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蓮又稱黑葉芋、黑葉觀音蓮,為天南星科海芋屬觀葉植物。 觀音蓮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部分具肉質塊莖,并容易分蘗形成叢生植物,株高30-50厘米。
觀音蓮又名黑葉觀音蓮、黑葉芋,為天南星科觀音蓮屬植物。觀音蓮是一種高檔次、風格獨特的室內觀葉植物。目前,觀音蓮在國際觀葉植物市場上很受歡迎,在高檔次的室內庭園設計和水景設計中,觀音蓮的應用還是比較廣泛
黑葉芋是觀音蓮,天南星科觀音蓮,觀音蓮是個十足的小毒物。一旦被誤食,輕則舌喉腫脹,上吐下瀉,重則窒息,心臟麻木而逝世。
很高興為您解答 觀音蓮(天南星科)
【毒性】:對一般家庭種植來說,需要注意的是天南星科觀音蓮有毒,盡量避免在有兒童的家庭種植,養護時也要注意,一定要防止兒童和不知情者誤食或通過其他渠道攝入,一旦被誤食,輕則舌喉腫脹,上吐下瀉,重則窒息,心臟麻痹。如誤食中毒,需立即服蛋清、面糊、大量飲糖水或靜脈注射葡萄糖鹽水。
【藥名】:觀音蓮
【別名】:龜甲芋、臭操
【漢語拼音】:guān yīn lián
【英文名】:Widened Microsorium
【拉丁植物動物礦嘎巴精明物名】:Monachosorum henryi Christ
【歸經】:肝經
【功效】:祛風除濕;止痛
【考證】:出自《峨嵋藥植》
【科屬分類】:天南星科
【拉丁文名】:Herba Monachosori Henryi
【生態環境】:生于500-1600m的溝谷密林下或山溝灌木林下陰濕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臺灣、廣東、廣西等地。
【性味】:微苦;平。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
【出處】:《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來源】:天南星科海芋屬植物海芋Alocasiamacrorrhiza(Linn.)Schott或同屬植物Alocasiaodora(Roxb.)K.Koch的根狀莖。全年可采,去外層粗皮,鮮用或切片曬干。
【性味歸經】:微辛、澀,寒。有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用于感冒,肺結核,腸傷寒;外用治蟲、蛇咬傷,瘡瘍腫毒。
【用法用量】:干品3~5錢,鮮品1~2兩,久煎后方能內服;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不能敷正常皮膚。
注意:久煎后方能內服;不能敷正常皮膚。
【備注】:(1)該品有毒。必須用大米共炒至焦黃,久煎(2小時以上)去毒,方可內服。生用或煎煮時間過短,會引起舌腫麻木,甚者有中樞神經中毒癥狀。輕癥可飲米醋或生姜解毒。
觀音蓮又稱龜甲芋、黑葉芋、黑葉觀音蓮,為天南星科海芋屬觀葉植物。觀音蓮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部分具肉質塊莖,并容易分蘗形成叢生植物,株高30-50厘米。葉為箭形盾狀,長25-40厘米 、寬10-20厘米,先端尖銳;葉柄較長,側脈直達缺刻;葉濃綠色,富有金屬光澤,葉脈銀白色明顯,葉背紫褐色。葉柄淡綠色,近莖端呈紫褐色,在莖部形成明顯的葉鞘。花為佛焰花序,從莖端抽生,白色。其生態習性是喜溫濕潤、半陰的生長環境,生長適溫為20-30℃,越冬溫度為15℃。
觀音蓮常用分株繁殖。一般于每年春夏氣溫較高時,將地下塊莖分蘗生長茂密的植株沿塊莖分離處分割,使每一部分具有2-3株,然后分別上盆種植。分株時盡量少傷根,同時上盆后宜置于陰濕環境,保持盆土經常濕潤,并注意葉面噴霧,以利新植株恢復生長。也可于春季新芽抽長前將地下塊莖挖出,將塊莖切段分離,用草木灰或硫黃粉對傷口進行消毒防腐,稍晾干后用水苔包扎,或置于通氣排水的疏松土壤中,使其長出不定根,抽長新芽。此間切忌基質過濕,以免塊莖腐爛。該植物也可用播種繁殖,但種子不易得到。
觀音蓮喜半陰,切忌強光暴曬。在半陰環境下,葉色鮮嫩而富有光澤,葉脈清晰,葉色深綠。如光照太強,容易使葉色暗淡,甚至產生日灼,葉面粗糙,葉色灰白,葉脈模糊,葉面有時發生灼傷斑點;但光線太弱也易引起徒長 ,植株生長纖細而易倒伏。在生長旺盛期可根據植株生長情況,每月施1-2次稀薄液肥,并增施磷鉀肥,以利植株莖干直立,生長健壯,同時有利于地一塊莖生長充實及冬季抗寒越冬。
天南星科)
【毒性】:對一般家庭種植來說,需要注意的是天南星科觀音蓮有毒,盡量避免在有兒童的家庭種植,養護時也要注意,一定要防止兒童和不知情者誤食或通過其他渠道攝入,一旦被誤食,輕則舌喉腫脹,上吐下瀉,重則窒息,心臟麻痹。如誤食中毒,需立即服蛋清、面糊、大量飲糖水或靜脈注射葡萄糖鹽水。
您好,很高興為您回答這個問題,觀音蓮又稱龜甲芋、黑葉芋、黑葉觀音蓮,為天南星科海芋屬觀葉植物。觀音蓮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部分具肉質塊莖,并容易分蘗形成叢生植物,株高30-50厘米。葉為箭形盾狀,長25-40厘米 、寬10-20厘米,先端尖銳;葉柄較長,側脈直達缺刻;葉濃綠色,富有金屬光澤,葉脈銀白色明顯,葉背紫褐色。葉柄淡綠色,近莖端呈紫褐色,在莖部形成明顯的葉鞘。花為佛焰花序,從莖端抽生,白色。其生態習性是喜溫濕潤、半陰的生長環境,生長適溫為20-30℃,越冬溫度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