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書店墻面的顏色要比較活躍一點,年輕化一點,使人不由自主地想進去,他們沒有心情去看書,而沉醉于這種氣分里,為了延續這一心態,他也許會買本書回去,回味無窮。賣文具也是這樣。如果是比較柔和的顏色,那他們就會坐下來慢慢地看,看完了他還能買你的書嗎?你說要使書店在周圍的店面中"跳"出來,那是不可能的,除非你開在馬路中間。只要能使人一眼就能看出你的店面。那就是成功了。
書架的設計: ??由于不是專業工匠,材料、加工方式受限很多,同時,成本不能過高,否則不如直接買現成的,這些限制就使得構思設計過程比較復雜。 ??
1、板材的選擇。書柜放滿書的話,底板承受大的壓力,即使暫時可以承受,但是板材不好的話可能產生蠕變。另外,板材并沒有現成適合我做書架的尺寸,但是盡量在長和寬兩個尺寸上有一個一致,這樣就方便切割。首先去建材城,木板都是4平米大的,不零賣,一張將近一百,而我只需要80cm ??X ??25cm的三張。偶爾有邊角料余下的,卻又都是有木屑加膠水壓合成的,覺得承重能力不能保證。于是又去家居超市,有現成的長寬都合適的木質地板,正好有些可以一片一片賣,可是一片最便宜19塊錢,覺得太貴…… ??最后,去宜山路附近,發現有一家賣木板的鋪子里,正好有一張25cm ??X ??242cm的一塊兒板,而且他那兒有電鋸,非常平整的切成了三塊,花了28元(仍舊有點貴,沒好好講價)。 ??
2、懸掛方式。 ??有幾種方案:
1、木板邊角處打洞,穿繩子,在繩子上打結,卡住木板;
2、用兩根平行的繩子,在兩繩之間、垂直于繩子固定木棍,做成軟梯樣,用兩個軟梯把木板固定懸掛;
3、將方案[2]中的繩子用鐵鏈代替。方案1的好處是,結構簡單,安置起來比較方便,但是,木板邊緣打洞,洞的邊緣處將有很大的應力集中,而洞又靠近木板邊緣,極可能斷掉,另外,打洞的工具沒有,繩結的位置也不能準確保證;方案2的好處是,木板放置簡單,但是木板左右方向可以移動,需要另外固定,另外繩結固定精確性不高,在大的壓力下是否滑動,不能保證;方案3的好處是,鐵鏈承受能力高,垂直方向的棍子也容易固定,也不存在繩結松脫、滑動的問題,但是,沒有找到賣鐵鏈的地方。最后,我騎車去了趟中江路附近賣五金器材的地段,發現有鐵線賣,就是自行車閘線里的那種,只是比自行車上的粗,而且同時有這種鐵線的緊固器具賣。我看了看,出來在附近的橋上想了半個小時,覺得可操作性非常強,就去買了十五米鐵線,16個緊固器具回來。跟老板講了講價,鐵線1元/米,緊固器6毛/個,總共給了他22元,加上木板,一共花費50元。 ??安裝 ??買了鐵線回來,已是下午五點,匆匆吃過飯,去修車人那里借來錘子和鉗子,就開始安裝我的書架。具體過程,除非錄像,否則沒有親見無法了解,但是感想總是有的。 ??“在實踐中學習”這不僅僅是馬哲里的灌輸,也是西方管理理論里的觀點,而我在安裝書架的過程中深切體會到了。雖然大學學習機械制圖,有一定的立體思維能力了,但是仍舊不能把可能遇到的問題充分考慮到。一開始的方案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暴露出巨大的問題,以至于采用了完全不同的懸掛方案。解決實際問題并不需要數學上的過于精準,“實用”、“能解決問題”是最高標準。由于需要使書架靠在墻上(前后晃動被限制了,而墻受到書架壓力之后,產生的摩擦力又可限制書架左右晃動),這就使得鐵線不是垂直于水平面的,而具體角度多少無工具準確測量,這就使得我完全從靜力學角度出發的思路陷入死胡同,無法找到一個水平面安放木板。最后,是這么解決的,多廣兄拿手把板子一壓,目測達到水平,固定下來,就是基準面。最后,用了一個晚上,到11點半把兩個板子安了上去,第二天上午,用了一個小時,把最后一個板子安上去了,我的書架就完工了:)
希望可以幫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