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花店買苯菌靈或速克靈或撲海因按使用說明或老板教你的方法進行噴藥冶病。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能得到您的采納!
一般為半支菌亞門單毛盤孢屬真菌所引起,用25%應得懸浮劑800―1000倍液、或50%施保功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炭疸福美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任選兩種輪流噴霧,7―15天用藥一次,用藥前剪除病變葉尖燒毀。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原因有
1、葉片尖部發生枯黃變褐,此種情況多為桂花褐斑病的發生,建議使用抗真菌類殺菌劑進行防治。
2、由于桂花缺乏微量元素Fe,根部吸收水分能力較差,導致桂花植株體內水分和微量元素缺失,從而使葉片變黃變干,此種情況建議使用樂生根同時配以微量元素水溶肥使用。
你好,一般為半支菌亞門單毛盤孢屬真菌所引起。
用25%應得懸浮劑800―1000倍液、或50%施保功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炭疸福美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任選兩種輪流噴霧,7―15天用藥一次,用藥前剪除病變葉尖燒毀。
主要原因是:
①病害。由于氣候悶熱、潮濕.加之通風不良.或脫水過多,土地過濕.這樣易患葉枯病,致使葉片前端枯黃。發現病葉.要及時剪掉燒毀。
②土壤偏堿。桂花喜酸性土壤.如栽植在堿性土中會導致葉尖枯焦、甚至枯黃。
③入室過早、溫度偏高。北方盆栽桂花,為了安全越冬,冬季需移入室內,但入室不宜過早.同時室溫不宜過高.一般控制在2—4℃,如在10℃以上.芽會提早萌發抽枝.而到春季一旦移出室外,遇到春季干旱、多風,就會發生枯梢現象。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1、澆水問題:桂花的土要透氣性好,而且怕澇。最好不干不澆,每次澆透。畏淹澇積水,若遇澇漬危害,則根系發黑腐爛,葉片先是葉尖焦枯,隨后全葉枯黃脫落,進而導致全株死亡。
2、光照問題:合適安排桂花見光程度及見光時長。
3、濕度問題:在氣溫升高或干燥的環境下盡量采取了遮陽和噴霧的辦法改善環境濕度。一般來說是老葉的尖干,只要增加濕度大60%以上即可好轉。
4、溫度問題:最適生長氣溫是15~28℃,溫度偏低或者偏高都可能造成問題的產生。
5、通風問題:需要適時的增加通風。適宜栽植在通風透光的地方;喜歡潔凈通風的環境,不耐煙塵危害。
6、施肥問題:平時要增加鉀肥和腐殖肥,以提高其自身抗病能力。
7、病菌問題:
褐斑病,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褪綠小黃斑點,逐漸擴展成近圓形病斑,褐斑病一般發生在4至10月份,老葉比嫩葉易感病。
枯斑病,該病病原菌多從葉緣、葉尖端侵入,發生在葉片的葉緣和葉尖。發病初期,葉片上產生淡褐色小點,逐步擴大成圓形或不規則形的病斑,后擴大為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灰褐色大斑,邊緣為深褐色。枯斑病發生在7~11月份,在環境條件不好的棚室內全年可發生。
炭疽病,該病侵染桂花葉片。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褪綠小斑點,逐漸擴大后形成圓形、半圓形或橢圓形病斑。病斑淺褐色至灰白色,邊緣有紅褐色環圈。在潮濕的條件下,病斑上出現淡桃紅色的黏孢子盤。炭疽病發生在4~6月份。
土壤中日積月累無機鹽的蓄積。澆的水看似純凈,日積月累的蒸發結晶,以及肥料殘余,盆中無機鹽濃度肯定越來越高。即使我們用硫酸亞鐵或者醋,也只是中和了土壤中的堿性,但無機鹽濃度一直在升高。桂花生長在丘陵坡地,而且又經常降雨,從山坡砂壤中經常雨水沖刷,土壤中無機鹽的蓄積一定是很低的。
對應的辦法是,定期換土。如果不能最好用陶土盆,因為他讓鹽分結晶很多都在盆外側完成,減輕了土壤蓄積的壓力。如果用塑料盤,就要多用透水性好的材料,利于大水沖鹽堿。當然有條件淋雨的,是最便捷的辦法。我目前就是塑料盆,粗砂,少量腐殖土,澆水的時候用正常澆水量2倍的水,分三次沖刷盆土表面,然后倒干凈托盤中水。看來干透澆透應該是很有道理的,關鍵是澆透必須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