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Finland,Suomen Tasavalta)。意為“湖沼之國”33.8145萬平方公里。 523.66萬人(2004年底)。芬蘭有兩種官方語言:93%的人口所使用的芬蘭語和6%人口的母語瑞典語。少數人口包括了薩米人、俄羅斯人、猶太人等。 大多數芬蘭人(89%)信奉基督教路德宗,大約1%的人口則信奉東正教。其余包括了少部分基督教新教其他教派的教徒、羅馬天主教徒、穆斯林和猶太教徒。冬季戰爭后大約有12%的人口需要被安置。戰爭賠款、失業問題以及對芬蘭保持獨立前景的不確定曾導致了大批的移民在1970年代離開芬蘭。而到了1990年代,芬蘭又開始接收大批難民與移民。 赫爾辛基(Helsinki),人口55.9萬人(2004年底)。夏季平均氣溫16℃,冬季平均氣溫-5℃。 首都赫爾辛基素稱“波羅的海明珠”,是一座 花園般現代化都市,街道寬闊,商業繁榮,現代建筑和中世紀建都具濃郁的民族特色,市內眾多的各種類型的博物館吸引著各地游人。 重要節日 獨立紀念日(12月6日) 國旗 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18∶11。旗地為白色。稍偏左側的十字形藍色寬條將旗面分為四個白色長方形。芬蘭以“千湖之國”著稱,西南臨波羅的海,旗上的藍色象征湖泊,河流和海洋;另一說象征藍天。芬蘭有三分之一的領土在北極圈內,氣候寒冷,旗上的白色象征白雪覆蓋著的國土。旗面上的十字表示芬蘭歷史上與北歐其他國家的密切關系。該國旗是1860年前后根據芬蘭詩人托查里斯·托佩利烏斯的建議制作的。 國徽 為紅色盾徽。盾面上為一只頭戴王冠的金色獅子,前爪握著一把劍,后爪踩著一把彎刀。九朵白色的玫瑰花點綴在獅子周圍。獅子象征芬蘭人民的勇敢和力量,九朵玫瑰花代表芬蘭歷史上的九個省。 國歌 《祖國》 國花 鈴蘭(百合科) 語言 芬蘭語,瑞典語 貨幣 歐元 國際**碼 358簡況 位于歐洲北部。與瑞典、挪威、俄羅斯接壤,南臨芬蘭灣,西瀕波的尼亞灣。海岸線長1100公里。地勢北高南低。北部與東部有高地,其余大部分地區為丘陵和平原。內陸水域面積占全國面積的10%,有島嶼約17.9萬個,湖泊約18.8萬個,有“千湖之國”之稱。全國1/3的土地在北極圈內。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平均氣溫冬季-14℃-3℃,夏季13℃-17℃,年平均降雨600毫米。冬季寒冷,僅南部較溫和。從南至北,1月平均氣溫約-4--16℃;7月氣溫16-13℃。年降水量約400-600毫米(三分之一為霰和雪)。森林面積占總面積的71%,以松和云杉為主。水力資源豐富。有銅、鋅、金、鉻、鈷、鈦、釩等礦藏。 芬蘭最早的居民為拉普人,故芬蘭又稱拉普蘭,以后芬蘭人遷入,建立了芬蘭大公國。十二世紀后半期被瑞典統治。1809年俄瑞戰爭后并入帝俄,成為大公國。1917年12月芬蘭共和國宣布獨立。 約9000年前冰河末期,芬蘭人的祖先從南方和東南方遷居至此。 在瑞典的埃里克國王(King Erik)1154年將基督教帶入芬蘭之后,兩國在700年間就一直保持著非常密切的關系。瑞典語一直是行政、教育機構的第一語言,而芬蘭語直到19世紀芬蘭民族主義高漲以及芬蘭的第一篇民族詩史《卡勒瓦拉》(Kalevala)發表后才受到重視。 1808年芬蘭被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的軍隊占領,此后芬蘭就一直就是俄羅斯帝國內的自治大公國,直到1917年。1917年12月6日俄國布爾什維克革命(十月革命)后不久,芬蘭宣布獨立。1918年這個國家經歷了一次簡短但卻刻骨銘心的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芬蘭與蘇聯兩度交手:1939~1940年的冬季戰爭(這場戰爭中瑞典提供了芬蘭部分協助)以及1941~1944年的繼續戰爭(納粹德國對芬蘭提供了重要幫助)。1944年~1945年間的拉普蘭之戰中,芬蘭又將德國人趕出了芬蘭北部地區。1947年和1948年與蘇聯簽署的多份條約規定了芬蘭對蘇聯的義務與限制,芬蘭也在1940年和約的基礎上作出了更多的領土讓步。1991年蘇聯解體后芬蘭終于可以自己決定命運,并且在1995年加入歐盟
位于歐洲北部,與瑞典、挪威、俄羅斯接壤,南臨芬蘭灣,西瀕波的尼亞灣。
芬蘭總面積共 338,000 平方公里,是歐洲第七大國。南北最長距離達 1157 公里,東西最寬為 542 公里,瑞典、挪威、俄羅斯接壤,南臨芬蘭灣,西瀕波的尼亞灣
芬蘭位于歐洲北部,與瑞典、挪威、俄羅斯接壤,南臨芬蘭灣,西瀕波的尼亞灣,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你好,位于歐洲北部,與瑞典、挪威、俄羅斯接壤,南臨芬蘭灣,西瀕波的尼亞灣。芬蘭總面積共 338,000 平方公里,是歐洲第七大國。南北最長距離達 1157 公里,東西最寬為 542 公里,瑞典、挪威、俄羅斯接壤,南臨芬蘭灣,西瀕波的尼亞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