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防水處理
1、屋面的做法 細石混凝土+外加劑 (如加氣劑、防水劑、膨脹劑等),一種是無隔離層的做法,即在鋼筋混凝土屋面板上直接澆搗35㎜~40㎜厚的細石混凝土,內可配雙向200㎜×202㎜鋼筋網;另一種是有隔離層的做法,使基層與防水層脫防,避免因屋面基層變形對防水層的影響。可用砂、粘土砂漿、廢機油或水泥紙袋、薄膜等做隔離層。剛性防水屋面的要求:
1)材料要求:細石混凝土標號應不小于C20,宜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其標號不小于C40,水泥用量應不小于320kg/m?,水灰比以0.5~0.55為宜。用洗凈的堅硬碎石或礫石,其粒徑為 5㎜~13㎜。砂子的粒徑為0 .3㎜~0 .5㎜。含泥量不超過3 %.2)結構要求:剛性防水屋面的支承結構,應有良好的整體性,為防止屋面板產生過大變形,選擇屋面板時應以板的剛度作為主要依據,同時考慮施工荷載。3)施工要求:施工保證質量,局部邊角施工要到位。為使屋面板與防水層更緊密的結合,屋面板應先澆水濕潤,并刷水灰比為0.6的純水泥漿,縱橫各一道。澆混凝土后,應用重30kg~50kg的石滾,來回縱橫滾壓,直到壓出似拉毛狀的水泥漿時,隨即抹平,使表面光滑平整,當防水層表面能走動不留腳印時,覆蓋澆水養護七晝夜。屋面板縫寬度要均勻,上口寬不小于30㎜,下口寬不大于20㎜,相鄰板面高度差不大于10㎜。
2、PVC防水卷材(高分子防水材料),排水層的坡度要大于3 %,視環境采取有組織外排水或內排水。
3、排水層的設計(粗粒排水+蓄水層10cm)
排水層用200mm厚陶粒,非級配的礫石子或焦碴,膨脹蛭石或浮石等大顆粒土層,既可迅速排除底層積水,又對人工土的通氣和儲水有著良好的改善作用。
排水系統要與原屋頂排水系統保持一致,設法阻止種植物枝葉或泥沙等雜物流入排水管道。大型種植池排水層下的排水管道要與屋頂排水口相配合,使種植池內多余的澆灌水順暢排出。
4、過濾層的設置(玻璃纖維布)
為防止種植土流失而造成肥力下降及屋頂排水系統堵塞,在種植土的底部設置玻璃纖維布作為過濾層,防止種植土中細小顆粒的流失。
5、種植土的組成 植物生長層10cm,粗放型綠化的耕植土+焙燒過的粘土混合物,或肥沃的耕植土+腐殖土煤泥的混合物,飽合容重15KN/m?;荷載 0 . 95kn/㎡;輕質有機+無機介質:30%木屑 (經腐爛發酵 ),46%腐殖土,19%本地園土,5%砂混合而成。應根據荷重以及植物配置要求,制定出種植層高度。
步驟/方法
應先在屋面鋪設1-2道耐水、耐腐蝕、耐霉爛的卷材(瀝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材料等)或涂料(如聚氨酯防水材料)作柔性防水層。
其上再鋪一道具有足夠耐根系穿透功能的聚乙烯土工膜、聚氯乙烯卷材,聚烯烴卷材等作耐根系穿刺防水層。 防水層施工完成后,應進行24小時蓄水檢驗,經檢驗無滲漏后,在其上再鋪設排水層,排水層可用塑料排水板、橡膠排水板、PVC排水管、陶粒、綠保石(粒徑3~6厘米,或粒徑為2-4厘米,厚度為8厘米以上的卵石)。 4 排水層上放置隔離層,其目的是將種植層中因下雨或澆水后多余的水及時通過過濾后排出去,以防植物爛根,同時也可將種植層介質保留下來,以免流失。隔離層可采用重量不低于250克/平方米聚酯纖維土工布或無紡布。
5 最后,在隔離上鋪置種植層。種植層的土壤必須具有容量小、重量輕、疏松透氣、保水保肥、適宜植物生長和清潔環保等性能。最好采用人工土壤。
希望能幫到你
施工步驟: 應先在屋面鋪設1-2道耐水、耐腐蝕、耐霉爛的卷材(瀝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材料等)或涂料(如聚氨酯防水材料)作柔性防水層。 其上再鋪一道具有足夠耐根系穿透功能的聚乙烯土工膜、聚氯乙烯卷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