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1.選材。
微型盆景的選材很重要,要具備枝細、葉小、易活、奇特、艷麗、便于造型等特點。這類樹種有六月雪、火棘、小葉羅漢松、枸杞、小石榴、金豆、五針松等。
2.造型。
微型盆景相對于大型的樹石、山水盆景而言,要具有高度概括、簡練流暢、飄逸、瀟灑等特點。在樹干的原有特征上,適當進行畫龍點睛式的藝術加工。
其造型常采用鉛絲纏繞法,具體方法是:選用直徑合適的鉛絲,把枝干彎成所需要的形態,用鉛絲纏繞枝干。注意纏繞時必須緊貼樹皮,注意疏密適度以及纏繞方向。
一般經過1~2年后樹姿基本定型,這時方可拆掉鉛絲。與此同時,要對那些不必要的雜亂枝條進行整形修剪。
3.定植。
樹木定植位置以在盆中1/3處為宜,注意在整形時再將樹林從泥盤中移栽到紫砂盆或陶瓷盆中定植。當然,樹木的造型不同,定植的容器也不盡相同。例如,懸崖式宜用長形筒盆,直立式或斜干式宜用橢圓或淺長方形盆,曲干式宜用方形盆。
此外,幾架的大小與形狀也應與盆景形態、色彩相協調,這樣才能具有秀逸、優雅的藝術效果,可達到以少勝多、以小勝大的情景交融的完美境界。常用的有博古架、組合架、什景架等。
4.適當增加配件。
為了增加盆景的藝術美,最后需要在盆景中增設一些配件,起到點綴的作用。如石筍碎片、豆石、拳石等。但要注意配件不宜過多,應把主要工夫用在樹樁培植與造型上,否則會使微型盆景變成純粹的工藝品,喪失自然之感。
樹坯的選擇
無論選擇何類樹種作為樹樁盆景的素材,首先應進行坯料的篩選。樹坯的選擇來源于兩個方面,即山野樹坯的采掘和樹苗的培植,因為我們對樹樁的要求要以蒼古樸拙為主,因此一般都要選用樹齡長,形態優美,在自然生長中有一定造型可塑性的樹坯,若單以人工從小栽植到選為素材,再進行加工,則造型時間長,成型慢,所以盆景工作者大都在山野自然中采掘野生坯料來進行加工。
在采掘野生樹坯時,要以樹齡長久,生長旺盛,形態本身一般具有蒼古奇特,遒勁曲折,懸根露爪的坯料為好,同時必須注意根據具體坯料的生長特性,確定其采掘過程與采掘時間。我們認為,應以樹木進入休眠期后采掘較為妥當,如初冬至初春,冬季采掘須注意保護樹坯不受凍,以免來年難以成活,春季在樹木萌動時,采掘較好,既可避免傷凍而增加維護管理的難度,又可視其萌發姿態確定其技干的去留。當然,由于我國地域遼闊,氣候差別較大,應視各地氣候特點而定。
因山野采掘的樹坯,一般樹齡較長,因此在挖掘程序上一定要以保其成活為首要目的,如可以在挖掘時視樹種確定主根或側根、須根的截留以及多余枝條的截留。通常要保留一部分主要的造型枝干,并剪短使其萌芽,根據樹坯的具體情況考慮其將來造型,但注意在截取萌發力較弱的樹種時,要適當多留一些技條,采掘能在根部帶土則盡量帶土,若實在不能帶土,則用泥蘸糊根部用谷草或筐、簍包裝捆扎,鋪之以苔蘚,保護樹坯在運輸途中不致失水過度。樹坯一般在地下深埋養護為好,待其成活后,再逐年造型提根,同時注意旱天、澇天時及時澆水、噴水和排水,以避免失水或被淹導致根、干部腐爛,故深埋時,最好提垅筑埂,當然對病蟲害也應當及時檢查防活。
自幼培植的樹坯,則可在其主干。分枝長到一定程度時再行鋸截造型,提根露爪,加工制作后即可栽植于盆中,但盆中土壤營養要跟上,為了使其萌發快速也可筑埂植于地上。但要根據造型勤修剪、勤補皤。
樹坯的造型
樹坯造型一定要因材構思、因材造型,特別是自然類樹樁造型,切不可用規律類樹樁造型方法去死搬硬套。樹坯的加工造型方法大致分為蟠扎法和修剪法兩種。
修剪法
修剪一般是蟠扎基本造型后再進行的,有平剪、選剪等。但也有純粹用修剪方法進行造型的,如嶺南派盆景造型就是用純粹修剪的“蓄枝截干”的方法進行的。這是受中國畫法中“雞爪枝”“鹿角枝”造型的影響,“蓄枝”是指選定技位后蓄養技條,包括將來要成為樹干的部分和根系,“截干”是指把不符合造型要求的樹干、枝條及根系截短或截除,它運用于嶺南盆景栽培造型的全過程,樹坯經挖掘后按造型要求長短、高矮進行截干截根,當定植萌發新技后經選定技位,矯正帶引技形朝向,蓄養到粗細合度時,按照造型要求的長、短、粗、細及時進行剪截,接著萌發新技,又再次進行剪截,如此反復交替,蓄枝截子,直至“鹿角”、“雞爪”技成型。而我國另一些盆景流派的修剪方法是“重扎輕剪”,或“輕扎重剪”,或“重扎重剪”等。
(棕絲蟠扎)
播扎法
播扎法是用棕絲或金屬絲對樹樁進行造型。棕絲蟠扎屬傳統盆景樹樁的造型方法,一般將樹干或樹枝作成半圓型的彎子,重復或變化造型,這彎子稱為“漢文拐”。在川派樹樁盆景造型中,棕絲的操作有搭絲、翻絲、偷絲、留結等。搭絲分為背、繞、箍等;翻絲分為單股上翻、單股下翻、雙股對翻、雙股下翻、雙股上翻;偷絲分為上吊偷、下吊偷。平偷、半彎偷、纏偷等;留結分為活結、定結、上結、下結、平結等;彎子有半彎、新月彎、一寸三彎、米彎等。
(金屬絲的兩種纏法)
樹干矯正法
金屬絲的蟠扎是用銅絲或鉛絲對樹坯進行造型,這種方法簡便易行,屈伸自如,但拆出時有麻煩,一般用鉛絲,銅絲價格較高。金屬絲的粗細是根據樹干和樹枝的粗細來確定的,14號至20號絲較為常用。皤扎時,先將金屬絲一端固定在枝干的基部或交叉處,然后緊貼樹皮纏繞。邊扭曲樹枝(干)邊纏繞,或左或右,絲與樹干(枝)成45度角。用力要均勻,以防扭傷樹干(枝)的形成層和樹皮,若是易脫皮的樹種或粗干,可先用麻、棕皮等包裹枝干再行纏繞。
不論棕絲或金屬絲蟠扎,有時蟠扎較粗不易彎曲的主干時,還可對樹干進行縱向或橫向開口使之易于彎曲。縱向開口有龍力法、滾刀法;橫向則有單切口法或連續切口法;川派樹樁造型中對大樹蟠扎則一般使用“撬扛彎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