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池給水排水設計規范 (2) (2009-2-10 14:56:05) 分類:泳池的基礎知識 標簽:游泳池 規范 | 第七章 水的加熱 第一節 熱 量 計 算 第7.1.1條 游泳池水加熱所需熱量,應為下列熱量的總和: 一、水面蒸發和傳導損失的熱量; 二、池壁和池底傳導損失的熱量; 三、管道的凈化水設備損失的熱量; 四、補充水加熱需要的熱量。 第7.1.2條 游泳池水表面蒸發損失的熱量。按下式計算: Qx=α· у(0.0174vf +0.0229)(Pb-Pq) A(760/B) (7.1.2) 式中 Qx——游泳池水表面蒸發損失的熱量(kJ/h); α——熱量換算系數,α=4.1868 kJ /kcal; у——與游泳池水溫相等的飽和蒸汽的蒸發汽化潛熱(kcal/kg); vf ——游泳池水面上的風速(m/s),一般按下列規定采用:室內游泳池 vf =0.2~0.5 m/s;露天游泳池vf =2~3 m/s; Pb——與游泳池水溫相等的飽和空氣的水蒸汽分壓力(mmHg); Pq——游泳池的環境空氣的水蒸汽壓力(mmHg); A——游泳池的水表面面積(m2); B——當地的大氣壓力(mmHg)。 第7.1.3條 游泳池的水表面、池底、池壁、管道和設備等傳導所損失的熱量,應按游泳池水表面蒸發損失熱量的20%計算確定。 第7.1.4條 游泳池補充水加熱所需的熱量,應按下式計算: Qb=αqbу(tr- tb)/t (7.1.4) 式中 Qb——游泳池補充水加熱所需的熱量(kJ/h); α——熱量換算系數,α=4.1868(kJ /kcal; qb——游泳池每日的補充水量(L); у——水的密度(kg/L); tr——游泳池水的溫度(℃)。按本規范第2.2.1條的規定確定; tb——游泳池補充水水溫(℃); t——加熱時間(h)。 第二節 加熱方式和加熱設備 第7.2.1條 游泳池水的加熱,可采用間接式加熱或直接式加熱方式。如采用直接式加熱方式,應有降噪和保證游泳池水水溫均勻的措施。 在有條件的地區,可采用太陽能加熱方式。 第7.2.2條 游泳池水初次加熱的時間,應根據使用要求,當地能源條件和熱負荷關系等因素確定,一般宜采用24~48h。
(1)池長 一般為50m,允許誤差+0.03m。在池端可安裝觸電板調時器,(觸電板規格:2.4m×0.9m×0.01m,在兩端池壁水面上30cm處安放。浸入水中60cm。板表面色彩鮮明并劃有與池壁標志線相同的標志線。)池總長為50m,短池長度為25m,短池總長25m,允許誤差+0.02m。
(2)池寬 21m,奧運會世界錦標賽要求25m。
(3)水深 水深要求≥1.8m。兩端池壁自水面上30cm至水下80cm處。可在距水面不超過1.2cm深以內池壁上設休息平臺,臺面寬10~15cm。
(4)比賽泳道每道2.5m寬,邊道另加0.5m,兩泳道間有分道線,分道線用浮標線分掛在池壁兩端,池壁內設掛線勾,池底和池端壁應設泳道中心線,為深色標志線。
(5)出發臺應居中設在每泳道中心線上,臺面50cm×50cm。臺面臨水面前緣應高出水面50~70cm。臺面傾向水面不應超過10》,并保證運動員出發時能在前方和兩側抓住臺面,出發臺上應設不突出池壁外的仰泳握手器,高出水面30~60cm,并有水平和垂直兩種。出發臺四周應有標明泳道數的號碼,號碼從出發方向由右至左排列。
(6)游泳池需在兩側壁安裝溢水槽,以保持池水的要求嘗試和排走表面浮游污物。游泳池的攀梯應嵌入池內,數量一般4~6個,其位置應不影響裁判工作。
