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飾金表都不是純金制作的,一般都是采用金、銀、銅、鋅合金制成,或采用機械、電解等方法,將金合金覆蓋于表殼外層。因為純金質地軟、硬度低,不耐磨,不適宜用來作表殼。金合金的硬度比純金大得多,故用它來制作表殼或鍍覆表殼非常堅固,且降低成本。
1.K金殼表。“K”是德“Karat”的第一個字母,是用來表示黃金純度的單位。K數越大,含金量越高。純金為24K,常見K金殼表有9K、10K、12K、14K和18K等5種。進口K金殼表的含金標志,一般刷在表后蓋的里面;也有用女人頭(表示18K)、鳥類(表示14K)、樹木(表示10K)作為標志的。
2.鍍金表。它是在銅質殼框的表面,用化學方法鍍覆一層金合金,其厚度以微米(符號μ)作為什量單位1微米等于1/1000毫米。國際標準化組織對鍍金表的標寫規定是:以英文字母“C”表示K數;“P”表示厚度。如“C18P20”即為純度為18K,厚度為20μ的鍍金表。
3.包金表。其表殼為銅質,外包一層金合金,經機械滾軋成為整體。此外,還有一種鋼背包金表,這類表的后蓋是不銹鋼的,僅對框殼予以包金。包金表只標厚度,不標純度。國際標準化組織對包金的標寫規定是以英文字母“L”表示厚度。如“L40”即為金箔厚40μ,一般厚度有20μ、40μ、60μ、80μ等4種。
4.金圈表。一般為全鋼手表,僅在上殼沿表玻璃外側鑲有一圈K金皮,它可與表殼分離。K金純度有7K、9K、10K、14K等,厚度一般不足0.5毫米。
5.金圈耳殼表。它是將單獨制成的K金片,永久性地蓋套粘結在手表的4只腳上端,其它與金圈表相同。國際標準化組織對貼金的標寫規定是:以字母“C”表示厚度,一般不標純度。如“C250”即為貼金厚度250微米。目前,貼金厚度有200微米、250微米、300微米等3種。當前市場上還常出現一種鍍黃表,它是一般不含黃金成分的金黃色表殼的泛稱,它鍍的是鈦。
1.假18K金比重遠低于真金,用手掂明顯缺乏重量感;
2.肉眼看假18K金工藝,結構略顯粗糙,光澤不亮,接扣較大,細看可見似要脫落的金皮,舊貨可見有退色痕跡,真18K金工藝精致光澤閃亮;
3.看商品標簽鋼印,真18K金商品刻有鋼印為G18K、18K或750,標簽品名為18K金或18K白金;假18K金鋼印為18KGP或18KGF等,標簽品名為合金或18K鑄金等;
4.從購買地看,真18K金為真金,必須是經人民銀行批準的黃金銷售單位才能銷售;
5.看售后服務,假18K金是無法維修焊接的,一旦退色斷裂即可扔掉;而真18K金可維修清洗拋光,如不慎斷裂也可修復,可加工其他款式,甚至不要了還能當金料典賣.
黃金鑒定說實話不是普通老百姓能整明白的,目前在市場上買金首飾甚至金條金磚都是看店家的牌子和信譽,人家倒也有行業規范來約束,理論上會有質檢部門抽查檢驗并發布相關信息,但是實際上誰知道呢?往往不都是蛇鼠一窩嗎。反正只能在正規大品牌的金店買金首飾,最起碼它含有黃金,18K黃金的鑒別最好比對24K金,很明顯的24K金燦爛奪目,而18K金堅硬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