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側背光源主要是用于小屏幕的液晶演示器上,比如NB屏幕、LCD、或者手機、相機等小尺寸的LCM上,結構主要是燈管光線從上下兩個側面進入,通過LGP均勻光線再通過特殊的Film材進行亮化和勻化,以達到一定的輝度和均勻度,壽命相比使用CCFL的底背光源較長,成本較底,但是輝度不高,無法達到較好的亮度
底背光源基本上都是大尺寸LCM所使用,用于生產大屏幕的TV液晶電視,如32、37、40、42、46等等,結構是在底部用CCFL發光,通過擴散板、以及其他特殊的FILM類材料均勻后發光,主要優點就是亮度高,均勻度高;但是CCFL內含汞,而且壽命不長,成本較高,所以越大尺寸的底背光源越不好做,成本也最高;一般CCFL的壽命為10W小時,所有基本上TV類的液晶電視壽命也標榜說是10W小時,其實基本上都達不到的,而且CCFL比較脆弱,容易斷裂,在撞擊面上也不如LED類背光源;
現在越大的尺寸的LCM背光源都在往OLED發展。。
你好,直下式LED背光亮度均勻色彩鮮艷機身較厚價格高!側入式亮度不均勻、音效差,機身薄! 直下式好,側入式要導光、擴散,有效的LED發光面積小,效率也肯定不如直下式,所以耗電量、均勻性、亮度方面肯定差。液晶電視已經夠薄了,沒有必要再追求直下式所能帶來的那一點厚度減少吧。
側光式LED背光源
側光式背光源中LED分布在導光板側面,其結構較緊湊。其中一種結構如圖所示。
側光式LED背光源結構
側光式背光源是將線形或點狀光源設置在經過特殊設計的導光板的側邊做成的背光源。導光板原理是利用導光壓克力板(PMMA)底的網點分布(pattern)破壞光的干涉現象,將線光源均勻轉換成面光源,其作用在于引導光的散射方向,讓光的分布更加均勻使從正面看不到反射點的影子,用來提高面板的亮度,并確保面板亮度的均勻性,導光板的優良對背光影響甚大,導光板根據實際使用的需要,又可做成雙邊式、三邊式甚至四邊式。側光式背光可以做到很薄,但背光源的光利用率較小,且越薄利用率越小,其技術核心是導光板的設計和制作,目前主要有印刷形和射出成型形兩種導光板形式,其它如射出成型加印刷,激光打點,腐蝕等占很少比例,不適合批量生產原則。印刷形因為其成本低在過去較長時間內成為主流技術,但合格品不高一直是其主要缺點,而目前LCD產品要求更精密的導光板結構,射出成型形導光板必然成為背光源發展主流,但相應的模具技術難題只有少數大廠能夠克服。隨著導光板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成熟,側導光式LED背光液晶電視可以真正適應液晶顯示器超薄的發展趨勢。
直下式LED背光源
側光式LED背光源應用在中大尺寸的LCD上時,導光板重量和成本會隨著尺寸增加而增加,并且發光亮度和均勻性不很理想,同時側光式LED背光液晶電視因為采用導光板不能實現液晶電視的區域動態控制,只能實現簡單的一維調光,而直下式LED背光源表現則比較好,可以實現液晶電視的區域動態控制。直下式背光源工藝相對簡單,不需要導光板,是將光源(LED晶片陣列)及PCB置于背光源底部,光線從LED射出后,通過底部的反射片,再通過表面的擴散板、增亮膜均勻地射出。背光源的厚度主要由反射膜與散射板之間的腔體高度決定。理論上在符合安裝要求及發光亮度的前提下,腔體高度越大,光線從散射板射出的均勻性越好。希望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LED側背光源主要是用于小屏幕的液晶演示器上,比如NB屏幕、LCD、或者手機、相機等小尺寸的LCM上,結構主要是燈管光線從上下兩個側面進入,通過LGP均勻光線再通過特殊的Film材進行亮化和勻化,以達到一定的輝度和均勻度,壽命相比使用CCFL的底背光源較長,成本較底,但是輝度不高,無法達到較好的亮度
底背光源基本上都是大尺寸LCM所使用,用于生產大屏幕的TV液晶電視,如32、37、40、42、46等等,結構是在底部用CCFL發光,通過擴散板、以及其他特殊的FILM類材料均勻后發光,主要優點就是亮度高,均勻度高;但是CCFL內含汞,而且壽命不長,成本較高,所以越大尺寸的底背光源越不好做,成本也最高;一般CCFL的壽命為10W小時,所有基本上TV類的液晶電視壽命也標榜說是10W小時,其實基本上都達不到的,而且CCFL比較脆弱,容易斷裂,在撞擊面上也不如LED類背光源;
現在越大的尺寸的LCM背光源都在往OLED發展。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你,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