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征稅對象
上海模式房產稅的征收對象分為兩個大類,一是本市居民新購的第二套及以上住房,另一類是非本市居民的新購住房。并沒有特別對別墅這一類住房進行特別要求。對非本市居民,只要是新購住房一律征稅,相對于重慶對“三無”人員只對第二套住房征稅稍嚴格。不過這里注意的是,上海的“非本市居民”相對于重慶的“無戶籍、無工作、無企業”涉及面更廣。
故特點一:上海模式對外地人口征稅涉及面更加廣泛。
二、 征稅稅率
上海征收房產稅標準的劃分是以2010年全年新建商品房均價22261元/平方米的兩倍即約45000元/平方米為標準,作為稅率劃分的分界點。按照規定,小于45000元/平方米,稅率為0.4%;大于45000元/平方米,稅率為0.6%。相比于重慶模式,上海模式沒有設定起征點,即對于普通住房只要是新購,那么也要征稅。而且本地與外地人的計稅稅率是一樣的。
三、 繳稅額計算
與重慶三類征稅對象有三種不同免征額不同,上海模式對本地與外地人都有每人60㎡的免征額。
應納房產稅=(M-60㎡*人口)*P*70%*r
假如一個外地的三口之間在上海購買一套150㎡的房子,在免征的范圍內,那么也無需繳納房產稅。同樣的,即使上海本市人口新購買住房屬于第二套住房,如果新舊住房面積未超過(60*人口),那么同樣也不用納稅。另外還有70%的折扣。
以位于浦東區陸家嘴濱江的湯臣一品的一套434平米的四居室為例,單價為170000元/平方米。
非本市戶口的一對新婚夫婦購買,那么每年應納房產稅為,(434-120)*17萬*70%*0.6%=22.42萬。
如果是有本市戶籍的兩口之家,原來擁有一套200平米的住房,那么他們每年應納房產稅為,(434+200-120)*17萬*70%*0.6%=36.70萬元。
特點二:雖然征收面比較廣,但是扣除掉免征面積后,實際的征收面就小了很多。
四、 關于房產稅的觀點
知名經濟學家成思危支出,房產稅難降房價。他分析認為,房價構成因素有四個,分別為建安成本、土地成本、稅收成本和開發商利潤。僅僅從房產稅一方面著手調控,難以降低房價,甚至有可能會將這個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因此,他認為若調節房價應該從四個角度綜合考慮。
點評:從目前的房價高企的原因來看,供不應求是主要原因,造成供不應求的局面,并非是蓋的房子少了,而是對房屋的居住需求和投機需求旺盛。而且在宏觀經濟以及股市不被看好的情況下,樓市被當做是金錢的避風港,是保值增值的好去處。我認為, 成先生所提出的四種成本,最主要的是土地成本,其余三種成本對房價不合理飆升的影響是不足道的。
香港大學明星般閃耀的話題經濟學家郎咸平教授,將中國房產稅與美國房產稅征收動機角度分析,他支出美國實行房產稅是為了藏富于民,是為了讓房子升值,而且房產稅全部用于公共福利,人們都愿意繳納。而中國征收房產稅是為了打壓房價,恰恰相反。他認為這違背了房產稅的本質。對于房產稅對房價影響的問題,他用郎氏”火山理論”解釋說,房價的上漲就像是火山里的巖漿,而房產稅就像是一塊從火星來的難以被溶解的石頭,當用房產稅這塊石頭堵住火山口后,房價在資金大量進入房地產的內在壓力下仍會有上漲的動力,即使遇到房產稅這一外在阻力,長期內房價這一火山最終還是會噴發,因此在長期中會帶來更加嚴重的后果。
點評:郎教授認為房產稅是一塊壓在房價火山口上一塊石頭,其實這種觀點并不正確,房產稅的出臺一方面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投機型需求,這與短期實行的“限購令”不同的是,這是一劑從長遠角度來考慮的調控政策。另一方面,這表現出政府打擊房價的決心,勢必會讓投機者在心理上有所顧忌,同時讓普通大眾在心理預期上有所轉向。從這兩方面來看,房產稅并非是放在火山口上的石頭,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將一劑長效鎮靜劑注入了火山內部。因此,房產稅對房價的影響是一種長效的機制,在短期內無法顯現出來。
你好,上海和重慶房產稅試點的實施,拉開了房地產稅收體制改革的序幕,使得住房保有環節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具有較大的研究意義。從目前兩市頒布的房產稅細則來看,重慶模式以高端豪宅為重點征收對象,較為符合重慶市政府“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場、高端有約束”的房地產調控理念,對高檔住宅成交形成有效制約。而上海模式以多套房為主要征收對象,由于2010年末上海執行了“限購令”,實際上縮小了房產稅的征收面,但上海統計局公布的2010年均價偏低,實際上是擴大了房產稅的征收范圍,并且使得更多的住宅以較高稅率繳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