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植物養護方法:
1.溫度是植物生長的必要條件之一。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給植物的正常生長帶來不利影響,嚴重時可導致植物死亡。
2.病蟲害防治:室內不宜用劇毒農藥。蚜蟲可用1‰洗衣粉或滅蚊藥物噴灑(用量不宜太大)。白粉病可用酒精棉球擦凈。
3.不要讓植物太靠近空調器和爐旁,以免葉片被灼傷。室內溫度過高時,可將花盆置于門和過道等通風處,但要避免陽光直射。
4.不要把植物放在冷風易吹到的地方,以防受凍。天氣太冷時(10度以下)而又想繼續欣賞的,可結合取暖用一些取暖裝置加溫,但要注意空氣濕度,可以在旁邊放一盆水,水蒸發增加濕度。
一、滴水觀音的養殖方法(有清除空氣灰塵的功效,不能放在臥室)
1、溫度。滴水觀音在不低于18℃的環境下才能生長好,如果氣溫低于18℃,滴水觀音會處于休眠狀態,停止生長。 2、施肥。滴水觀音喜肥,每月要給滴水觀音施肥。 3、澆水。滴水觀音在夏天要多澆水,但不能過度,適宜時干時濕,在土中不能有積水,否則塊莖會腐爛。冬季要休眠,少澆水,停止施肥。 4、陽光。滴水觀音喜陰,不要讓陽光直射。讓滴水觀音變"蔫"了,主要是施肥不夠,要注意追肥。 養護: 滴水觀音喜溫暖濕潤及稍有遮陰的環境,但花期要陽光充足,否則佛焰苞帶綠色,影響品質。須保證每天3—5小時光照,不然葉柄會伸長影響觀賞價值。 滴水觀音耐寒力不強,10月中旬要移入溫室。夏季需要在遮陰情況下,經常噴水降溫保濕。 滴水觀音喜濕潤、肥沃土壤,即常說的“大肥大水”,生長期間要多澆水。
二、非洲茉莉的養殖方法(產生的揮發性油類具有顯著的殺菌作用。可使人放松、有利于睡眠,還能提高工作效率)
1.溫度 非洲茉莉在氣候溫暖的環境條件下生長良好,生長適溫為18℃至32℃,夏季氣溫高于38℃以上時,會抑制植株的生長;華南部分地區地栽可以露地越冬,長江以北地區盆栽則要求冬季棚室溫度不低于3℃至5℃。 2.光照 非洲茉莉喜陽光,原生環境多為半陰狀態,華南地區地栽作庭園綠化樹,最好選擇有側方蔽蔭的場所;長江以北地區盆栽,春秋兩季可接受全光照,夏季則要求搭棚遮陰,或將其搬放于大樹濃蔭下,至少要避開正午前后數個小時的直射光照;特別值得注意的是6至7月間久雨后遇到大晴天,氣溫猛然上升,光照非常強烈,一定要做好遮陰工作,防止幼嫩新梢及嫩葉被灼傷。公共場所的盆栽植株,要求有較充足的散射光,或放在靠近窗邊的位置,不宜過分陰暗,否則導致葉片失綠泛黃或脫落。 3.水分 無論地栽或盆栽,都要求水分充足,但根部不得積水,否則容易爛根。春秋兩季澆水以保持盆土濕潤為度;梅雨季節要謹防積水;烈日炎炎的夏季,在上、下午各噴淋一次水,增濕降溫;冬季對于室內的盆栽植株,以保持盆土微潮為宜,并在中午前后氣溫相對較高時,向葉面適量噴水。春、夏、秋三季,在施肥正常的情況下,如盆栽植株下部葉片發黃脫落,很有可能是因為積水爛根,要及時翻盆換土;夏季,若疏于澆水,使新抽嫩梢萎蔫下垂時,不能馬上給盆土猛澆水,而是先給葉片噴一些水,待葉片稍有恢復后,再給盆土澆適量的水。 4.土壤 南方地區栽種要求種植地點為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北方盆栽,可用7份腐葉土、1份河沙、1份漚制過的有機肥、1份發酵過的鋸末屑配制。生長季節每月給盆栽植株松土一次,始終保持其根部處于通透良好的狀態。另外,對盆栽植株可每隔1至2年換土一次。 5.肥料 盆栽植株在生長季節每月追施一次稀薄的腐熟餅肥水,5月開花前追一次磷鉀肥,促進植株開花;秋后再補充追施1至2次磷鉀肥,平安過冬。北方地區盆栽,為防止葉片黃化,生長季節在澆施肥時添加0.2%的硫酸亞鐵。地栽定植時要施足基肥,秋末在根系外圍開溝埋施餅肥,每株0.5至1公斤;
