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的制作根據不同的要求和材料條件,有多種方法,一般的中小型假山,多以天然石材為基礎,有整塊的經雕鑿加工而成,然后種植和點綴、布景,是假山盆景中最好的。再就是用多塊山石用水泥或粘合劑拼砌而成,其布景也同前敘相似。再就是以水泥和其它建材澆注或者堆砌而成。這種方法可完全自由發揮,按自已的設計制作。要談具體,可要寫本書了,恕沒空閑詳敘
在山水盆景的制作過程中,由于景觀表現山石布局以及山石體積的要求,往往需要把幾塊、十幾塊乃至數十塊較小的石料恰當地粘接在一起,形成渾然一體的獨峰和層巒疊峰的群山。
一般說來,山石的粘接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把數塊形態欠佳的較小石料的上下或少量左右粘接,形成山水盆景中的主蜂和配蜂,這一類多用于近景景觀的山水盆景中;另一類是把具有某種景觀的多塊石料在同一水平面上粘接在一起,形成一組遠山的景觀,這一類多與山石的布局以及遠景的表現有關。
粘接山石的膠合劑有水泥(灰、白兩種)、環氧樹脂、307號-1不飽和聚脂樹脂。從廉價、使用方便考慮,盆景生產中多采用水泥,并且水泥的標號越高越好。如有人用工業廢煤渣作微型盆景,用灰水泥作為膠合劑即可。為了使接縫處接近天然,膠合劑中要混拌與石料顏色相同的顏料,如氧化鐵紅、氧化鐵黃、氧化鉻、氧化釩、墨汁等,切不可用膠質染料,如廣告染料之類。
山石在膠接前,先要把石料依所要形成的景觀進行搭配、布局,把石料膠接處刷凈,用水沖濕,再用備好的膠合劑進行膠接。一般來說,膠接縫線越隱蔽越好。為了接近天然,膠結泥未干時可在接縫處涂撒本石料的石屑。膠合后,先用其它的支撐物給予輔助。化膠在24小時可凝固硬結,水泥夏季半天、冬季1-2天后可搬動。水泥膠合后的3-4小時,可用小刀鋸條輕輕刮掉多余或污染石身的水泥,并在接縫處拉出與石料同樣的紋理來。
植物的栽種與配件的點綴山水盆景的山石組合造型完成之后,應當進行植物的配植和配件點綴。畫論上說:山之體,石為骨,樹為衣,樓臺亭橋為其點綴
小假山盆景制作方法:
一、工具
中小型鋒斧或砍刀一把、鋼鋸、小鎬頭、小泥板、平銼刀、舊剪刀或者尖形割肉刀、高標號水泥等。
二、選料
上水石根據結構可以分三類:松軟型、堅硬型和化石型。不管選哪種素材,質地、種類、皴紋一定要和主體統一,一盆盆景,最好只用一種類別的素材,色彩不可差異太大。
三、加工
1.平底
根據石料的紋理和外形走向,定出底部的位置。體積較大、石質較硬的,可以用斧頭或者砍刀砍平。體積較小、石質較軟的,可以用鋼鋸切割平整。不可過度切割讓底部過大,以擺放時輕輕晃動石料時,不傾倒為度。
2.粗加工
根據平好底的石料的形態立意,構思好整體的輪廓、各山峰、山洞位置,用斧或者砍刀粗略的看出峰巒的分布,換小鎬頭把峰巒、溝澗、懸崖等部位勾勒成型,松軟型石料可以用剪刀或者尖刀加工。
3.細加工
細加工過程中,要把粗加工時沒有完全顯現出來的山峰、溝壑等清理加深,去掉粗加工時留下的刀斧鎬頭痕跡,盡量讓紋理看起來自然。所以過程一定要做到輕、細、準。
4.補損拼接
加工過程中,由于存在很多隱藏在石料內部的未知孔洞,或者由于松軟型石料加工過程中用力不當,很容易造成石料與整體布局不協調的損傷。這時可根據損傷的位置和程度按照洞、懸、溝、澗和挖穴種植等方法進行補救。殘損較大或者石料較小需要幾塊組合在一起的,可以用水泥進行拼接。拼接后的位置可以根據需要貼苔蘚或者挖洞種植物遮擋。
5.生苔、上盆
生苔可以在陽光不直射的位置,用貼苔法或者刷苔法養護。也可以在上水石刷一次淀粉水,比如泡過土豆絲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