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防水構(gòu)造做法,防水層是由膠結(jié)材料與卷材粘合而成,卷材連續(xù)搭接,形成屋面防水的主要部分。當屋面坡度較小時,卷材一般平行于屋脊鋪設,從檐口到屋脊層層向上粘貼,上下搭接不小于70mm,左右搭接不小于l00mm。結(jié)合層的作用是使卷材防水層與基層粘結(jié)牢固。結(jié)合層所用材料應根據(jù)卷材防水層材料的不同來選擇,如油氈卷材、聚氯乙烯卷材及自粘型彩色三元乙丙復合卷材用冷底子油在水泥砂漿找平層上噴涂一至二道;三元乙丙橡膠卷材則采用聚氨酯底膠;氯化聚乙烯橡膠卷材需用氯丁膠乳等。冷底子油用瀝青加入汽油或煤油等溶劑稀釋而成,噴涂時不用加熱,在常溫下進行,故稱冷底子油。
1.一般要求
1.1 屋面坡度符合設計要求。檐溝和天溝的找平層做好后,應進行潑水試驗,當確認無積水后,方可施工面層。檐溝和天溝內(nèi)不應有超過5mm深的積水。
1.2 保溫屋面,使用不吸水的材料,如硬質(zhì)聚氨酯發(fā)泡。
1.3 對屋面孔洞要用防水混凝土或砂漿封堵,堵好后進行24h蓄水實驗,可單獨對局部孔洞進行蓄水實驗(孔洞周圍砌60mm高水池),試水合格后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1.4 屋面防水層做完后,要進行不少于24小時的蓄水試驗,經(jīng)檢查無積水、滲漏為合格,并做好試水記錄。
1.5 屋面施工時,應盡量避免將管道(上層小屋面的雨水管、水箱間的溢流管等)在泛水高度以下從室內(nèi)穿出屋面。
1.6 屋面防水卷材的搭接長度嚴格按規(guī)范施工。
1.7 女兒墻防水收口處至壓頂與外墻相交處應做界格,每3延長米界一道,寬度宜為10mm,用防水油膏封嵌,深度為整個抹灰層。)
1.8 屋面工程保溫層為水泥膨脹珍珠巖時,應做排氣道。排氣孔宜36㎡設一個。排汽孔使用Φ25以上鋼管固定在結(jié)構(gòu)層上,并放置在最高的縱橫排汽道交匯處。屋面單面排水時,排氣管宜分兩排設置,第一排設置在距屋面最高60cm的縱橫汽道交匯處,第二排設置在屋面中間縱橫排汽道交匯處。
2.具體細部做法
2.1 防水基層處理卷材防水屋面的基層與突出屋面的結(jié)構(gòu)(女兒墻、立墻、天溝墻、變形縫、煙囪等)連接處以及基層的轉(zhuǎn)角處(水落口、天溝、檐溝、屋脊等)均應做成圓弧。圓弧半徑,對瀝青防水卷材為100-150mm;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為50mm;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為20mm。
2.2 天鉤、檐溝部位的卷材鋪貼鋪貼天鉤、檐溝卷材時,宜順天溝、檐溝方向,減少搭接。卷材(涂膜)防水層在天溝、檐溝與屋面交接處、泛水、陰陽角等部位,應增加卷材(涂膜)附加層。天溝、檐溝與屋面交接處的附加層宜空鋪,空鋪的寬度為200mm。
2.3 防水卷材的收頭處理
2.3.1 卷材防水屋面的泛水構(gòu)造為:當墻體為磚墻時,卷材收頭可直接鋪壓在女兒墻壓頂下,壓頂應做防水處理。也可在磚墻預留凹槽,將截齊的卷材端部壓入預留凹槽內(nèi),并用壓條或墊片釘壓固定,最大釘距不得大于900mm,然后用密封材料將凹槽嵌填封嚴。凹槽距屋面找平層最低高度不小于250mm,凹槽上部的墻體要做防水處理。
2.3.2 卷材防水的泛水收頭處采用金屬蓋板時,應在墻體的陰、陽角部位及蓋板接頭部位進行密封處理。泛水高度距成型屋面不小于250mm。
2.3.3 出屋面的門下坎高出屋面不小于250mm,對此要求在結(jié)構(gòu)施工時就應考慮,必要時和設計單位洽商進行設計變更。門向外開啟,門坎向外放坡,防止水進入室內(nèi),防水應在門下口處進行有效的固定或密封處理。
2.3.4 屋面垂直出入口處防水層收頭要壓在混凝土壓頂圈下,屋面水平出入口收頭應壓在混凝土踏步下,防水層的泛水應設護墻。
2.3.5 卷材防水層應由溝底翻上至溝外檐頂部,卷材的收頭應用水泥釘固定,并用密封材料封嚴。
2.3.6 高低跨有變形縫時,立墻交接處采取適應變形的密封處理。
2.4 屋面分隔縫的設置
2.4.1 卷材屋面的整體保護層和板塊保護層分隔縫的設置位置為:與女兒墻交接處,與突出屋面的樓梯間、電梯間和屋面水箱墻的交接處,與管道的交接處及建筑物開間的軸線處,凸出屋面的大型設備基礎和柱子四周。水泥砂漿面層分格縫間距不應大于1m,細石砼面層分格縫間距不應大于3m,保護層采用地磚等塊材鑲貼時,分格縫間距一般為6m,縫寬20mm,縫內(nèi)嵌入密封防水材料。
2.4.2 分隔縫嵌縫密實、光滑、無毛刺,分隔縫兩側(cè)板塊高低差符合規(guī)范要求。
2.4.3 女兒墻內(nèi)側(cè)面墻面抹灰長度超過6m時,設分隔縫。屋面分隔縫和女兒墻分隔縫力求對縫。
2.4.4 檐溝兩側(cè),女兒墻根部要按要求留置分隔縫。出氣孔墩四周要設置分隔縫。
2.5 其它
2.5.1 細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漿屋面面層鋪設時不得隨意留置施工縫,每分格板塊色澤一致;整體面層色澤一致,圖案清晰,接縫平整。
2.5.2 屋面天溝較長或轉(zhuǎn)彎較多時,其縱向坡度不宜小于3%。
2.5.3 當設計未明確時,女兒墻、檐溝頂面應粉出向內(nèi)的排水坡(6%)。如外墻為板(磚)材料飾面時,板(磚)宜切削成45度角對角鑲貼。
你好
平屋面防水做法 :1.有保溫層無種植土做法 2.無保溫層無種植土做法 3.無保溫層有種植土做法 4.有保溫層有種植土做法
構(gòu)造不同,選用的材料和做法自然也不一樣,無論是哪種做法,都要從防水設計、防水材料、防水施工及后期保護做起,每一步都做到精細,才能保證屋面防水質(zhì)量。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