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屎又名蠶沙
蠶沙為家蠶的干燥糞便,晚出者良,名晚蠶沙。呈短圓柱形顆粒狀,表面灰黑色或灰棕色,質堅硬不易碎,微有青草味。 蠶沙味甘苦,性溫,五毒,主治腸鳴熱中的消渴風痹疹。炒黃裝袋浸酒,祛風緩諸節,皮膚頑痹。冷血淤血,腰腳冷痛。器藏,治消渴癥結及婦女血崩,頭風,赤眼,去風除濕、半身不遂。
蠶沙不僅有治病的作用,因顆粒大小均勻與人頭部接觸,對頭部經穴有良好的按摩功效。
用蠶沙作枕心,為歷代醫家所推崇。清朝的慈禧太后對藥枕極為喜愛,她每年都叫宮廷御醫醫制做一部分,以供常年使用。中醫傳統醫學認為,頭為精明之府。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經絡之氣血皆聚與頭部。頭常枕于藥枕之上,蠶沙與中藥的揮發性有效成分不僅通過呼吸進入肺部,經氣體交換隨血液循環流到全身,而且可直接作用一皮膚感覺神經末梢,擴張血管使經絡行通,氣血流暢。
功能:平衡氣血通竅安神,明目清涼,去風止痛,散寒避邪。
適用范圍:高血壓、腦動脈硬化,冠心病,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頸椎病以及各種癥狀引起的頭暈,頭痛,失眠,咳嗽,面黃少華等。
《泉川本草》說它能“治風寒感冒,偏頭痛”。藥理研究,晚蠶沙富含有機物、葉綠素、植物醇、多種氨基酸及多量胡蘿卜素。
現在醫學研究分析,蠶沙中含有機物高達83.77%~90.44%,其中主要有葉原素、植物醇、谷甾醇、游離氨基酸等多種氨基酸及銅鋅等多種微量元素,新型復方蠶沙枕對療瘙癢、祛風濕、聰耳明目有一定療效,并能對頸椎病、高血壓有一定預防作用。
使用蠶沙枕頭時,頭溫及頭部的壓力使枕內藥物有效成分緩緩散發,第一呼吸入肺,提高休息質量,調理窒息式打呼嚕,正所謂聞香祛病。第二持續作用于頭項部的頸胳和穴位,有助于人體調節功能的發揮,使全身的肌胳舒通,氣血流暢,臟腑安和。第三通過滲透的方式進入皮膚,使人體吸收,從生理、心理、藥理三方面發揮綜合保健作用。
制作絲綿來晾曬,干后即成一只只潔白如玉、如弓形的綿兜時,首先將蠶繭煮熟后浸于清水中,然后取出繭中的蠶蛹,把繭殼剝開擴松,繃套在拳頭上。等繃到五六層后.擴成袋形,套在一只特制的半圓形的竹弓上,洗干凈后取下,用線串掛起來晾曬,干后即成一只只潔白如玉、如弓形的綿兜了。
至綿兜這一步,要擱在以前,就已經是成品了。人們將綿兜買回家,制作棉衣、棉被時還得動一番工夫。先須將綿兜拉成綿片,然后由兩人面對面各拉住綿片的一端,巧妙地用勁將之扯成一層層絲綿。這就是俗稱的“扯綿兜”,一般人不會扯,用蠻力不行,貪圖快也不能,得用巧勁,慢慢地扯,一邊扯一邊調整勁力的大小。只有高手才能扯出“勻薄如紙”、“瑩潔如玉”的絲綿來。
要求使用稚蠶1----3齡期的蠶砂,曬干或烘干,即可
您好,的糞便其實就是蠶沙 蠶沙有治濕、療瘙癢、去火、祛風濕、聰耳明目之功效。枕芯雙層特制,冬暖夏涼,可隨季節轉化選擇枕面。 蠶在使用時,頭溫及頭部的壓力使枕內藥物有效成分緩緩散發。第一呼吸入肺,進入血液循環,輸布全身。第二持續作用于頭項部的頸胳和穴位,有助于人體調節功能的發揮,使全身的肌胳舒通,氣血流暢,臟腑安和。第三通過滲透的方式進入皮膚,使人體吸收,從生理、心理、藥理三方面發揮綜合治療作用。 蠶沙含有機物83.77~90.44%,灰分9.56~16.23%,總氮量1.91~3.60%。又含葉綠素,可用乙醇或丙酮抽提出來。據報道,第三、第四、第五齡蠶的蠶沙,順次提出粗葉綠素1.6,2.0,2.4%,但其中真正的葉綠素只一小部分。例如第五齡的蠶沙的粗葉綠素只含純葉綠素13.19%,其余尚有皂化物48.92%,不皂化物44.45%。蠶沙含植物醇(Phytol)0.25~0.29%。另含不皂化成分β-谷甾醇(β-Sitostorol約1.5%)、膽甾酵(Cholesterol)、麥角甾醇(Ergosterol)和廿四醇(Tetraco-sanol)、蛇麻脂醇 (Lupeol)。從蠶沙中尚分離出β-谷甾醇-β-葡萄糖甙。蠶沙所含游離氨基酸, 曾找出亮氨酸、組氨酸等13種氨基酸, 隨著蠶兒長大, 糞中亮氨酸與組氨酸含量亦漸增多。蠶沙含多量胡蘿卜素。上述的粗葉綠素每克含維生素A3644國際單位。蠶沙又含多量維生素 B。蠶沙含植物生長激素--雜茁長素(Heteroauxin)。蠶沙含銅,其含率至第五齡達到最高值。銅是由桑葉得來,新鮮桑葉每克含銅1.02~2.22微克。 枕著舒服而且能降血壓 .
希望對您有幫助。
蠶屎枕頭以桑葉為主要成份的蠶沙為主藥,輔助以其他中藥,制成枕芯。在使用時,頭溫及頭部的壓力使枕內藥物有效成分緩緩散發。第一呼吸入肺,進入血液循環,輸布全身。有助于人體調節功能的發揮,使全身的肌胳舒通,氣血流暢,臟腑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