(7)水池池壁必需垂直平整,池底防滑,池面層平整光潔易于清洗。一般池壁貼白色瑪賽克,池底貼白色釉面磚,泳道標志線為黑色釉面磚。
(8)游泳池的池岸寬一般出發臺端池岸寬≥5m,其余池岸≥3m。正式比賽池,出發臺池岸寬≥10m,其他岸寬≥5m。
1、國際比賽標準規格
(1)池長 一般為50m,允許誤差+0.03m。在池端可安裝觸電板調時器,(觸電板規格:2.4m×0.9m×0.01m,在兩端池壁水面上30cm處安放。浸入水中60cm。板表面色彩鮮明并劃有與池壁標志線相同的標志線。)池總長為50m,短池長度為25m,短池總長25m,允許誤差+0.02m。
(2)池寬 21m,奧運會世界錦標賽要求25m。
(3)水深 水深要求≥1.8m。兩端池壁自水面上30cm至水下80cm處。可在距水面不超過1.2cm深以內池壁上設休息平臺,臺面寬10~15cm。
(4)比賽泳道每道2.5m寬,邊道另加0.5m,兩泳道間有分道線,分道線用浮標線分掛在池壁兩端,池壁內設掛線勾,池底和池端壁應設泳道中心線,為深色標志線。
(5)出發臺應居中設在每泳道中心線上,臺面50cm×50cm。臺面臨水面前緣應高出水面50~70cm。臺面傾向水面不應超過10》,并保證運動員出發時能在前方和兩側抓住臺面,出發臺上應設不突出池壁外的仰泳握手器,高出水面30~60cm,并有水平和垂直兩種。出發臺四周應有標明泳道數的號碼,號碼從出發方向由右至左排列。
(6)游泳池需在兩側壁安裝溢水槽,以保持池水的要求嘗試和排走表面浮游污物。游泳池的攀梯應嵌入池內,數量一般4~6個,其位置應不影響裁判工作。
(7)水池池壁必需垂直平整,池底防滑,池面層平整光潔易于清洗。一般池壁貼白色瑪賽克,池底貼白色釉面磚,泳道標志線為黑色釉面磚。
(8)游泳池的池岸寬一般出發臺端池岸寬≥5m,其余池岸≥3m。正式比賽池,出發臺池岸寬≥10m,其他岸寬≥5m。
2、游泳池細部設計
泳道、出發臺等設施的細部設計
(1)泳道 比賽池兩端水平面處應設置嵌入池壁內的掛鉤。分道線用白色圓軟木、橡皮管或圓木棒制成,直徑50-70mm,分道線的兩端距池壁5m內全部漆成紅色,使運動員到達池端前易于識別。泳道標志線國際標準。
(2)出發臺 出發臺臺面尺寸為450mm×450mm,向前傾斜約15》,前沿和池邊對齊,臺面應作防滑處理。出發臺前沿離水面300-750mm,四周應有標明泳道次序的號碼。出發臺還可裝置供仰泳出發用的握手器。
(3)溢水槽 溢水槽設在游泳池四周池壁上,以清除浮在水面上的雜物,比賽池可以只在兩測設置。槽底要有傾斜坡度,使水流到排水口。溢水槽邊緣厚度最好在70mm左右。
(4)攀梯及臺階 攀梯設在游泳池兩側,不宜突出池壁,數量按池長決定,每隔25m可設一座。也可以用臺階代替攀梯。
(5)水下觀察窗 在運動員訓練用的游泳池,池壁可設置水下觀察窗,供教練員觀察運動員的水下動作和攝影用。水下觀察窗根據條件可設一個或數個。
(6)溢水子
(7)歇腳臺
(8)游泳池剖面形式
3、池底、池壁構造
游泳池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直接在地上開挖形成池;另一種是將池放在建筑樓層上。前一種情況池壁受水的側壓力和回填土的側壓力。當池較深,而又是空池時池壁實際上就是擋土墻,而池底承受壓力。如果是架空或在樓層,池壁需進行結構設計,實砌(非架空)池壁也應按結構需要處理。池壁的防水層和面層應滿足水池的防水和便于清洗的要求。經過研究和實踐,池壁一般用條石池壁、毛石混凝土壁或鋼筋混凝土池壁為好。池壁和池底防水層,宜柔性層和剛性層同時用。游泳池及跳水池池身池底構造作法。
4、游泳池伸縮縫構造
