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制冷模式下可以除濕。
大部分空調的主要職能是降溫。
降溫是通過制冷劑在空調的室內蒸發器內汽化帶走熱量,使流過蒸發器散熱片的室內空氣降溫。汽化的制冷劑在室外通過壓縮機壓縮液化釋放熱量,并把熱量通過散熱片傳遞給室外空氣。如此不斷循環達到室內空氣降溫的作用。
空調的控制電路有空氣溫度檢測,當檢測到室內溫度達到設定溫度以下時停止壓縮機工作,進入恒溫控制狀態。
抽濕是空調的副功能(不是副作用)。
原理就是當帶有水蒸氣的高溫度空氣流過低溫度的蒸發器散熱片,冷凝出水。當然,這個過程在制冷過程也一樣會發生的,水冷凝后都是通過排水管排出室外。
雖然工作過程是一樣的,但是空調的這兩個功能不完全一樣,主要在于程序控制不一樣。
制冷的控制依據是室內空氣溫度是否達到了設定溫度。只要沒達到就一直工作,直到到達到為止,最多是在室內溫度和設置溫度相差不大的時候降低空氣流動的速度等等。
空調的抽濕工作沒有什么依據,只有過程。換句話說空調抽濕的時候只管抽濕,而不管濕度到底是多大。當然在抽濕的工作程序控制上要達到最省電達到最大的抽濕效果。
一般抽濕工作不象制冷那樣讓空氣很快通過蒸發器的散熱片,因為那樣水蒸氣來不及冷凝就跑出來回到室內,所以抽濕工作時,室內風扇工作速度一般較慢,讓空氣中的水分得到充分的冷凝。
首先,必須明確:人對相對濕度是有反應和感知的,而不是含濕量。
制冷時出風口溫度當達或低于到水蒸氣的露點溫度時,空氣中的水蒸氣就會從空氣中析出,就是出風口出的白色水霧,這是現象,并且冷凝水管會有冷凝水流出,這也是鑒別空調制冷效果好壞的標志。這時房間的含濕量會下降。但是相對濕度卻沒有下降,所以人的感覺還是不好。
制熱時,含濕量沒有變,但是相對濕度變小了,這就是為什么冬天空調房里會感覺特別干,不舒服的原因。
1、空調完全可以去除房間內的潮濕。
2、空調制冷除濕在制冷的過程中,潮濕的空氣通過空調器蒸發器后溫度會大幅度下降,空氣濕度處于一種過飽和狀態,多余水汽以冷凝水的形式析出,凝結于蒸發器的翅片上,也就是“凝露”,等到制冷模式達到一定的平衡狀態,空氣濕度也就降到了一定的水平。因此,當空調制冷的過程中,不但空氣溫度降低了,連同空氣的濕度也會跟著降低。這就是空調制冷模式下的除濕工作原理。
3、空調獨立除濕現在不少空調都有獨立的除濕功能,其工作原理是將通過蒸發器被冷卻了的空氣再加熱到原來的溫度,然后再送入室內。就是說室內風扇一直以低速運行,壓縮機開開停停,制冷系統作間斷性制冷循環,產生的制冷量大部分用于平衡室內空氣的潛熱,即水蒸氣變成冷凝水。
4、小部分用于平衡顯熱,即降低一些室內溫度。如此不斷地循環,使室溫保持在設定值附近,同時又大量地除去空氣中的濕氣。這樣室內環境在濕度下降的情況下保持了相對恒定。空調的制冷只用于冷凝,對于溫度的控制不大,因此這種除濕被稱為恒溫除濕。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