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效比是在額定工況和規定條件下,空調進行制冷運行時實際制冷量與實際輸入功率之比。這是一個綜合性指標,反映了單位輸入功率在空調運行過程中轉換成的制冷量。空調能效比越大,在制冷量相等時節省的電能就越多。
能效等級是表示空調產品能效高低差別的一種分級方法,按照國家標準相關規定,將空調的能效比分為1、2、3、4、5五個級別。
具體的能效等級劃定如下表:
能效標識 能效等級
2.6~2.8 五級
2.8~3.0 四級
3.0~3.2 三級
3.2~3.4 二級
3.4及以上 一級(特佳地源熱泵中央空調能效比5.0以上)
1級最節能,5級能效最低,低于5級的產品不允許上市銷售。空調企業需要在產品上加貼能效標識標志,告知消費者其能效水平等級。消費者可以直接通過能效等級標貼清楚地知道哪種空調是省電節能的。據了解,以一臺1.5匹空調為參考,一級品每小時耗電量不得超過1度,五級產品每小時耗電量不得超過1.35度。
能效等級是表示空調產品能效高低差別的一種分級方法,按照國家標準相關規定,把空調的能效比分為1、2、3、4、5五個級別。能效標志為2.6至2.8,能耗等級為5級能耗;能效標志為2.8至3.0,能耗等級為4級能耗;能效標志為3.0至3.2,能耗等級為3級能耗;能效標志為3.2至3.4,能耗等級為2級能耗;能效標志在3.4及以上,能耗等級為1級能耗。按規定,如果產品低于最低市場準入的5級能效,是不允許在市面上銷售的。
家庭使用2級能效比效果最佳,1級能效比的空調確實要比2級能效比的空調單位耗電量要低。但是,是否達到最佳省電效果,還需根據個人家庭使用習慣來換算。一般來說,小1匹和1匹空調連續工作10小時才能節省1.5度電,每天并不需要使用這么長時間的家庭就不需要刻意選擇能效比最高的產品。有專家指出,2級能效比其實是一個“臨界點”,根據測算,一般家庭使用2級能效比的空調節能效果通常達到最佳。
中國能效分5個等級,能效標志的底色為藍色,頂頭有“生產者名稱”、“規格型號”等信息;最為醒目的就是標志的中間部分,有從1至5個等級標記,從綠色到紅色,并在左邊有信息提示從“能耗低”到“能耗高”,右上角則明示出本規格型號產品的能效等級。標志的下部提供有“能效比”、“輸入功率”以及“制冷量”的具體數據。
三級比二級能耗要高一些,也就是二級省點一些,但是變頻空調一般只有溫度基本恒定之后才是真正的省電開始,這個過程一般2小時以上,假如你用空調都不會超過2小時,那選什么都無所謂,如果長時間使用,二級要省電一些,但是省電不明顯。
你好,我了解到的就是:
1.空調能效是用空調額定制冷量除以額定功率得來的,得出的數參照國家標準,達到幾級就標幾級能效,簡單說同樣都是一匹的空調,能效等級越高就越省電(國家規定1級最高3級最低)。
2.但如果真要買這里面有個劃不劃算的問題,現在市面上2級能效的機器價錢就已經高的有點離譜了,
3.拿一匹的空調跟舉例,2級和3級的都用一天,未必就能省出2度電來,空調使用壽命最多也就10年,一年能用幾個月,所以算算省下的電錢能不能彌補買空調時的價格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