病蟲防治 1.病害 ①炭疽病多發生在嫩枝和葉片上,上有近圓形至不規則形凹陷斑,邊緣褐色,中央灰白色至灰褐色,上生稀疏的黑色小粒點,為其分生孢子盤。防治方法:發病初期,噴灑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加2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25%的炭特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隔10天交替噴灑一次,連續3至4次。 ②日灼病盛夏酷暑在搭棚遮陰不到位的情況下,盆栽非洲茉莉的嫩梢和幼葉易發生日灼,表現為葉片上多生灰白色或淺白色的灼傷斑。防治方法:采用遮陽網遮陰,適當調換位置;高溫干旱季節,適當增加澆水次數和澆水量,必要時向葉面淋水;對已發生灼傷的植株,及時將其搬放到陰棚下,剪去已灼傷的嫩梢和幼葉,加強水肥管理,使植株盡早恢復健康。 2.蟲害 非洲茉莉偶爾也會發生食葉性害蟲,如短額負蝗,造成植株葉片上出現較多的孔洞或缺刻,應及時噴灑90%的敵百蟲晶體800倍液,予以殺滅。
三、白掌的養殖方法(抑制人體呼出的廢氣,如氨氣和丙酮.同時它也可以過濾空氣中的苯、三氯乙烯和甲醛。它的高蒸發速度可以防止鼻粘膜干燥,使患病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白掌是抑制人體呼出的廢氣如氨氣和丙酮的"專家"。同時它也可以過濾空氣中的苯、三氯乙烯和甲醛。它的高蒸發速度可以防止鼻粘膜干燥,使患病的可能性大大降低。這種原產于委內瑞拉熱帶雨林的美麗室內植物,無疑是一項醫藥生物上的奇跡。 以下是圖解。 光照條件: 中性植物,適合種植在半蔭處。所需養護: 保持盆土濕潤并有規律的施肥葉子需要經常噴水。 適宜溫度: 生長適溫為20—28℃,越冬溫度為10C。可以去除:氨氣,丙酮,苯,三氯乙烯,甲醛。
四、銀皇后的養殖方法(以它獨特的空氣凈化能力著稱:空氣中污染物的濃度越高,它越能發揮其凈化能力!因此它非常適合通風條件不佳的陰暗房間。) 這種有著灰白的葉子的植物喜歡生活在恒溫環境中。假如用溫水澆灌,它可以生存較長時間。 ★適宜溫度: 16-21 ℃ ★可以去除尼古丁,甲醛
五、鐵線蕨的養殖方法(每小時能吸收大約20微克的甲醛,因此被認為是最有效的生物"凈化器"。成天與油漆、涂料打交道者,或者身邊有喜好吸煙的人,應該在工作場所放至少一盆蕨類植物。另外,它還可以抑制電腦顯示器和打印機中釋放的二甲苯和甲苯。) 鐵線蕨喜疏松透水、肥沃的石灰質土砂壤土,盆栽時培養土可用壤土、腐葉土和河砂等量混合而成。生長期每周施一次液肥,注意經常保持盆土濕潤和較高的空氣濕度。在氣候干燥的季節,可經常在植株周圍地面灑水,以提高空氣濕度。鐵線蕨喜明亮的散射光,忌陽光直射。光線太強,葉片枯黃甚至死亡。它喜溫暖又耐寒,生長適溫為13-22 ,冬季越冬溫度為5 。 在蕨類植物中,鐵線蕨是栽培最普及的種類之一。莖葉秀麗多姿,形態優美,株型小巧,極適合小盆栽培和點綴山石盆景。由于黑色的葉柄纖細而有光澤,酷似人發,加上其質感十分柔美,好似少女柔軟的頭發,因此又被稱為“少女的發絲”;其淡綠色薄質葉片搭配著烏黑光亮的葉柄,顯得格外優雅漂逸。它喜陰,適應性強,栽培容易,更適合室內常年盆栽觀賞。作為小型盆栽喜陰觀葉植物,在許多方面優于文竹。小盆栽可置于案頭、茶幾上;較大盆栽可用以布置背陰房間的窗臺、過道或客廳,能夠較長期供人欣賞。鐵線蕨葉片還是良好的切葉材料及干花材料。
