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屋面是指在屋面防水層上覆土或鋪設鋸末、蛭石等松散材料,并種植植物,起到隔熱作用的屋面。在建筑屋面和地下工程頂板的防水層上鋪以種植土,并種植植物,使其起到防水、保溫、隔熱和生態環保作用的屋面稱為種植屋面。
種植屋面屋頂花園分類
1)簡單式種植屋面:僅以地被植物和低矮灌木綠化的屋面。2)花園式種植屋面:以喬木、灌木和地被植物綠化,并設有亭臺、園路、園林小品和水池、小溪等,可提供人們進行休閑活動的屋面。
整套的屋頂花園、屋頂綠化、種植頂板解決方案,可用于混凝土、輕鋼、木質屋面。
二、屋頂花園要考慮到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案
1、種植屋面防水所需解決的問題
1)防止滲水;
2)防止植物根系刺穿防水層,穿透建筑物;
針對重型屋頂花園,城工防水種植屋面防水采取雙層防水系統,第一層為普通防水層,可有效的解決滲漏水的問題;第二層為種植用抗根防水層,該防水層具有化學阻根的作用,可有效地解決植物根系刺穿防水層的問題。
針對輕型屋頂花園,因種植系統整體自重輕,可采取具有物理阻根性能的高分子防水卷材,解決防水與植物根系穿刺的問題。
種植屋面是一套系統工程,其中尤為重要的是抗根防水層。
種植屋面的防水技術,必須根據不同植物品種。
因地、因時、因工程制宜,體現在種植屋面的設計、構造與選材上。人類真正為改善環境而進行綠化,只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1959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奧克蘭市凱澤中心建造了一個6層樓高、面積達12,000m2的屋頂花園。隨后,屋頂花園在國外迅速增多,其中美國、日本、德國等在屋面構造、人工栽培土及防水材料的研究上有突出成就。他們強調柔性防水技術,采取防排并舉,綜合治理的方法。也可以說,種植屋面是一項引進技術,目前我國執行的種植屋面技術標準,主要參考國外相關標準而制定的。
與一般屋面工程相比,種植屋面出現滲漏水的頻率增多,且返修困難,經濟損失更大。其主要原因是該類屋面構造層次較多(如增加了耐根穿刺防水層、排蓄水層、過濾層、種植土層等),細部節點復雜,由于屋面荷載增大,對設防要求與選材有嚴格要求。如何兼顧屋面結構承載能力和抗裂性,正確處理雨水回用、蓄水、排水的關系,防止土壤水分干涸,確保植物正常生長等,都需周密考慮,否則由此出現的滲漏水現象在各地屢見不鮮。
種植屋面防水工程,應該考慮屋面增加的荷載,可以做成符合防水,屋面設計成自防水屋面,加鋪卷材防水,可以做成兩層改性SBS材料防水層,上部做剛性防水層。
具體施工流程:拆除舊隔熱板 —→ 修補舊防水層 —→ 閉水試驗 —→ 基屋處理 —→ 涂刷基面處理劑 —→ 鋪貼CPS高分子復合自粘卷材 —→ 節點細部處理閉水試驗 —→ 砌溢水溝及棚架基座 —→ 鋪JF儲排水氈 —→ 固定棚架 —→ 鋪種植土層 —→ 種植花木—→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