澆水濕潤→抹底層、中層灰→彈分格線、方格條→抹面層灰→起分格條→養護
操作方法 :
第一步:外墻抹灰 步驟應先上部、后下部,先檐口再墻面,高層建筑垂直方向適當分段,如一次抹不完時,可在陰陽角交接處或分隔線處間斷施工。
第二步:抹底層、中層灰 外墻底層灰一般均采用水泥砂漿或水泥混合砂漿(水泥:石子:砂=1:1:6)。
第三步:彈分隔線、嵌分隔條 在室外抹灰中,為了增加墻體的美觀,避免罩面砂漿收縮后產生裂縫,一般均有分格條分格。具體做法是:待中層灰6~7成干時,根據尺寸用粉線包彈出分格線,分格條使用前要用水泡透,防止分格條變形,也便于粘貼。
第四步:抹面層灰, 抹面層灰前應根據中層砂漿的干濕程度澆水濕潤。面層涂抹厚度為5~8mm,應比分格條稍高。抹灰后,先用刮杠刮平,緊接著用木抹子搓平,再用鋼抹子初步壓一遍。待稍干,再用刮杠刮平,用木抹子搓磨出平整]粗糙均勻的表面。不得干磨,否則會造成顏色不致。若表面太干,應用茅柴帚灑水后再打磨。
第五步:拆除分隔條、勾縫 面層抹好后即可拆除分格條,并用素水泥漿把分格縫勾平整。若采用“隔夜條”的罩面層,則必須待面層砂漿達到適當強度后方可拆除。
第六步:做滴水線、窗臺、雨篷、壓頂、檐口等部位 應先抹立面,后抹頂面,再抹底面。
第七步:養護 面層抹光24h應澆水養護。養護時間應根據氣溫條件而定,一般不應小于7天。
外墻粉刷施工工序是:修補→清掃→填補膩子、局部刮膩子→磨平→貼玻纖布→滿刮膩子→磨平→底漆施工→第一遍面漆施工→第二遍面漆施工
操作方法:
a、修補: 施涂前對于基體的缺棱掉角處、孔洞等缺陷采用1:3水泥砂漿(或聚合物水泥砂漿)修補。下面為具體做法: 空鼓——如為大面積(大于10cm2)空鼓,將空鼓部位全部鏟除,清理干凈,重新做基層,若為局部空鼓(小于10cm2),則用注射低粘度的環氧樹脂進行修補。 縫隙——細小裂縫采用膩子進行修補(修補時要求薄批而不宜厚刷),干后用砂紙打平;對于大的裂縫,可將裂縫部位鑿成“V”字形縫隙,清掃干凈后做一層防水層,再嵌填1:2.5水泥砂漿,干后用水泥砂紙打磨平整。
孔洞——基層表面以下3mm 以下的孔洞,采用聚合物水泥膩子進行找平,大于3mm的孔洞采用水泥砂漿進行修補待干后磨平。 此外對于新的水泥砂漿表面,如急需進行涂刷時,可采用15%-20%濃度的硫酸鋅或氧化鋅溶液涂刷于水泥砂漿基層表面數次,待干燥后除去表面析出的粉末和浮砂即可進行涂刷。 b、清掃: 塵土、粉末──可使用掃帚、毛刷、高壓水沖洗,油脂──使用中性洗滌劑清洗;灰漿──用鏟、刮刀等除去;霉菌──室外高壓水沖洗,用清水漂洗晾干。
c、填補膩子,局部刮膩子: 如果墻體平整、光滑,可不使用膩子;膩子的要求除了易批易打磨外,還應具備較好的強度和持久性,在進行填補、局部刮膩子施工時要求,宜薄批而不宜厚刷。要求膩子應具備更好的粘結性,粘結持久性及耐水性。 使用的膩子采用107膠白水泥漿加159d一20M的細沙拌合。 刮膩子時的施工技術: ① 掌握好刮涂時工具的傾斜度,用力均勻,以保證膩子飽滿。 ② 為避免膩子收縮過大,出現開裂和脫 落,一次刮涂不要過厚,根據不同膩子的特點,厚度以0.5mm為宜。不要過多地往返刮涂,以免出現卷皮脫落或將膩子中的膠料擠出封住表面不易干燥。 ③ 用油灰刀填要填滿、填實,基層有洞和裂縫時,食指壓緊刀片,用力將膩子壓進缺陷內,將四周的膩子收 刮干凈,使膩子的痕跡盡量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