墻體承載力計算方法
墻體承載力計算公式:f=fk+ηbγ(b-3)+ηdγο(d-0.5) ?? ??
fk——墊層底面處軟弱土層的承載力標準值(kN/m2)
??ηb、ηd——分別為基礎寬度和埋深的承載力修正系數 ?
?b--基礎寬度(m) ??
d——基礎埋置深度(m) ??
γ--基底下底重度(kN/m3) ??
γ0——基底上底平均重度(kN/m3)
1.室外地面活荷載:一般可取10kN/m2,荷載較小時也可取5.0kN/m2
2.土側壓力系數:
擋土墻
(1)一般可取靜止土壓力系數0.5;
(2)考慮到支座處可認為無側向位移,為靜止土壓力,跨中部分隨著側向位移的增大,逐漸趨向于主動土壓力,我院綜合取0.4,
(3)地下室施工采用護坡樁時可取0.33。
3.覆土重度:以前習慣取18,現在習慣取20,也有的院取19。
4.砼強度:宜取C30,有利于控制裂縫。
5.外側保護層:《全國民用建筑人防技術措施》3.6.2 注4上規定保護層厚度:“地下室外墻迎
水面有外防水層取30mm;
《防水規范》規定取50是直接取用前蘇聯的規定,不適用于一般的地下室結構。
6.裂縫限值:有外防水時取0.3mm,無外防水時取0.2mm。
7.調幅系數:不宜調幅太大,最多0.9,建議0.95。
8.考慮室內填土的有利作用:當基礎埋深低于室內地坪較深時(>2m時),可考慮室內填土的有利作用,此時,應要求回填時先回填室內后回填室外(此項作用不大)。
9.配筋:地下室外墻為控制收縮及溫度裂縫,水平筋間距不應大于150,配筋率宜取0.4%~0.5%(內外兩側均計入),有扶壁柱處應另增設直徑8mm短鋼筋,長度為柱寬加兩側各800mm,間距150mm(在原有水平分布筋之間加此短筋)。
10.其他:
(1)無上部結構柱相連的地下室外墻,支撐頂板梁處不宜設扶壁柱,扶壁柱使得此處墻為變截面,易產生收縮裂縫,不設扶壁柱頂板梁在墻上按鉸接考慮,此處墻無需設暗柱。
(2)地下室內外墻除了上部為框剪結構或外框架-內核心筒結構的剪力墻延伸者外,在樓層不需要設置暗梁,所有剪力墻在基礎底板處均不需要設置暗梁。
(3)單層或多層地下室外墻,均可按單向板或連續單向板計算,最上層地下室樓層板處按鉸支座,基礎底板處按固端。
(4)窗井外側墻頂部敞開無頂板相連,其計算簡圖可根據窗井深度按三邊連續一邊自由,或水平多跨連續板計算,如按多跨連續板計算時,因為荷載上下差別大,可上下分段計算彎矩確定配筋。
(5)實際工程的地下室外墻截面設計中,豎向荷載及風荷載或地震作用產生的內力一般不起控制作用,通常不考慮豎向荷載組合的壓彎作用,僅按墻板彎曲計算墻的配筋。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幫助。
現澆雙向板傳來荷載可以簡化為均布荷載。
樓面梁傳來的集中力在墻體受壓承載力驗算時驗算局部抗壓,基礎設計時梁傳來的集中力通過墻體擴散也可簡化為均布荷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