設計并不只是解決功能問題,還應該考慮到人的情感問題。安德勒·伯蘭滋將許多非設計師者的所知道的東西上升為理論。例如,“我們對產品的選擇受到我們記憶和聯想、我們的愿望和我們朋友的影響,也受到我們在電視和博物館中所看到的東西的影響”。(《1945年以來的設計》)。1987年,他設計了一系列名為“家養動物”的家具,把西歐人對意識的興趣與北美人對某些寵物的興趣融為一體。這些設計是非常有親和力的,即不是設計適應人,也不是人適應設計,而是二者親切、自由的對話。
二 隱喻的和裝飾的設計
裝飾幾乎是后現代設計的一個最為典型的特征,這是后現代主義反對現代主義、國際風格的最有力的武器,主張采用裝飾手法來達到視覺上的豐富,提倡滿足心理需求而不僅僅是單調的功能主義中心。后現代主義對現代主義全然屏棄的古典主義異常關注,他們不搞純粹的復古主義,而是將各種歷史主義的動機和設計中的一些手法和細節作為一種隱喻的詞匯,采用折衷主義的處理手法,開創了裝飾主義的新階段。后現代主義的裝飾風格體現了對于文化的極大的包容性,這里即包括傳統文化,也包含現行的通俗文化:古代希臘、羅馬、中世紀的歌德式藝術、文藝復興、巴洛克、洛可可以及20世紀的新藝術運動、裝飾藝術運動、波普藝術、卡通藝術等等任何一種藝術風格。運用的手法更是不拘一格:借用、變形、夸張、綜合甚至是戲謔或嘲諷。漢斯·霍萊恩設計的瑪麗蓮沙發就綜合了古羅馬、波普藝術和裝飾藝術運動的風格特征。
三 儀式化的特征
后現代設計中這種儀式化特征主要是針對過分強調功能而使生活變成了一種機器運轉般毫無感情色彩的動作
后現代主義風格裝飾案例
后現代主義風格裝飾案例
而引發的一種設計傾向。吃飯不僅僅是一個吞咽的過程,更是一種氣氛:環境、餐具、食物的顏色和味道,包括進餐的動作,都是儀式的一部分,它讓我們感受過程、感受存在的意義以及人與物的交流、對話。
選擇一件設計不僅是為了用,而且是為了尋找自我的象征性。安德勒·伯蘭滋出版了一本名為《家養動物》的小冊子,在書中他聲認為我們現在的住宅幾乎無法居住,因為我們要在那里度過更多的時光;我們需要重新考慮一下我們可以從周圍環境得到的儀式的、神話創作的以及不可思議的特征。安德勒·伯蘭滋的話是十分隱晦的,但是他至少說明房子僅僅用來居住是遠遠不夠的。這種觀點導致了后現代主義設計的儀式化特征。消費者對設計的選擇與使用過程更多地體現一種信仰,并以此將自己與其他人區分開,歸屬到特定的社會團體中。日本設計近些年受到西方的普遍關注。“在日本,藝術與功利,神圣與凡俗之間是沒有區別的”(《1945年以來的設計》)。
四 輕松的生活
后現代主義設計的通俗化特征將輕松愉快帶入日常生活,使每天的行動不再象舉行宗教儀式般嚴肅刻板。現代主義是設計的理想主義,而后現代則強調人們生活在“現在”,后現代設計也自然而然地表現出物質的特征。享樂主義高于一切,快樂是最重要的原則,“好的生活比好的形式更重要”(1945年以來的設計)。與嚴肅冷漠的現代主義“黑匣子”(BLACK BOX)相比,后現代設計中大量運用夸張的色彩和造型,甚至是卡通形象,喚起我們關于童年的美好記憶,讓我們和我們的孩子一起再次感受童貞和無拘無束的快樂。這種設計表面上看起來好象是一種簡單的借用,或者是奇思怪想的任意組合,沒有章法,不考慮實用,是設計師的一些很主觀的設計。但透過這種現象,我們看到這樣做給現代主義或我們目前的生活帶來了有價值的東西:生活,真實而感性的生活,不是高尚的品位,幽雅的舉止,而是光著腳在沙發上吃著苞米花看電視,和孩子在地板上嬉戲,扭著屁股在廚房煎雞蛋。蓋當諾·佩西色彩鮮艷的紐約的日落沙發將大自然的風景引入室內, Ettore Sottsass在1981年設計的滑稽可愛的Cassblanca餐具架和ALESSI公司裝飾著小鳥的鳴唱水壺使廚房油膩的操作過程多了一些輕松幽默的氣氛。從這方面來看,后現代設計將人們從簡單、機械的枯燥生活中解救出來,重新回到真實的生活中。使人這一概念變得更加感性和人化,而不是機器。
五 有愛心的設計
這句話其實也可以說成是另外的功能主義。是對現代主義所倡導的功能主義的一個豐富和超越,即將理性的、邏輯的功能發展為既有生理的功能,又有心理的功能的新功能主義。斯圖普創造了一個短語,叫“沒有原由的困難”,即人們可以將東西放在他喜歡用的地方而不是應該放的地方。比如,把電話放在辦公桌附近的窗前,接電話時可以順便看看窗外的風景,放松一下心情,雖然這有點不方便。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講,這實質上是對人的一種更加體貼的設計:人不是一個工作的機器,而是一個有工作能力,但同時需要生活、需要關懷和體貼的有智商的情感動物。
六 賣點的設計
后現代設計并非設計師孤獨的嘗試。市場給了他們最有力的支持,同時設計師的名望也是利潤的來源。當60、70年代波普、朋克文化、迷幻藥文化以及女性主義興起時,市場就敏銳地感覺到了這個潛力巨大的市場,設計師也應這群新人類標新立異的生活方式而大膽地進行各種后現代主義嘗試,文化的多元化、生活方式的多元化、新材料、新技術的出現,使設計突破功能主義的束縛而自由的發展。市場與設計師相互依賴,甚至設計師個人的學術性、主觀性、觀念性的嘗試也一樣可以成為商家的賣點。后現代主義幾乎成了一個市場推銷員,“制造者不僅僅將其視為因抄襲、打折等競爭泛濫而日趨飽和的市場上表現獨特而有吸引力的手段,而且是可以另起爐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