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顆佛珠的穿法:
1、佛珠一般由108顆念珠組成,在第7顆、21顆、54顆、87顆、101顆用其他顏色或大小的珠子隔開,稱為:隔珠或數取。一般來說隔珠要比子珠稍大,數量可以采用1到3顆不等,并且不計算在108顆之內。54顆的佛珠要在第27顆前加隔珠,27顆、18顆的佛珠則要在每9顆加一粒隔珠。
2,隔珠在一般在27籽處,,一般背云飾物在佛頭以下。計數器在念珠上,按照藏傳佛教的傳統,計數器不應直接栓在佛珠的珠線上,而要在珠線上穿入小環,再將計數器穿在環上。計數器一般的別在27顆后邊,帶鈴的是計百位的,帶杵的是計千位,夾子是計萬位的。
3,一般的情況下法器和金剛結之類的一般都要拴在念珠的3,7,21顆位置上,這些串好后,拉緊繩子,打個金剛結,即可完工。
希望可以幫到您,謝謝。
一般來說隔珠要比子珠稍大,數量可以采用1到3顆不等,并且不計算在108顆之內。54顆的佛珠要在第27顆前加隔珠,27顆、18顆的佛珠則要在每9顆加一粒隔珠。記子留是指每串弟子珠的末端所附的比弟子稍大的一些珠?;蛘唢椢铮部捎媒饎偨Y代替,目的是防止弟子珠滑落。
在佛珠的開始處的母珠上又附有2根粗帶子,在每根帶子上又串有十枚小金剛環或十顆小珠,以十顆為一串,如同算盤。采用十進位,代表佛教十波羅密。即:施、忍、精進、禪定、般若、方便、愿、力、智、戒。
佛珠的每一部分都有其特殊的意義。母珠(佛頭)代表:佛寶;貫串整串珠的繩子代表:法寶;小珠代表:僧寶。。。
一串佛珠共有:2佛、4如來、4涅磐、8菩薩、6波羅密、4天王、29天、1四天王子、1杭珠弟子、1地神、18地獄、1師長、1施主、28星宿組成,共108顆。
佛珠是佛珠,朝珠是朝珠,不一樣的。有很多其他內容的是藏傳佛教的佛珠制式,漢傳佛教是很簡單的。朝珠是清代官員必備物品,由佛珠衍化而來,亦108顆。清代的制度規定:皇帝、宗室、王公、異性世爵侯以下至文官五品,武宮四品以上本人及妻室或兒女穿著朝服時,可以配掛朝珠,稱文五、武四。因此,清代文武百官在上朝時,夠上等級者方可佩用朝珠,是顯示身份和地位的標志之一。一般來說隔珠要比子珠稍大,數量可以采用1到3顆不等,并且不計算在108顆之內。54顆的佛珠要在第27顆前加隔珠,27顆、18顆的佛珠則要在每9顆加一粒隔珠。記子留是指每串弟子珠的末端所附的比弟子稍大的一些珠?;蛘唢椢?,也可用金剛結代替,目的是防止弟子珠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