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如果有除濕功能,就將它設到除濕模式,設定溫度稍低一點.如沒有除濕模式,設為制冷模式,送風風速設到最低,室溫設定稍低,一樣可以達到快速除濕目的.
空調除濕主要是利用蒸發器的冷卻作用,將空氣溫度降到其露點溫度以下,這樣空氣中的水蒸汽就會凝結成水析出,達到除濕目的.
有一點提一下,其實空調的出風只是絕對含濕量少了,但空氣的相對濕度比較高,一般有90%左右.
在夏季,空氣中的濕度很大,特別是雨后和悶熱的天氣。人體適宜的濕度是百分之60-70左右,濕度太高,人體就會感覺不適。“空調”這個詞,實際上它是“房間空氣調節器”。空調在發明之始主要的用途有三項:制冷、制熱、除濕。如今在市場上見到的空調產品多種多樣,不過就算是最簡化的空調型號也有除濕功能。對于除濕這一功能的真正用途可能很多朋友都不太了解,更談不上正確使用了。此時如果開啟空調,空氣中的水氣遇到空調蒸發器的低溫就會附著在上面凝結成露水,再經過集水盤和管道排出室外。所以空調在制冷過程中會同時起到除濕的效果。
空調制冷除濕,在制冷的過程中,潮濕的空氣通過空調器蒸發器后溫度會大幅度下降,空氣濕度處于一種過飽和狀態,多余水汽以冷凝水的形式析出,凝結于蒸發器的翅片上,也就是“凝露”,等到制冷模式達到一定的平衡狀態,空氣濕度也就降到了一定的水平。因此,當空調制冷的過程中,不但空氣溫度降低了,連同空氣的濕度也會跟著降低。這就是空調制冷模式下的除濕工作原理,實際上是制冷過程伴隨的“副作用”,降低濕度。
現在不少空調都有獨立的除濕功能,其實其工作原理是將通過蒸發器被冷卻了的空氣再加熱到原來的溫度,然后再送入室內。就是說室內風扇一直以低速運行,壓縮機開開停停,制冷系統作間斷性制冷循環,產生的制冷量大部分用于平衡室內空氣的潛熱,即水蒸氣變成冷凝水。小部分用于平衡顯熱,即降低一些室內溫度。如此不斷地循環,使室溫保持在設定值附近,同時又大量地除去空氣中的濕氣。這樣室內環境在濕度下降的情況下保持了相對恒定。空調的制冷只用于冷凝,對于溫度的控制不大,因此這種除濕被稱為恒溫除濕。
空調的“除濕模式”是使整個空調處于除濕運轉狀態,此時室內機的風扇運轉很慢,這是為了便于空氣中的水氣凝結成液體。一般空調在除濕模式下達到設定溫度時,室外機會停止運轉,以免冷凝器上的露水再度蒸發。
在南方的梅雨季節和北方悶熱潮濕的天氣時,我們可以開啟空調的“除濕模式”,此時空氣中的水氣會被迅速排出室外,而我們也不會因濕氣太大而感覺不適了,同時空調會繼續吹出冷風,保持室內溫度的適宜,同時壓縮機和室外機會適時停止運轉一段時間,這比單純的制冷模式要節約不少電力。
我們在使用空調的除濕模式時要注意,如果室外溫度很高,而空氣很干燥的話,就不要長時間開啟除濕模式,以免損壞壓縮縮機,一般室外溫度高于40度的時候就要用普通制冷方式運行了。只有在溫度相對較低,濕度較大的晚間,才可以適時開啟除濕模式以達到調節房間溫濕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