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看以下參數:
一、買空調最主要的就是看品牌,選對了品牌會減少很多后顧之憂,知名品牌的空調品質有保證,售后體系也比較完善。
二、制冷量是購買空調時必須要考慮的參數之一,制冷量過大效果好但是購機價格高,制冷量過小購機成本低了但是效果就可能差很多。通常情況下,家庭普通房間每平方米所需的制冷量為115-145W,客廳、飯廳每平方米所需的制冷量為145-175W.所以20平米左右的客廳或主臥可以選擇3500W左右制冷量的空調,而其他10平米左右的臥室可以選擇2000W左右制冷量的空調,具體情況用戶可以根據房屋的面積來計算,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空調。
三、空調能效比反映了單位輸入功率在空調運行過程中轉換成的制冷(熱)量。空調能效比越大,在制冷量相等時節省的電能就越多,空調能效比越高就越省電。
四、變頻空調在使用舒適度、節能性、運行噪音等方面占優勢,從目前市場銷售情況來看,變頻空調是現在的主流空調產品。
五、一般的空調都是冷暖兩用的,型號標注是KFR、KFRD,如果冬天有專門的采暖設備,不需要用空調取暖的,可以買單冷機,型號標注中沒有R,價格便宜不少。
衡量空調品質好壞的標準呢。
首先:制冷(熱)量
空調器運轉時單位時間內從密閉空間產生的熱量,法定計量單位W(瓦)。
國家標準規定空調實際制冷量不應小于額定制冷量的95%,輸入功率是指空調器在額定工況下進行制冷(熱)運轉時消耗的功率,單位W。
那么空調制冷量該怎么計算?所謂的空調“匹”數,原指輸入功率,包括壓縮機、風扇電機及電控部分,制冷量以輸入功率計算。
一般來說,1匹的制冷量大致為2000大卡,換算成國際單位應乘以1.162,故1匹之制冷量應為2000大卡x1.162=2324(W),這里的W(瓦)即表示制冷量,則1.5匹的應為2000大卡x1.5x1.162=3486(W),以此類推。根據此情況,則大致能判定空調的匹數和制冷量,一般情況下,2200W—2600W都可稱為1匹,4500(W)-5100(W)可稱為2匹,3200W—3600W可稱為1.5匹。
制冷量確定后,即可根據實際情況估算制冷量,選擇合適的空調機。家用電器要消耗制冷量的較大部分,電視、電燈、冰箱等每W(瓦)功率要消耗制冷量1(瓦),門窗的方向也要消耗一定的制冷量,如果是樓頂及西曬可考慮適當增加制冷量。
其次:能效比
能效比又稱性能系數,是指空調器制冷運轉時,制冷量與制冷功率之比,單位W。
國家標準規定,2500W空調的能效比標準值為2.65;2500W~4500W空調能效比標準值為2.70。
最后:噪聲值
空調器運轉時產生的雜音,主要由內部的蒸發機和外部的冷凝機產生。國家規定,制冷量在2000W以下的空調室內機噪聲不應大于45分貝,室外機不大于55分貝;2500W~4500W的分體空調室內機噪聲不大于48分貝,室外機不大于58分貝。
你好,空調器的命名有一套國家統一的標準,產品型號及含義如下:1 2 3 4 5 6 7 8
1—表示產品代號(家用房間空調器用字母K表示)
2—表示氣候類型(一般為T1型,T1型氣候環境最高溫度為43 C,T1型代號省略)
3—結構形式代號(空調器按結構形式分為整體式和分體式,整體式空調器又分為窗式和移動式,代號分別為:分體式—F、窗式—C、移動式—Y)
4—功能代號(空調器按功能主要分為單冷型、熱泵型及電熱型,單冷型代號省略,熱泵型、電熱型代號分別R、D)
5—規格代號(額定制冷量,用阿拉伯數字表示,空調器制冷量在10000W以下的,其單位為100W;制冷量大于或等于10000W時,其單位為1000W)
6—整體式結構分類代碼或分體式室內機組結構分類代號(室內機組結構分類為吊頂式、掛壁式、落地式、天井式、嵌入式等,其代號分別為D、G、L、T、Q等)
7—室外機組結構代號(室外機組代號為W)
8—工廠設計序號和特殊功能代號等,允許用漢語拼音大寫字母或阿拉伯數字表示。
下面以格力空調幾個型號作簡單說明
KCD-46(4620)其中K表示房間空調器,C表示窗機,D表示電熱型,46表示制冷量是4600瓦。
KFR-25GW/E(2551)其中K表示房間空調器,F表示分體式,R表示熱泵型,25表示制冷量是2500瓦,G表示掛壁式,W表示室外機代號,E表示冷靜王系列產品。
KFR-50LW/E(5052LA)其中K表示房間空調器,F表示分體式,R表示熱泵型,50表示制冷量是5000W,L表示落地式,W表示室外機代號,LA表示燈箱面板。
希望可以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