室外游泳池由于受四季溫度變化的影響,因此室外游泳池宜設伸縮逢。伸縮縫的做法有用橡膠或紫鋼片作止水帶的兩種。紫鋼片耐久性好宜用于比賽池,橡膠止水帶易老化宜用于練習池。其構造作法。
5、游泳池用房組成及附屬設施。
游泳池游泳館循環水處理
游泳池水處理分物理過程和化學過程兩部分,這兩個過程在游泳池水處理過程中缺一不可。物理過程是游泳池水通過循環水處理設備的過濾作用使池水得到凈化。化學過程是指在池水循環的同時加入化學藥劑對其進行消毒、絮凝、除藻等處理,再通過物理過程的作用使池水清潔又衛生。所以,只有這兩個過程同時進行才能保證池水的水質達到國家標準,從而使您的游泳池順利通過衛生防疫部門的檢驗。最重要的是到游泳池鍛煉的人們能真正達到健身目的,而不會被傳染上疾病。以下我們討論的是游泳池水化學處理。
一、 游泳池水消毒
游泳池水消毒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如果解決不好,游泳池便可能成為傳播疾病的場所。游泳池中水溫相宜,是傷寒、副傷寒、痢疾、肝炎、急性結膜炎、膿皰病等致病菌的適宜生長環境,肝炎病毒、腦炎病毒往往是通過水的途徑來傳播疾病游泳池水的消毒一般應符合以下幾個要求:
1、所采取的消毒方式須具有強烈的滅菌作用,能迅速而大量地殺滅細菌,即在30秒內消滅99.9%的微生物;
2、滅菌效果應有合理的延續時間,能使游泳者帶入池中的新的污染作用被有效地控制住;
3、對游泳者的粘膜,皮膚必須無刺激性,而且不會使空氣中存有不良氣味;
4、劑量必須容易控制,并能用簡單的方法迅速測定水中藥劑的存在量及其效果;
5、在考濾一切有關因素的同時,在基本投資和運輸費用方面必須具有合理的經濟性。
要找到絕對理想的池水消毒方法是比較因難的,目前最常用的是氯消毒法。氯在水中可產生次氯酸,次氯酸會擴散到細菌的表面,穿過細胞膜進入細胞內部,在細菌內部由于氯原子的氧化作用破環了細菌中的某種酶的系統,這樣使最后導致細菌的死亡。
氯消毒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在消毒過的池水中,可根據需要保持適當的余氯量,這樣便可在池水使用過中,對不斷地受到人體污染的池水持續地進行消毒作用。一般游泳池水的余氯量要求為0.4—0.6mg/1,另外,為了既保證消毒劑效率,又不能引起設備和游泳池表面腐蝕,要求游泳池中水的相對酸堿度即PH值保持在7.4—7.6。
傳統氯消毒通法中常用的有液氯、次氯酸鹽。液氯優越性在于簡便、費用低,能殺死許多細菌、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蟲卵,為防止霍亂和傷寒的流行起到了關鍵性作用但是極易向外泄漏的有毒物質,貯存、使用必須注意安全,次氯酸鈉溶液是目前國內常用的強力殺菌劑、高效氧化劑和優良漂白劑,在國內各界得到廣泛應用。與現有其它消毒劑相比較,次氯酸鈉具有廣譜、高效、快速的消毒效果,并且安全、無毒,對人體無毒副作用,用途十分廣泛,是國內氯系消毒劑中理想的、制取方便且安全方便的高效消毒產品。其有效氯含量為12.5%—13.5%,并十分不穩定,易分解,不能久存。
對消毒劑的評價要綜合考慮到殺生能力及其在水中的穩定性,對水處理常用的四種消毒劑即液氯、二氧化氯、次氯酸鈉、氯胺、臭氧而言,從殺菌能力看,臭氧>二氧化氯>次氯酸鈉>液氯>氯胺;從穩定性看,氯胺>次氯酸鈉>二氧化氯>液氯>臭氧。由此可以看出,次氯酸鈉是一種消毒效果優良而且較穩定的消毒劑,它不但可用于各種水體消毒處理,還可用于其它衛生消毒。次氯酸鈉發生器與幾種消毒液的特點對比:
