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澆水:黃楊喜濕潤,盆景需經常澆水,保持盆土濕潤,但也不可積水。夏季高溫期,要早晚澆水,并噴葉面水。
(2)施肥:在生長期5~8月,施2~3歡腐熟稀薄的餅肥水即可,冬季施1次基肥,用漚熟廄肥或干餅肥屑均可。
(3)修剪:生長期隨時剪去徒長枝、重疊枝及影響樹形的多余枝條。黃楊萌發較快,一般在發新梢后,將先端1~2節剪去,可防止徒長。黃楊結果后,要及時摘去,以免消耗養分,影響樹勢生長。
(4)翻盆:一般2~3年進行一次,時間以春季萌發前為好。結合翻盆剪去部分老根及過長過密根系,換去1/2舊土,塞以肥沃疏松的培養土,以利根系發育。
(5)病蟲害防治:黃楊主要蟲害有介殼蟲和黃楊尺螃,介殼蟲可用人工刷洗殺之,或用80%敵敵畏1500倍液噴殺;黃楊尺嫂用80%敵百蟲可狙性粉劑噴殺,或用40%氧化樂果1000~2000倍噴殺。主要病有煤污病,會引起落葉現象,防治關鍵是清除介殼蟲,并經常噴葉面水,沖洗灰塵,使之生長良好。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小葉黃楊種植技術
播種扦插
小葉黃楊用扦插繁殖可隨時進行,但以夏季采用當年生長的嫩枝條作插穗成活率高。用砂質土壤作扦插基質,把插穗基部削平,斜插入插床中,以利于透氣、透光。扦完后,插床上要搭棚遮蔭,防止太陽光直曬,經常噴水保持濕潤即可。當年扦插的小苗根系不發達,易受凍害,冬季可用雜草或塑料薄膜覆蓋保護越冬。
種子一般在10月份成熟。小葉黃楊的種子經春化階段而具有隔年發芽之特性,因此種子采集后應用較濕潤的砂埋藏,到翌年春再翻出種子播種于砂質土中。小葉黃楊種子不可曬干存放,曬干了的種子出苗率低,或長時間不發芽。蒴果秋季成熟,晾干后3瓣裂,脫出種子。不宜日曬,宜混干沙儲藏至翌年春播。實生苗生長極緩慢,生產中多用扦插育苗。于早春新葉抽出前剪去1--2年生嫩枝,作帶葉插穗,下端浸NAA或IBA溶液后,插入濕沙床內。床面保持稀疏光照,噴霧保持濕潤,約一個月可發根,2個月左右移植入圃地培育。第一年夏秋季需適當遮蔭,第二年以后,可一般管理。生長盛期,每月施氮肥水1--2次,秋后停止施肥。培育2-3年生苗,可用小盆栽植;4-5年生苗,方用于花壇鑲邊或地植。
繁殖:可用播種或扦插繁殖。蒴果秋季成熟,晾干后3瓣裂,脫出種子。不宜日曬,宜混干沙儲藏至翌年春播。實生苗生長極緩慢,生產中多用扦插育苗。于早春新葉抽出前剪去1--2年生嫩枝,作帶葉插穗,下端浸NAA或IBA溶液后,插入濕沙床內。床面保持稀疏光照,噴霧保持濕潤,約一個月可發根,2個月左右移植入圃地培育。第一年夏秋季需適當遮蔭,第二年以后,可一般管理。生長盛期,每月施氮肥水1--2次,秋后停止施肥。培育2--3年生苗,可用小盆栽植;4--5年生苗,方用于花壇鑲邊或地植。
栽培:我國南方廣大地區,均可在露地安全越冬,越夏;北方宜盆栽,置室內防寒越冬。移栽在春季芽萌動前進行,成活率最高。先整地施足基肥,小苗移栽可沾泥漿,大苗移栽需帶土球。黃楊栽培容易,但生長緩慢,要經常澆水,施肥,促進生長。盆栽宜用森林土或塘泥,施鈣鎂磷肥,干糞等做基肥,以后每年對葉面噴施氮肥水數次,盆土保持濕潤。地植可用一般表土,施腐熟禽畜糞等做基肥,種后可任其自然生長。
養護管理 小葉黃楊喜濕,需經常澆水。5至8月是黃楊的生長旺盛期,可結合澆水追施幾次稀薄的腐熟餅肥。要隨時注意修剪徒長枝、重疊枝及影響樹形的多余枝條。要及時摘去小葉黃楊所結的果實,以免消耗養分。換盆時間,一般中小盆可2至3年、大盆5年進行一次,對生長較弱的植株應及時翻盆。結合換盆,剪除部分過長過密的老根,更換新的培養土重新種植。
病蟲害防治
黃楊絹野螟是黃楊的主要蟲害,合理用藥:用藥防治仍是控制該蟲的重要應急措施。搞好蟲情測報,適時用藥,用藥防治的關鍵期為越冬幼蟲出蟄期和第1代幼蟲低齡階段,可用20%滅掃利乳油2000倍液、2.5%功夫乳油2000倍液、2.5敵殺死乳油2000倍液等有機磷農藥,還可推廣使用一些低毒、無污染農藥及生物農藥,如阿維菌素、BT乳劑等。噴藥應徹底,對下部葉片也不應漏噴。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