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較為理想的紫外線吸收劑/光穩定劑多為復配型的,特別是以水楊酸酯類、苯酮類、苯并三唑類、取代丙烯腈類、三嗪類與受阻胺類復配,可取得比任何單獨紫外線吸收劑更為理性的效果。紫外線吸收劑的使用領域:聚合物(塑料等),涂料(汽車噴漆,建筑物涂飾),印刷油墨,染色/印花紡織品的后處理,防曬化妝品。
通常來講,紫外線分為UVA,UVB,UVC,因為波長不同,它們對人體傷害也有區別.
UVC,可能是大家最陌生了,它的波長最短,為100-290納米,所以無法穿透臭氧層到達地面,我們通常使用的防曬品都基本忽略它,不設相關保護功能.
VUA,波長較長,為320-400納米,一年四季活躍于空氣中.具有高度的滲透力,能穿過墻壁或玻璃而襲擊真皮層,甚至皮下組織,使皮膚中的膠原蛋白纖維斷裂而失去彈性,同時又激活硌氨酸酶,加速黑色素的生成,最終結果是使皮膚過早衰老,造成長期,慢性和持久的損傷,所以UVA又被稱為老化射線(UA Aging)
UVB,波長約290-320納米,較UVA要短.它能直接作用于皮膚層,引起即時,嚴重的對皮膚損傷,例如紅斑,曬傷等,同時加速黑色素的生成.UVB的滲透力雖不及UVA,但會過分曝曬而令皮膚容易患皮膚癌,因此UVB也被稱為曬傷射線(UV Burn)
以上內容讓我們知道,選擇防曬品時一定要選擇能防御UVA和UVB的防曬產品.
SPF:人們熟悉的防曬系數SPA(Sun Protection Factor) 主要是用于評估防曬制品對UVB抵御效果的國際標準,通常在SPF后面還帶一個數字,該數字代表是在使用防曬產品后,未經保護的皮膚防曬時間延長的倍數.如果一個人在沒有做任何皮膚防曬保護情況下,皮膚在20分鐘之后開始被灼傷,當涂抹SPF15的防曬產品,在相通情況下,產品對皮膚的保護時間是20X15=300分鐘,也就是說300分鐘之后,皮膚才呈現灼傷現象.
SPF值的高低決定了皮膚可以承受日曬的時間長短,而不是紫外線的強度.以下的小公式可以幫助你很快地得出大概的防曬效果
公式:(SPFxx-1)SPFxx X100%
例子:(SPF15-1)SPF15 X100%=93.33%
根據以上所得:SPF15可以抵御93%以上紫外線,而SPF30只比它多3%左右,而不是兩倍.同時SPF值高的產品會增加皮膚負擔,SPF15左右的防曬系數已經能夠滿足平日工作和生活的防曬需要.
這里要強調的是,任何防曬品都要幾個小時涂抹一次,即使它是世界最大的品牌也是一樣.再有千萬不要認為倍數越高的防曬效果越好.
PA:
PA(Protection Grade of UVA)是1996年日本化妝品工業聯合會公布有關UVA防曬效果鑒定標準,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廠商引用,消費者逐漸開始接受和認同這個新的防曬指標.它與SPF不同,在PA的后面帶的不是數字,而是"+"號.后面的"+"越多,代表抵御UVA的效果越強,目前市面上最高的防曬系數是"PA+++"
PA值是跟據PFA結果而定的:
PFA= 涂抹有防曬品部分的MPPD值/沒有涂抹防曬品部分的 MPPD值
PFA(Protection Factor of UVA):紫外線UVA防護因子
MPPD(Minima Persistent Pigmentation Dose):最小曬黑劑量
第一等級:PFA1-2(不包括2),代表不具備防護UVA的效果,沒有PA值;
第二等級:PFA2-4(不包括4),代表具備防護UVA的效果,等于"PA+";
第三等級:PFA4-8(不包括8),代表具備較強防護UVA的效果,等于"PA++";
第四等級:PFA>8,代表具備非常強防護UVA的效果,等于"PA+++"
也就是說,假設我們的皮膚在沒有任何防曬保護的情況下,通過陽光照射1個小時后曬黑,涂抹了PA++產品,在同等情況下,皮膚在4-8小時候后才會出現被曬黑現象,由此可見,含PA++的防曬成份的滋潤產品已經足夠日常生活所需.