六、鴨腳木的養殖方法(給吸煙家庭帶來新鮮的空氣。葉片可以從煙霧彌漫的空氣中吸收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質,并通過光合作用將之轉換為無害的植物自有的物質。另外,它每小時能把甲醛濃度降低大約9毫克) 喜半陰,在明亮且通風良好的家內可較長時間觀賞。如室內每天4小時左右的直射光即能生長良好。有黃、白斑紋的品種如光照太弱或偏施氮肥都會使其斑紋模糊,從而失去了原有特征。 生長適溫15~25℃,冬季最低溫度不應低于5℃,否則會造成葉片脫落。新葉將在翌年春天出現。 在空氣濕度高、土壤水分充足的環境下生長良好,但對北方干燥氣候有較強適應力。注意盆土不能缺水,否則會引起葉片大量脫落。冬季低溫條件下應適當控水。 生長季節每1~2周施1次液肥。 每年春季換一次盆,如使用塑料容器則要注意排水。盆土用泥炭土、腐葉土、珍珠巖加少量基肥配制。亦可用細沙土盆栽。 修剪不需要大的修剪,如果下面的葉子掉光了,變成光桿子,就從上面一半的位置進行短截促其萌發新枝,剪下的枝條也可以扦插,生根后會變成新的植株,如果不想讓鴨腳木長的太高,可等長到30厘米進行一次摘心,即抹頭,把頂上的芽抹掉,過段時間會長出側枝。
七、吊蘭的養殖方法(能吸收空氣中95%的一氧化碳和85%的甲醛.) 基質: 吊蘭對各種土壤的適應能力強,栽培容易。可用肥沃的沙壤土、腐殖土、泥炭土、或細沙土加少量基肥作盆栽用土。 繁殖: 通常用分株法繁殖,除冬季氣溫過低不適宜分株外,其他季節均可進行。也可剪取花莖上帶根的小苗盆栽。 澆水: 吊蘭喜濕潤環境,盆土易經常保持潮濕。但是,吊的肉質根能貯存大量水分,故有較強的抗旱能力,數日不澆水也不會干死。冬季5度以下時,少澆水,盆土不要過濕,否則葉片易發黃。 施肥: 生長季節每兩周施一次液體肥。花葉品種應少施氮肥,否則葉片上的白色或黃色斑紋會變得不明顯。環境溫度低于4度時停止施肥。 光照: 吊蘭喜半陰環境,可常年在明亮的室內栽培。在室外載培的吊蘭,夏日在強烈直射陽光下也能生長良好。但是,常期在室內載培的吊蘭,應避免強烈陽光的直射,需遮去50~70%的陽光。 溫度: 吊蘭耐高溫。適宜溫度為15度以上,冬季越冬溫度4度以上。 濕度: 喜濕潤環境,為使吊蘭清新鮮綠,可經常向葉片噴水清洗。 修剪: 平時隨時剪去黃葉。每年3月可翻盆一次,剪去老根、腐根及多余須根。5月上、中旬將吊蘭老葉剪去一些,會促使萌發更多的新葉和小吊蘭。 水培: 吊蘭可以水培,可將盆栽吊蘭從盆中倒出,用水將土洗凈,剪去老葉、老根,置于水培器皿中,倒上清水即可。水不要太多,剛好到根莖部為宜。為了生長旺盛,可向水中滴上幾滴營養液(可自制)。器皿可用廣口玻璃瓶、玻璃杯及其他容器。容器中的水可以隔幾天換一次,或者添加一些水即可。
八、蘆薈的養殖方法(一盆蘆薈相當于九臺生物空氣清潔器) 家庭盆栽蘆薈,不僅可以美化居室,而且又可以隨時采摘,獲得最新鮮的蘆薈葉片,供家庭保健使用。有人說,家里種上幾盆蘆薈,就等于請了一位常駐的“私人醫生”。這種說法,雖然未免有些夸張,但也不是全無道理的。蘆薈不論是用作藥物治病,還是用于美容護膚,都只有利用新鮮的蘆薈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 1、盆土的配制 蘆薈盆栽基質配制有多種多樣的配方,一般常見配方使用腐殖土、田園土和河沙,其比例為4:4:2,實踐證明,這種基質配制比較適宜。用木屑代替河沙,減輕基質重量,增加透氣和透水性,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木屑選用硬雜木的為好,使用前要堆積發酵。 2、盆土的消毒 作為室內栽培蘆薈用的盆土,最好用前進行消毒,以殺滅基質中可能存在的蟲卵和病菌。常用的方法有燒土消毒、蒸氣消毒和藥品消毒三種方法。 (1) 燒土消毒:把配好的混合基質放在裝有鐵板的爐灶上加溫翻炒。