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 屋頂花園的設計原則
屋頂花園成敗的關鍵在于減輕屋頂荷載,改良種植土,以及排水設施、屋頂結構選型和植物的選擇與種植設計等問題。設計時必須做到:
① 以植物造景為主,把生態功能放在首位。
② 確保營建屋頂花園所增加的荷重不超過建筑結構的承重能力,屋面防水構造能安全使用。
③ 因為屋頂花園相對于地面的公園、游園等綠地來講面積較小,必須精心設計,才能取得較為理想的藝術效果。
④ 盡量降低造價,從現有條件來看,只有較為合理的造價,才有可能使屋頂花園得到普及而遍地開花。
1.4.1 屋頂花園的類型
按建筑結構與屋頂形式,屋面的植物造景(綠化)可分為兩類。
1) 坡屋面綠化
建筑的屋頂分為人字型坡屋面和單斜坡屋面。在一些低層建筑或平房屋面上可采用適應性強,栽培管理粗放的藤本植物,如葛藤、爬山虎、南瓜、葎草、葫蘆等。在歐洲,常見建筑屋頂種植草皮,形成綠茵茵的“草房”,讓人倍感親切,而日本建筑師藤森照信設計的“國際式鄉土建筑”——東京屋頂花園的設計與布局韭菜住宅,則在坡屋頂上預設的種植穴里種上了韭菜。
2) 平屋面綠化
平屋面在現代建筑中較為普遍,這是發展屋頂花園最有潛力的部分,根據我國的國情,可分為以下幾種:
(1) 苗圃式
從生產效益出發,將屋頂作為生產基地,種植蔬菜、中草藥、果樹、花木和農作物。在農村利用屋頂擴大副業生產,取得經濟效益,甚至可以利用屋頂養殖觀賞魚類,建造“空中養殖場”。
(2) 周邊式 沿屋頂女兒墻四周設置種植槽,槽深約0.3~0.5m。根據植物材料的數量和需要來決定槽寬,最狹的種植槽寬度為0.3m,最寬可達1.5m以上。這種布局方式較適合于住宅樓、辦公樓和旅社的屋頂花園。在屋頂四周種植高低錯落,疏密有致的花木,中間留有人們活動的場所,設置花壇、坐凳等。四周綠化還可選用枝葉垂掛的植物,以美化建筑方面。
(3) 活動(預制)盆栽式 機動性大、布置靈活,這種方式常被家庭采用。
(4) 庭院式(屋頂花園式)
是屋頂綠化中較高的形式,設有樹木、花壇、草坪,并配有園林建筑小品,如水池花架、室外家具等。這種形式多用于賓館、酒店,也適合用于企事業單位及居住區公共建筑的屋頂綠化。
1.4.2 屋頂花園的布局
庭院式屋頂花園的布局手法與地面庭院大致相同,但是又有它的特殊要求。設計時必須結合承重能力,使用功能,生態效應及藝術效果綜合考慮,可巧借主體建筑及周圍建筑物的特性,充分發揮地勢高、視域廣等特點,運用植物高差變化和園林小品等造園要素,借鑒傳統園林中借景、組景、點景、障景等基本技法,設計出有品味,有個性的屋頂花園。
屋頂花園布局的難點很大程度上在于如何突破空間的限制。屋頂花園空間的束縛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屋頂的形狀以長方形為多,非常規整、缺乏變化,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設計的難度;二是屋頂的面積也是一定的,不能調節,而且一般都偏小,這往往使設計者有束手束腳之感。這兩大束縛,是對屋頂造園的嚴重制約,但設計者若能因地制宜地巧作處理,同樣會取得小中見大,移步換景的藝術效果。
從某種意義上說,屋頂花園設計又是空間的設計,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使空間顯得更大些。常用的技法是:
1) 轉移注意力
如上所述,大多數屋頂花園的基本是狹長的,設計中,如果中央是開敞的,一眼就能看到底,也就是所謂的一覽無余。但如果用植物把屋頂花園分成兩個空間,則可增添情趣,還可使空間看上去更寬敞,因為這些植物迷惑了你,雖然花園依舊是那么大,不過已不能一眼就看到邊。分隔用的屏障,可以簡單地由較為高大的植物組成,也可用植籬,或者用爬滿植物的棚架。
2) 園中園
另一種辦法是把屋頂花園分成不同的部分,它們之間通過藤架、涼亭或拱架聯系,這樣從一個空間到另一個空間,給人以別有洞天的感覺。把屋頂花園分為不同的空間,安排不同的內容也就很容易了。
3) 利用對角線
對于矩形和正方形基地來說,絕對景深最深的是其對角線,所以調整軸向也是常用的技法之一。對于正方形來說,軸間角自然是450,若是狹長的基地,可以連續使用450的對角線,這樣可使園子看上去要比實際的大得多。
花園花池要抓住幾個重點要素:頂部的陽光棚(也可以露天)、照明(通風)系統、給排水系統、墻面裝飾(瓷磚、石材等或者乳膠漆、油漆),當然還有花池,整體風格搭配要結合個人喜好、家庭成員數量花園功能要求而設計。露天的地方和花池以及將來會有水的地方都要做防水,一次性做到位,避免日后水滲會到樓下而引發不必要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