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的分類,因結成情況不同,沉香可分為六種: 1、沉香木因年代及自然因素,倒伏經風吹雨淋后,剩余不朽之材,為“倒架”; 2、沉香木倒后埋進土中,受微生物分解腐朽,剩余未朽部份,為“土沉”; 3、倒伏后陷埋于沼澤,經生物分解,再從沼澤區撈起者,為“水沉”; 4、為活體樹經人工砍伐,置地后經白蟻蛀食,所剩余部份,為“蟻沉”; 5、活樹砍伐直接取得沉香者,為“活沉”; 6、樹齡十年以下,已稍具香氣者,為“白木”。 沉香木異名蜜香、沉水香等,分布于印尼、越南、馬來西亞等熱帶地區。生長不易,沉香的形成更不易。大多要經歷數百年甚至上千年。沉香被喻為植物中的瑰寶,與身俱來的香氣,淡雅宜人,其香氣至今無法人工合成。沉香木可以用來雕刻佛像,制作念珠,制作供香,裝藏供佛,配制中藥等。制成的念珠十分珍貴,算是念珠中的精品,持捻稱誦佛號,隨用功深入而越益彌香,提神醒腦,開竅生慧,增加定力,助于修持。
因沉香種類繁多,而現在市場上對于沉香的分類和名稱并沒有統一的說法,容易使人混淆,以下是幾種常見的分類方法:
1、根據不同的產地劃分
根據產地可以分為國產沉香和進口沉香兩種。我國古代曾經盛產沉香,但現已很少見了。古代最好的沉香產自海南島,故沉香的別名為“瓊脂”。國產沉香為植物白木香的含有樹脂的木材,呈棕色,多呈不規則塊狀或片狀,長3至15cm,直徑3至6cm。表面凹凸不平,有加工的刀痕。可見黑褐色的含樹脂部分與**的木材部分相間,形成斑紋,其孔洞及凹窩的表面呈朽木狀。質較輕,折斷面刺狀,大多不能沉水。有特殊香氣,味苦,燃燒時有油脂滲出,發濃煙,香氣濃烈。國產沉香中油性足、體質重而性糯者,經精選加工后即為伽南香。
進口沉香為植物沉香的含有樹脂的木材,呈灰褐色,多呈盔帽形、棒狀或片狀,外形極不規則,長7至20cm,直徑1.5至6cm,表面褐色,常有黑色與**交錯的紋理,平滑光潤.質地堅實沉重、難折斷和用刀劈開。能沉于水或半沉半浮。有特殊香氣,味苦。燃燒時有油脂滲出,香氣濃烈。
2、根據不同的含油量劃分
自古國內愛香人士或中醫藥界將野生沉香劃分為四個等級:一等沉香無白木,含油十足;二等沉香少白木,含油部分占70%以上;三等沉香白木稍多,含油部分占50%以上;四等沉香白木較多,含油部分只有20%以上。
3、根據不同的成因劃分
也有不少人按不同的成因劃分為:第一種因年代及自然因素,倒狀經風吹雨淋后,剩余不朽之材,稱為“倒架”。第二種倒后埋於土中,受微生物菌分解腐朽,剩余未腐朽部分稱之為“土沉”。第三種倒后埋于沼澤,經歷生物分解,再于沼澤區撈起者,稱為“水沉”。第四種為活體樹經人工砍伐,置地后經白蟻蛀食,剩余之部位稱為“蟻沉”。第五種為活樹砍伐所采摘者,稱為“活沉”。第六種為樹齡十年以下者,已稍具香氣,稱為“白木”。倒架、土沉、水沉、蟻沉、活沉、白木等香味各有不同,一般之形容為土沉之味厚醇、倒架清醇、水沉則溫醇、蟻沉清揚、活沉較高亢、白木味清香。
沉香木真假鑒別方法:
1.望是望其外觀面貌,沉香是瑞香科沉香屬的樹木在生長過程中因受傷而產生的油脂,附著在木頭上。不管沉香結油多寡,香和木之間有很明顯的區別,俗稱花紋、油脂線。真沉香手珠或把件都有明顯的花紋,假沉香的外觀幾乎沒什么變化,無濃淡之別,人工做上去的花紋極其一致,一看即假,而且一玩就掉色。
2.聞是拿到鼻前嗅味,沉香是香中的極品,香味非同一般,或清新雅致,或高遠悠揚,但其味一定是香的。一般沉香的味道剛開始聞就覺得像某種熟悉的藥味,但仔細一聞卻想不起到底是什么味道。聞沉香的味道主要的判斷手段就是“鉆”,真沉香的味道是沿著線絲狀的路徑鉆到鼻子里去的,感覺是一陣一陣的。把沉香裝到袋子里合緊,香味可以透過袋子飄出來。
3.摸,好的沉香看起來好像有層油,但摸起來不臟手,手也不會沾油。如果是假貨,做上去的油會在手上留下臟臟的印記。用手反復觸摸和摩擦,真沉香還會發出清幽的香味。
4.燒是另一種最直接的鑒別方法,真香用火燒一下就會發出清幽的香味,沉穩清神。如果是沉香手釧或把件等,可以用針燒熱后去燙了聞,這樣既可聞香又不破壞物件。假沉香被燒后味道一般會很濃郁刺激,香味短促,香氣雜陳,昏濁不適。
沉香按產區分類可分為惠安沉香與星洲沉香。越南、中國海南省、柬埔寨、老撾等地所產沉香統稱為惠安沉香;泰國南部、馬來西亞、印尼、文萊等地所產沉香統稱為星洲沉香。沉香按結沉香的植物生命跡象分類可分為生結沉香與熟結沉香。生結沉香是指從植物活體上取下的沉香。熟結沉香是指從死亡植物體上取下的沉香。熟結沉香的結香時間一般長于生結沉香。按照沉香的形成方式可以分為6種:“倒架”;“土沉”;“水沉”;“蟻沉”;“活沉”;“白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