一般在80℃條件下,用30分鐘就可以殺死基質中的有害微生物和各種蟲卵。 (2) 蒸汽消毒:將配制好的基質放在容器中蒸透,一般家庭煤爐和煤氣灶都可用來加熱消毒。蒸汽消毒需保持在80℃以上,蒸2小時可以達到徹底消毒的效果。 (3) 藥品消毒:常用40%福爾馬林,每立方米培養基質用400-500毫升藥液均勻撒于基質中,用塑料薄膜密封蓋平,悶1~2天后再打開,晾曬2~3天,等藥液揮發后再上盆。 3、上盆和換盆 將培育好的蘆薈種在花盆中的過程稱為上盆。上盆時間:應在春夏季進行。室內氣溫在15-28℃時比較適宜。上盆方法:上盆前選苗是重要關鍵。健壯的蘆薈苗,葉片短而厚實,顏色深綠,并帶有4根以上的自生根。上盆時,先在盆底放一些碎瓦片,以利排水透氣,再填上一些配好的基質,把蘆薈放入盆內,盡量使根系伸展,填土覆蓋好根部,再輕輕將苗向上提一提,并稍微壓實,使根系上下左右與基質緊密接觸,再把盆土填至離盆緣2厘米左右。最后,慢慢向盆內澆透水,上盆就算完成。 上盆后不宜多澆水,一般是不干不澆,干則澆透。經常向蘆薈葉面噴水,可加快蘆薈返青生根。剛上盆的蘆薈也不要讓陽光直射,可在半陰處養護。 換盆:家庭盆栽蘆薈一般1-2年就要換盆一次。換盆時也以春季為好。在換盆時,要掌握正確的脫盆技術。把盆株倒轉,左手托住盆土,右手的手掌猛磕盆沿,連磕幾下,盆與老盆土自然分離。然后將蘆薈連土團一起挪入較大的新盆中,再在盆的四周加上新的盆土,接著,用手把盆土壓實,再澆透水即可。換盆以后,還需放在半陰處養護一段時間,在完全緩苗后再移到有陽光處。 4、管理和養護 家庭盆栽蘆薈的管理主要包括施肥、澆水和冬季保溫三個方面。 施肥:蘆薈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大量元素有碳、氫、氧、氮、磷、鉀、硫、鈣、鎂、鐵等,其中碳、氫、氧來自于空氣,而其他元素都是從盆栽基質中吸收的。另外,需要硼、錳、鉬、鋅、銅、氯等元素,雖然需要量不大,但不能為其他元素所代替。科學的施肥可使營養得到補充。 澆水:冬季,一般可15-20天澆1次,如果需要可葉面噴水。盡量少澆水,保持盆土干燥,有利于植株安全過冬;春季,一般5-7天澆1次。不干不澆,澆則澆透,盆土見干也見濕;夏天,氣溫較高,蒸發量大,需要2-3天澆1次水,另外每天早晚可向蘆薈葉面噴水。還要注意少受烈日暴曬,減少水分的損失;秋季,蘆薈澆水方法基本與春季相似,要使盆土有干有濕。澆水的時間一般都以清晨和傍晚為好,此時水溫比較接近盆土溫度,可以避免因澆水使盆土的溫度劇變而影響根系的生長。要記住:“盆栽蘆薈,寧干勿濕”。 5、越冬管理 (1) 溫度要求:蘆薈在我國南方熱帶地區、全年無霜地區如福建南部、廣東沿海、海南等地,可以安全自然越冬外,在其他地區都要加強越冬防凍管理。5℃作為蘆薈越冬最低溫度安全線。掌握蘆薈安全越冬溫度,是家庭盆栽蘆薈成敗的關鍵技術之一。 (2) 增溫保溫的方法:在冬季不很寒冷或在室內有取暖條件的地區,將盆栽蘆薈搬放室內,一般都能安全越冬。當溫度不能保證在5℃以上時,則一定要采取一些相應的保暖措施。如挖長方形的坑穴(俗稱地堂子),自制一種簡易的保溫箱等。 (3) 控制澆水和增加光照:在冬季要盡量少澆水或不澆水,使盆土保持干燥。如果空氣太干燥,可采取葉面噴水的方法。另外,盡量讓盆栽蘆薈多見陽光。
每一種植物的生長習性是不一樣的,所以不能一概而論,而是要有針對性的了解這種植物的特性,然后才可以按它的習性去養護,這樣才能養好。新手最好先學習了解植物對光照、澆水、溫度這三個方面的要求,這是最基本的,以后再慢慢學習施肥、松土、換盆、病蟲防治這些。最好先養些容易養的,比如蘆薈、仙人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