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是蕓香科桔柑屬枸櫞的變種。花白色,外面淡紫色,具芳香。果實先端分裂成指狀,黃色,具觀賞價值。佛手喜溫暖的條件,要求陽光充足和通風良好的環(huán)境,喜溫暖、濕潤和排水良好的土壤。土壤最好呈微酸性,PH值在5.5――6.5之間。佛手盆景的制作培養(yǎng)方法如下:
一、苗源
佛手盆景苗木多是通過扦插和嫁接來取得。扦插的插穗,由生長健壯的一二年生掛果枝取得,每段10――15厘米長。扦插之前要先用濃度為200PPM的萘乙酸(NAA)溶液,將基部浸泡10小時左右。扦插時間選在4月末較適宜。插后大約1個月即可生根。嫁接繁殖多用枸櫞和柑桔等作砧木。
二、 造型
1、上盆
時間選在早春或秋末,盆土用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砂質(zhì)壤土,并調(diào)整PH值,使其呈微酸性。
2、佛手盆景的整形技術,包括摘花、抹芽、摘心和修剪等。摘花,是摘去過密花、不孕花和發(fā)育不全的花,只保留頂部發(fā)育完全的2――3朵花。目的是使養(yǎng)分集中,提高座果率。佛手的萌發(fā)力強,對萌發(fā)的新芽、新梢要進行摘心、修剪等造型,原則是不留新梢、少留夏梢、多留秋梢。因秋梢得到的肥、水、光照條件比春梢、夏梢的好,枝條也較強壯,有利于開花結(jié)果。此外,要注意疏去多余枝、徒長枝、過密枝及病蟲枝。
3、養(yǎng)護
(1場所
佛手喜光,喜溫暖濕潤,故應放于光照充足、空氣濕度稍大一些的地方,并注意冬季防寒。
(2)澆水
佛手喜濕潤,但怕積水。如土壤過濕或盆底積水,則會引起落花落果。但盆土過干,也易引起落花落果。所以澆水應常年本著不干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佛手要求空氣濕度大,為70%――90%。因此夏季要經(jīng)常向葉面或地面噴水,以保持一定的濕度。
(3)佛手四季常青,且果實較大,故需肥量多。一般早春要施一次基肥,生長季每10天施一次稀薄肥料。花期要適當增加磷肥的量。入冬前,再施一次濃肥,并澆一次透水,以保證安全過冬。
(4)病蟲害防治
佛手的主要病蟲害是蚜蟲,要適時有效地進行防治。
1、上盆
時間選在早春或秋末,盆土用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砂質(zhì)壤土,并調(diào)整PH值,使其呈微酸性。
2、佛手盆景的整形技術,包括摘花、抹芽、摘心和修剪等。摘花,是摘去過密花、不孕花和發(fā)育不全的花,只保留頂部發(fā)育完全的2――3朵花。目的是使養(yǎng)分集中,提高座果率。佛手的萌發(fā)力強,對萌發(fā)的新芽、新梢要進行摘心、修剪等造型,原則是不留新梢、少留夏梢、多留秋梢。因秋梢得到的肥、水、光照條件比春梢、夏梢的好,枝條也較強壯,有利于開花結(jié)果。此外,要注意疏去多余枝、徒長枝、過密枝及病蟲枝。
3、養(yǎng)護
(1場所
佛手喜光,喜溫暖濕潤,故應放于光照充足、空氣濕度稍大一些的地方,并注意冬季防寒。
(2)澆水
佛手喜濕潤,但怕積水。如土壤過濕或盆底積水,則會引起落花落果。但盆土過干,也易引起落花落果。所以澆水應常年本著不干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佛手要求空氣濕度大,為70%――90%。因此夏季要經(jīng)常向葉面或地面噴水,以保持一定的濕度。
(3)佛手四季常青,且果實較大,故需肥量多。一般早春要施一次基肥,生長季每10天施一次稀薄肥料。花期要適當增加磷肥的量。入冬前,再施一次濃肥,并澆一次透水,以保證安全過冬。
(4)病蟲害防治
佛手的主要病蟲害是蚜蟲,要適時有效地進行防治。
(一)植物學知識
屬蕓香科,柑桔屬。
常綠灌木,枝刺短硬。
單葉互生,長橢圓形,邊緣鈍齒,葉肉內(nèi)油點特顯,葉柄頂端無關節(jié),亦無翼葉。初夏開花,花白色、芳香。果實各心皮分裂如手指狀或捏合如拳,秋末成熟,金黃色,有濃香。盆栽置之明窗凈幾間,倍覺可愛。
佛手主產(chǎn)于廣東、云南、福建、浙江等省,長江流域一帶栽培,冬季需移入溫室。
喜光照,不耐蔭,宜溫暖濕潤氣候,適生于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上及空氣流通處,不耐水濕和雨淋。
(二)取材與培育措施
人工繁殖:佛手一般多用扦插法繁殖,亦可用靠接或切接法繁殖。
