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大截面加固法 該法施工工藝簡單、適應性強,并具有成熟的設計和施工經驗;適用于梁、板、柱、墻和一般構造物的混凝土的加固;但現場施工的濕作業時間長,對生產和生活有一定的影響,且加固后的建筑物凈空有一定的減
2、置換混凝土加固法 該法的優點與加大截面法相近,且加固后不影響建筑物的凈空,但同樣存在施工的濕作業時間長的缺點;適用于受壓區混凝土強度偏低或有嚴重缺陷的梁、柱等混凝土承重構件的加固。
3、有粘結外包型鋼加固法 該法也稱濕式外包鋼加固法,受力可*、施工簡便、現場工作量較小,但用鋼量較大,且不宜在無防護的情況下用于600C以上高溫場所;適用于使用上不允許顯著增大原構件截面尺寸,但又要求大幅度提高其承載能力的混凝土結構加固。
4、粘貼鋼板加固法 該法施工快速、現場無濕作業或僅有抹灰等少量濕作業,對生產和生活影響小,且加固后對原結構外觀和原有凈空無顯著影響,但加固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膠粘工藝與操作水平;適用于承受靜力作用且處于正常濕度環境中的受彎或受拉構件的加固。
5、粘貼纖維增強塑料加固法 除具有粘貼鋼板相似的優點外,還具有耐腐濁、耐潮濕、幾乎不增加結構自重、耐用、維護費用較低等優點,但需要專門的防火處理,適用于各種受力性質的混凝土結構構件和一般構筑物。
6、繞絲法 該法的優缺點與加大截面法相近;適用于混凝土結構構件斜截面承載力不足的加固,或需對受壓構件施加橫向約束力的場合。
7、錨栓錨固法 該法適用于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20~C60的混凝土承重結構的改造、加固;不適用于已嚴重風化的上述結構及輕質結構。
加固的基本原則:
1。加固設計前,應遵照《工業廠房可靠性鑒定標準》和《民用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進行可靠性鑒定,根據鑒定結果,確定加固設計的內容和范圍;同時根據結構破壞后果的嚴重程度及使用單位的要求,確定加固后房屋建筑結構的安全等級。
2.應盡可能保留和利用原結構和構件,避免不必要的拆除與更換,保留部分要保證安全性和耐久性;拆除部分要考慮對其材料的回收與再利用。
3.就考慮綜合技術經濟指標,從設計和施工組織上采取措施,盡量減少施工工期,減少停工停產盡可能不影響建筑的使用。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在已施工完畢的混凝土樓板上開洞是經常的事,尤其是工業建筑房屋的樓板和屋蓋更是如此。開洞后板的受力條件發生了變化,板的剛度和承載力都要降低。開多大的洞是否加固要視具體情況和樓板作用荷載大小而定,后開的洞和預留的洞不一樣,后開洞對樓板影響比較大,一般都需要加固。但是,當樓面活荷載不大于2.0kN/m2時,又無其他特殊荷載,開洞的邊長(圓洞為直徑)不大于150mm,以下可以不做加固處理;如果洞邊長大于15mm時,需對樓板進行加固處理。后鑿的洞口一般都要翻邊,洞口的鋼筋剪斷向上彎起,把洞邊鑿毛做翮邊,翮邊髙度不小于100mm,厚度不小于80mm,翻邊混凝土強度等級不低于原混凝土板的強度等級。在洞邊放置的鋼梁,可采用工字鋼、槽鋼或角鋼.要視具體情況通過計算而定。
施工時需要注意:鑿洞口時必須輕打,不得用重錘猛擊,以防洞口邊破裂;必須把樓板底粉刷層鏟除;為了使鋼筋混凝土樓板與鋼梁貼緊,按照兩端連接完畢后,在鋼梁與樓板之間打入鋼楔,鋼楔打入后與鋼梁點焊牢固,鋼楔間距200~300mm。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使鋼梁與混凝土板貼緊。例如,在鋼梁下設置臨時支柱使其頂緊,待鋼梁安裝完畢后再拆除支柱。以上加固方法也適用于加固不開洞口的樓板。
以下是墻體開洞加固方案的查詢
1.確定方案:必須進行現場調查,摸清現場施工情況,查清漏水部位、裂縫、裂紋或穿孔的寬度、長度、深度和貫穿情況,通過充分調查,正確擬定堵漏方案,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2.材料性能特點:油性聚氨酯注漿材料與水即反應,由于水參與了反應,漿液不會被水稀釋沖走,這是其他灌漿材料所不具備的優點,漿液在壓力作用下,灌入混凝土縫隙或孔洞,同時向縫隙周圍滲透,繼續滲入混凝土縫隙,最終形成網狀結構,成為密度小,含水的彈性體,有良好的適應變型能力,止水性好。
3.灌漿孔的設計和布孔:灌漿孔的布孔有騎縫和斜孔兩種形式,根據實際情況和需要加以選擇,必要時兩者并用。 (1)注漿機的設計:灌漿孔的位置,應使孔和漏水裂縫空隙相交,并選在漏水量最大處。 (2)布孔原則:注漿孔眼的位置和數量,需根據不同漏水情況進行合理安排,以導出漏水為目的,在集中漏水處布孔,裂縫大、水流量大則孔距大,縫隙小則孔距小。
4、打孔可視施工條件采用手工和機械方法,一般是手工打孔和機械打孔并用。
5、檢查灌漿設備和管路運轉情況,檢查固結漿嘴的強度,疏通裂縫,進一步設定好灌漿參數(如凝膠時間、灌漿壓力和配漿量等)。
6、灌漿:灌漿是整個化學灌漿的中心環節,須待一切準備工作完成后進行。灌漿前有組織的進行分工,固定崗位,尤其需要有專職熟練的人員進行操作。 ??(1)灌漿前對整個系統進行全面的檢查,在灌漿機具運轉正常,管路暢通的情況下,方可灌漿。 (2)對于垂直縫一般自下而上灌漿,水平縫由一端向另一端或從兩頭向中間灌漿;對集中漏水應先對漏水量最大的孔洞進行灌漿。
7、結束灌漿:在壓力比較穩定的情況下,再繼續灌1-2分鐘既可結束灌漿,拆卸管路準備清洗。
8、封孔:經檢查無漏水現象時,卸下灌漿頭,用水泥砂漿等材料將孔補平抹光。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