1、次氯酸鈉在水中的溶解度高,消毒時從水中揮發的很少,幾乎聞不見氣味。而采用液氯消毒時,操作不當時部分氯氣從水中逸出,氣味較大,需要一定時間停池排氣通風,次氯酸鈉消毒則不需要停池,這樣就延長了開池時間,可邊游泳邊消毒,靈活性大,隨機性好,約束因素少。
2、液氯運輸困難、不易儲存,且液氯屬劇毒物,對人畜有很大危害,特別是長期操作的人員,容易患氣管炎和支氣管炎。
3、次氯酸鈉氧化、脫色、去臭、去味效果顯著,可明顯的改變水的色度、臭感,不與氨、氮及含氮有機物反應。次氯酸鈉是強氧化劑,它不會與水中有機物發生取代反應生成氯胺、氯酚、三氯甲烷等有機氯化物。對水中的致癌物、有機毒物具有較強的氧化降解作用。
4、次氯酸鈉殺菌廣譜、高效,對病毒、芽孢等具有較強的殺滅能力,用量少,接觸時間短,效果好。實踐證明,次氯酸鈉非常適合于游泳池水消毒,殺滅給水傳播的各種病毒病菌、微生物等。
5、次氯酸鈉對水中的藻類生長具有殺滅及抑制能力,在投加次氯酸鈉后,可在很短的時間內殺死繁殖的藻類。
6、次氯酸鈉發生器產生的是液體,因此穩定性好,安全、無危險隱患,投加方便,易于實現定比投加。而二氧化氯發生器由于產生的是氣體,穩定性差,投加量難控制;若投加過程中出現故障,還有發生爆炸的危險。
7、次氯酸鈉發生器各項技術指標國家均有標準,而二氧化氯發生器卻屬于非標產品,用戶無法對購進的設備進行質量檢查。
8、二氧化氯發生器是電解飽和食鹽水而產生綜合消毒氣體,實驗表明二氧化氯氣體含量偏低,只占8-10%。再有二氧化氯發生器是采用隔膜電解,過濾隔膜是一種滲透膜,容易堵塞,需經常更換,在電解過程中還要人工排堿和排淡電解液。次氯酸鈉發生器是無隔膜電解,無換膜之勞,也不需排堿和排淡電解液,工人勞動強度不大。
9、二氧化氯的投加是用水作運輸載體加入到待消毒水體,這無疑是對水資源的極大浪費,次氯酸鈉可以直接投加,不需水作載體。
10、次氯酸鈉的噸水處理費用約為0.02元,而二氧化氯的噸水處理費用約為0.05元。
總之,對于游泳池水消毒來說,采用次氯酸鈉消毒法高效、低耗、安全可靠,是消毒劑產品的理想選擇。
二、 游泳池水混凝處理
“游泳池池水水質標準”規定游泳池水渾濁度不得超過5度。游泳池水因泥沙、粘土、藻類、微生物及某些有機物引起水質混濁,為降低池水的渾濁度,必須對池水進行混凝處理,即向水中投加混凝劑,將水中小顆粒的渾濁物進行吸附,使其凝聚成大的顆粒,最后產生沉淀,沉淀物通過過濾器排出池外。
我公司專為游泳池備有“高效凈水劑A、B液”和“新型高效絮凝劑”,具有強力混凝作用,可通過幾個循環周期的循環過濾使池水得到凈化。
三、 游泳池水除藻處理
游泳池的水溫一般在20℃—30℃之間,非常適合藻類的繁殖和生長,如不定期進行除藻處理。池水會變成墨綠色,嚴重的還使池水渾濁度增大,池底發黑并出現臭味。這種情況下,需通過以下步驟進行處理,第一加入消毒劑,第二加入除藻劑,第三加入絮凝劑,第四加強循環。
四、水處理工藝流程
游泳池水相對來說是一種易處理中水,該游泳池的水處理分為兩個部分,即游泳池的循環水處理和溢流回用水處理。綜合國內外游泳池水的處理流程,一般采用以下工藝流程。 對于原游泳池循環水采用直接過濾后投加消毒劑處理,消毒劑采用次氯酸鈉消毒液,由次氯酸鈉發生器現場制備提供。而游泳池溢流水,只要循環管道設計沒有缺陷,避免了由于系統缺陷造成的浪費用水,這樣就只有正常范圍內的溢流水。對于正常的游泳池溢流水,如要處理,就先進行混凝處理,再經過濾、游泳池循環水泵,然后再加藥消毒、最后進入游泳池。主循環過濾罐的濾料一般采用石英砂,其壽命長,過濾效果好。
備注:
1、虛線部分一般都不做,除非是游泳池在設計上有缺陷而導致有大量的溢流水。
2、過濾器的型號和數量可根據泳池的水量來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