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活在相對濕度45-65%RH,濕度指數為50-60的環境中最感舒適,也不容易引發呼吸系統的疾病。而我國北方冬季供暖期的室內濕度通常為15%RH。在這干燥的環境下,人們普遍感到種種不適。當空氣濕度低于40%RH的時候,人鼻部和肺部呼吸道黏膜上的纖毛運動減緩,灰塵、細菌等容易附著在黏膜上,刺激喉部引發口渴、干咳、聲啞、喉痛等癥狀,也使流感病毒和能引發感染的革蘭氏陽性菌的繁殖速度加快,也容易隨著空氣中的灰塵擴散,引發其他疾病。所以,在秋冬季干冷空氣侵入時,極易誘發咽炎、氣管炎、肺炎等病癥。此外,過敏性皮炎、支氣管哮喘、皮膚瘙癢不適等過敏性疾病也都和空氣干燥有關。當空氣濕度大于65%RH,人體中的松果激素量也較大,使得體內甲狀腺素及腎上腺素的濃度相對降低,人就會感到無精打采,萎靡不振。長時間在濕度較大的地方工作、生活,還容易患風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濕痹癥,最終導致人體的免疫力下降。
正是因為空氣濕度影響著人們的健康,所以應隨著季節變化而調節居室內的空氣濕度,使居室濕度保持在適宜范圍。一般而言,春夏濕度大,秋冬濕度小,所以夏季陰雨天要少開窗戶;而冬季有暖氣時,應使用加濕器或自行加濕,或用濕拖把拖地板,以提高室內濕度。
相對濕度小于30%為低氣濕。低氣濕低溫時可加速機體散熱,此時人體中的熱輻射被空氣中的水蒸氣吸收,人感到寒冷,引起毛細血管收縮,皮膚蒼白,人體代謝降低,組織內血液循環和細胞代謝發生障礙,引起組織營養失調,發生凍傷。當室內相對濕度小于10%~15%時,空氣干燥,使鼻腔、氣管、支氣管黏膜脫水,彈性降低,黏液分泌減少,纖毛運動減弱,抵抗力降低,使吸入的塵埃累菌不能很快被清除出支,容易誘發和加重呼吸系統疾病。干燥的空氣還會導致表皮細胞脫水,角化加快,皮脂分泌減少,導致粗糙起皺、開裂。此外,空氣過于干燥還將促使塵土飛揚,使人們的生活條件惡化。
在干燥季節,白喉、流感、百日咳、腦膜炎等疾病的發病率也顯著增高,哮喘、支氣管炎的發作次數明顯增加。其主要原因是干燥空氣使流感病毒和致病力很強的革蘭氏陽性病菌繁殖速成度加快,并隨粉塵擴散,引起疾病流行。
在室溫比較適中時,相對濕度的變化對人體的影響比較小。當溫度為15。5度時,相對濕度改變50%,對人體影響僅相當于室內溫度變化為1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