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栽培管理。在瓜葉菊生長期間,要合理施肥,農家肥應充分腐熟再施用,氮肥不宜施用偏多,少量施用硼酸、高錳酸鉀等微量元素,可減輕發病。保持室內氣流通,花盆擺置不宜太密,澆水不宜過多,一般以盆土濕潤為度。
2、清除侵染來源。瓜葉菊病株殘體上的病菌,是花壇和溫室內病害的傳播中心,因而,發現病葉應及時摘除,集中深埋或燒毀,控制侵染菌源擴散。
3、建議用20%國光三唑酮乳油1500-2000倍或12.5%烯唑醇可濕粉劑(國光黑殺)2000-2500倍,25%國光丙環唑乳油1500倍液噴霧防治。連用2次,間隔12-15天。
注意:使用唑類藥劑防治時,幼嫩花木及草坪一定要注意使用的安全間隔期。不可加量和縮短間隔期使用,以免發生矮化效果。
瓜葉菊葉面上產生白色粉霉層,一般是由白粉菌屬的真菌引起的,稱為白粉病。這種病害多在苗期產生,主要危害葉片,后期花也可感染。發病初期葉片上產生白色粉斑,近圓形,較小,條件適宜時病斑迅速擴大,匯合成片,成為邊緣不明顯的大片白粉區。將葉表面的白粉抹去,可見病斑呈黃色。瓜葉菊葉片感病后,生機喪失,發育不良,植株矮小,苗期發生嚴重時甚至造成死苗。 白粉病以菌絲和分生梅子的形式在病葉上越冬。苗期在11月,成株期在3~4月為發病高峰期,一般溫度低于10℃時即停止活動,溫度高、通風不良時易于感病。防治瓜葉菊白粉病的措施:一是應將其放在冷室中越冬,夜間溫度不低于 5℃,日間溫度不超過 20℃,并注意通風透光。方地區瓜葉菊栽培一般供春節觀花之用,其生長期大部分在溫室中,要特別注意通風透光。天氣好時,可在上午9點半左右打開向南的窗子,下午4點以前將其關閉。天氣不好時應上午推遲開窗,下午提前關窗。同時要避免“過堂風”對盆花造成傷害。除此之外,還應保持適當的株行距,以利于通風降溫。二是藥劑防治。在發病初期噴1次8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20%粉銹寧乳油4000倍液。但不宜使用石硫合劑,以免產生藥害
白粉病發生在葉、嫩莖、花柄及花蕾、花瓣等部位,初期為黃綠色不規則小斑,邊緣不明顯。隨后病斑不斷擴大,表面生出白粉斑,最后該處長出無數黑點。染病部位變成灰色,連片覆蓋其表面,邊緣不清晰,呈污白色或淡灰白色。受害嚴重時葉片皺縮變小,嫩梢扭曲畸形,花芽不開。
瓜葉菊葉面上產生白色粉霉層,一般是由白粉菌屬的真菌引起的,稱為白粉病。這種病害多在苗期產生,主要危害葉片,后期花也可感染。發病初期葉片上產生白色粉斑,近圓形,較小,條件適宜時病斑迅速擴大,匯合成片,成為邊緣不明顯的大片白粉區。將葉表面的白粉抹去,可見病斑呈黃色。瓜葉菊葉片感病后,生機喪失,發育不良,植株矮小,苗期發生嚴重時甚至造成死苗。 白粉病以菌絲和分生梅子的形式在病葉上越冬。苗期在11月,成株期在3~4月為發病高峰期,一般溫度低于10℃時即停止活動,溫度高、通風不良時易于感病。防治瓜葉菊白粉病的措施:一是應將其放在冷室中越冬,夜間溫度不低于 5℃,日間溫度不超過 20℃,并注意通風透光。方地區瓜葉菊栽培一般供春節觀花之用,其生長期大部分在溫室中,要特別注意通風透光。天氣好時,可在上午9點半左右打開向南的窗子,下午4點以前將其關閉。天氣不好時應上午推遲開窗,下午提前關窗。同時要避免“過堂風”對盆花造成傷害。除此之外,還應保持適當的株行距,以利于通風降溫。二是藥劑防治。在發病初期噴1次8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20%粉銹寧乳油4000倍液。但不宜使用石硫合劑,以免產生藥害。 (
瓜葉菊最易感染白粉病,其屬于一種廣泛傳播的真菌性病害。染病葉片正面出現白色粘著物,并卷曲變形,枯死早落。最簡單的預防方法是保證充足光照,及時通風。若已經發病,在初期即需用1000倍的70%甲基托布津藥液或稀釋2000倍的50%代森銨藥液,亦可用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進行噴治,控制病情。同時剪除病葉并銷毀,將病株與健康株分離,以免相互傳染,加重病害蔓延。
防治方法:
1.加強栽培管理 在瓜葉菊生長期間,要合理施肥,農家肥應充分腐熟再施用,氮肥不宜施用偏多。少量施用硼酸、高錳酸鉀等微量元素,可減輕發病。保持室內空氣流通,花盆擺置不宜太密,澆水不宜過多,一般以盆土濕潤為度。
2.清除侵染來源 瓜葉菊病殘體上的病菌,是花壇和溫室內病害的傳播中心,因而,發現病葉應及時摘除,集中深埋或燒毀,控制侵染菌源擴散。
3.藥劑防治 白粉病發病初期噴灑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或15%可濕性粉劑1000~1200倍液),或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1200倍液,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此外,也可用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粉銹寧持效期長,可隔25天左右噴藥1次,其他藥劑10天左右噴1次,連續噴灑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