防曬成分通常分為化學性(含紫外線吸收劑)和物理性(含紫外線屏蔽劑)兩種。
1.化學性防曬成分(含紫外線吸收劑)
防曬護膚品中通常都含有防曬劑。目前以化學合成的紫外線吸收劑為主,它能對紫外線有吸收作用。紫外線吸收劑為皮膚組織所吸收后,由人體代謝。具體是指讓防曬品中的化學成份進入皮膚角質,經皮膚吸收后,跟紫外線產生交互作用,使其轉變為無害的能量。因為是在皮膚上發生化學反應,所以對皮膚有一定的刺激。尤其容易產生使肌膚粗糙、刺激眼部等問題。而且紫外線吸收劑本身就是一種光敏物質,使用不當還會對皮膚產生刺激,引起光敏性反應等。
下面介紹防曬霜里通常使用的幾種主要的紫外線吸收劑:
◎OMC(辛-甲氧肉桂酸):最廣為使用的化學性防曬成份。能隔絕UVB,不容易引起過敏反應。
◎Octocrylene:較新的化學性防曬成份,能隔離UVB。
◎OCS(辛-水楊酸):本身是很弱的UVB阻隔劑,所以通常將它與其它UVB防曬成份一起使用,以加強防曬效果。
◎PABA(對-胺基苯甲酸):可隔絕 UVB。曾經一度被廣為采用,后因發生過敏反應的比例太高,所以現在已很少使用。后來研發出Padimate-O(辛-二甲基-對胺基苯甲酸),作為其替代品,刺激性較小,也只能隔絕UVB。
◎Oxybenzone(二苯甲酮-3):可隔絕UVA,有時會引起過敏。
◎Avobenzone(帕索1789):可隔絕UVA,常和Oxybenzone(二苯甲酮-3)混合使用。有時會引起過敏。
◎Mexoryl SX:可阻隔波長較短的UVA。
2.物理性防曬成分(含紫外線屏蔽劑)
通常停留在皮膚表面,不會被吸收,也不由身體代謝。具體是指利用防曬品中的粒子,阻擋、反射或散射掉紫外線,使到達皮膚的紫外線量得以減少。因為不發生化學反應,所以對皮膚較溫和。紫外線屏蔽劑的缺點是透明感差,制成的產品涂在皮膚上像蒙了一層白霜。此外,它們的用量不受國家的任何限制,可以用來制成SPF值非常高的產品,事實上SPF20以上的產品不含二氧化鈦是不可能的。
◎Titanium dioxide(二氧化鈦):可完全阻隔UVB,但只能隔絕波長較短的UVA,無法阻隔長光波。
◎Zinc oxide(氧化鋅):幾乎可以阻隔所有波長的UVA和UVB,且安全性較高。但缺點是涂起來會發白,且較為粘膩。后來有廠商研發出粒子較小的Z-Cote(氧化鋅分子),其質地更具透明感,透氣性更佳,改善了上述缺點。
現在不少產品都是將化學性成份和物理性成份相結合的,也有些產品上并未標明具體成份,那就不妨向專柜的BA咨詢一二。不過最重要的還是結合自己的皮膚狀況來選擇。比如皮膚敏感的人,就應盡量選用不含刺激性成份、注明“通過過敏性測試”的產品。
防曬產品有水劑、乳液、霜、啫哩等多種質地。一般來說,乳霜狀的產品較為溫和。日常生活中,一般選擇SPF15~30、PA+~++的防曬品即可。防曬指數較高或是防水型的防曬產品,只有長時間參加戶外活動或是外出度假時才有必要使用。因為防曬指數越高,對皮膚造成的負擔也就越大。而且相應添加的防紫外線成分的比重也越大。
防水型產品更是較難洗凈,對皮膚的負擔也較大。建議皮膚較弱較敏感者盡量避免使用。
隨著“健康護膚”口號的深入,不少藥妝品牌推出了無刺激性不含有機化學防曬劑的。如雅漾,理膚泉,FREEPLUS等產品。優點是確實減少了對肌膚的刺激,無負擔,無油膩,不必擔心因長期使用含化學防曬劑而導致的皮膚老化。缺點是,此類防曬產品一般防曬指數不高,SPF20~25已算頂級,比較適用于城市上班族和每日上學放學的學生,如果需要到海邊或者平原等陽光肆虐的地方,還是要選用防曬指數較高的產品,只是不要長期使用。
紫外線吸收劑是一種光穩定劑,能吸收陽光及熒光光源中的紫外線部分,而本身又不發生變化。適用于感光材料如彩色膠卷、彩色膠片、彩色相紙和高分子聚合物等許多領域;特別適用于無色透明和淺色制品中;為強吸收力,高性能紫外線吸收劑。
吸收光源中的紫外線部分的化學劑,具體作用就是對受保護的物體實施有效的防止,或削弱紫外線對顏色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