扦插時間宜在4~6月幼芽萌發(fā)之際。
插穗選去年健壯的春梢,秋梢亦可。截取中段約長20~25厘米左右,除去下端的葉片,保留頂端2片葉,插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中。
插深約12,插后澆透水并搭棚遮蔭,精心管理,B約50天左右即可生根。亦可采用沙插法,將河沙去粗洗凈,置于木箱或扦插盆中,放在蔽蔭處,夏季遮蔭保濕,每天噴水1~2次,約40~60天左右生根。生根后即移入苗床地培育,注意澆水與排水,保持苗床潮潤。夏秋要避西曬,冬季須覆蓋稻草防霜凍,翌年4~5月起苗定植。
靠接繁殖宜在5月進行,取橙子或枸桔之類實生苗為砧木,但以前者為好,因枸桔冬季落葉休眠,而佛手冬季不落葉,會使根部水分供應不上,造成落葉,影響冬季觀賞效果。
選擇母枝與砧木苗粗細相當?shù)闹l,接穗以佛手頂梢小枝為好。切口成棱形,長約3~5厘米,深達木質(zhì)部,使形成層對齊、扎緊,并涂上稀泥,約1個月后,可與母枝剪斷,待新葉抽出后,開始正常管理。
(三)上盆過程
選盆:佛手宜用較深的釉陶盆或紫砂陶盆。盆形可選用方形、長方形或圓形都可,盆的色澤以素雅淡色為佳。
用土:佛手喜肥沃疏松而濕潤的微酸性沙質(zhì)壤土。盆栽常用熟化的田園土、堆廄肥和沙土各三分之一配制而成。
栽種:佛手宜在早春或秋季栽種,移栽時苗木要帶團土,并注意在盆底墊上一層碎石和河沙,可使通氣透水性良好,以利佛手花繁果壯。
(四)整姿技術
加工:佛手整姿加工以修剪為主,主干主枝略加攀扎。
修剪在春初2~3月新芽萌發(fā)前進行為宜。
樹形:佛手以觀果為主,樹形多做成直干式、斜干式等。
樹勢自然,枝繁葉茂,鮮果如掌,香氣濃郁,極耐欣賞。
(五)養(yǎng)護管理
放置場所:佛手為南方樹種,喜溫暖濕潤、空氣流通,故宜置于溫暖而陽光充足的場所,冬季不耐寒,須放置室內(nèi)以
平安過冬。
澆水:佛手性喜潮濕,怕干旱,故盆土宜保持濕潤,夏季經(jīng)常噴灑葉面水,澆地面水,增加空氣濕度。坐果以后需水量增加,澆水要勤,但要正常,不能過干過濕,這樣容易落果。冬季盆土以稍干為好。
施肥:佛手喜肥,在整個生長期要開花3次坐果3次,故需肥較多,宜薄肥勤施,1周施1次。現(xiàn)蕾后暫停施肥,坐果后可每周施1次。如花蕾不多光長枝葉,須增施磷肥;如開花但結(jié)不住果,應增施氮鉀肥;如葉片發(fā)黃,則施以礬肥水。
為促使來年花繁果多,宜在11月下旬和3月中旬施2次足肥。
修剪:宜在初春2~3月進行,疏去過密枝、交叉枝、重疊枝、纖弱枝和病蟲枝等。佛手一年能多次萌發(fā)新梢,多次開花和坐果,春梢和夏梢都應及時剪除,秋梢宜保留;春花和秋花不易坐果,且果小質(zhì)差,應多疏花,保留養(yǎng)分;夏花坐果好,應保住子房大而發(fā)綠的花朵,此花易結(jié)成果實。還應在佛手果長到似葡萄大時,疏去一些果實,使留下的果實營養(yǎng)充足,形態(tài)美觀,增加觀賞效果。
翻盆:每隔1~2年翻1次盆,時間宜在早春2~3月,秋后亦可。剪去過長的主根,板結(jié)的舊土除去13~12,壅以B B疏松肥沃的培養(yǎng)土,并在盆底放足基肥如雞、鴨糞、骨粉或餅肥屑等,以促使花繁果盛,生長良好。
病蟲害防治:佛手主要有介殼蟲、紅蜘蛛等蟲害。可用25%的亞胺硫磷乳劑800~1000倍液噴灑防治介殼蟲,如蟲害少也可用牙刷浸肥皂水刷除。
紅蜘蛛可用40%的三氯殺螨
醇乳劑2000倍液噴殺防治。
(六)觀賞
佛手是名貴的觀果珍品,形、色、香、味具佳。成熟的佛手果實,皮黃如橙,內(nèi)白似玉,色澤艷麗,清香四溢,形狀奇特如手,引人喜愛。清朝詩人李琴夫作《佛手詩》曰:“白業(yè)堂前幾樹黃,摘來猶似帶星霜,自從散得無花后,空手歸來總是香。”
潔雪白,嬌小玲瓏,清香襲人;秋冬果熟,垂掛枝梢,形如彈丸,別饒雅趣。
“碧琉璃葉黃金丸”
,金桔以其燦燦金果寓示吉祥如意,是清供案頭和室內(nèi)部置的佳品,深得人們的喜愛。
注意事項
病蟲害防治:佛手主要有介殼蟲、紅蜘蛛等蟲害。可用25%的亞胺硫磷乳劑800~1000倍液噴灑防治介殼蟲,如蟲害少也可用牙刷浸肥皂水刷除。
紅蜘蛛可用40%的三氯殺螨
醇乳劑2000倍液噴殺防治。
佛手柑(C. m. var. sarcodactylis),或稱佛手,為枸櫞的變種,果實在成熟時各心皮分離,形成細長彎曲的果瓣,狀如手指,故名佛手。通常用作中藥,或因其果形奇特,而作為觀賞植物。近年來,佛手柑被大量制作成涼果食用及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