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除大樹地栽以外,通常進行盆栽,培養盆景,更可養成蒼老梅樁。梅花有一個特點,愈是枝干枯老,愈顯出蒼勁奇觀。盆栽梅花的養護方法,不同于其它的盆栽植物,應按照它的特點進行栽培管理。開花后,立即進行修剪整形,將開過花的枝條,留下2至3個芽,其余的除去,并將剪后的梅樁放在日光下曬5至7天,特別注意曝曬根部,曬后上盆,上盆時報土坨部分在稀人糞尿中蘸一下再栽。盆土的配制,以三分之一的谷糠灰與三分之二的河泥相混合,加入人糞尿拌勻,置陽光下曝曬后,過篩待用。盆底墊瓦片、石塊,以利排水,然后裝進較粗粒的土壤,再種下梅樁,埋土壓實根部。上盆時,不宜澆水;3至4天后,澆水一次;7至10天后,每天澆水一次;成活后,在5至8月每天澆水1至2次。土壤不宜過濕,切忌潰水。梅花喜肥沃,在枝葉生長期,以施氮肥為好。8至9月,宜施完全肥料,10月以后,多施磷肥,每隔半月集中施入根部,以利開花。
盆土的配制,以三分之一的谷糠灰與三分之二的河泥相混合,加入人糞尿拌勻,置陽光下曝曬后,過篩待用。盆底墊瓦片、石塊,以利排水,然后裝進較粗粒的土壤,再種下梅樁,埋土壓實根部。
上盆時,不宜澆水;3至4天后,澆水一次;7至10天后,每天澆水一次;成活后,在5至8月每天澆水1至2次。土壤不宜過濕,切忌潰水。
梅花喜肥沃,在枝葉生長期,以施氮肥為好。8至9月,宜施完全肥料,10月以后,多施磷肥,每隔半月集中施入根部,以利開花。
盆栽梅花有紅梅、綠梅、白梅、龍梅、美人梅等品種,就盆栽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一、梅花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的中性土壤都能生長,但盆栽梅花因盆土有限,要選用疏松肥沃的營養土。營養土配制以食用渣4份,堆積雜肥土4份,煤灰土2份混合均勻做培養基,在花后每年換土一次,待換盆后先放在陰涼處一星期,然后轉入正常養護。 二、梅花對水分敏感如果盆土長期過濕,容易引起爛根。因此,要控制澆水,當新枝條長到20厘米時,要注意控制澆水,控制新梢過分伸長,促進花芽分化。但在夏季每天要澆一次水,秋季視土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冬季要少澆水,使土壤偏干。 三、梅花不喜大肥梅花在萌發枝葉時肥水要足,每月施1至2次有機液肥。當新梢長到5厘米時,要施一次薄肥,以促進枝條生長。在夏末秋初時要施一次腐熟餅肥水,并加重磷、鉀肥,促進花芽形成,待花芽分化后,噴施1至2次磷酸二氫鉀,這樣分層次的科學施肥,對梅花生長有利。 四、梅花修剪整形梅花的修剪整形是一個技術活兒。修剪要從幼苗開始,當幼苗長到20至25厘米時,截去頂端,待萌芽后留3至5枝條作為主枝,當主枝長到10至15厘米時進行摘心,以促進枝條粗壯和花芽形成。花后的修剪,當花凋謝之后從基部留2至3個芽短截,當新枝長到5至6片葉時又進行摘心,只留3至4片葉,促進生長更多花枝。以后每年反復修剪,使枝條充實,花蕾增多。 五、梅花病蟲害防治一定要保持通氣透光。梅花病害主要來自炭疽病和斑枯病,一般發病在4月下旬或5月上旬,采用50%的多菌靈或70%的托布津溶解800至1000倍交換噴施進行防治。每年蚜蟲危害較多,采用500倍溶液的洗衣粉噴殺,效果明顯。但梅花對樂果,敵敵畏等農藥敏感,不要使用。 六、梅花春節開放凡是種梅花的人都想讓她春節期間開放,這就需要掌握好催花技術。 首先要計算好催花日期。在春節前20天左右,將盆栽梅花移入溫室內,并要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養護,室內溫度要控制在10至15度為宜。同時,每天要向花枝和周圍噴灑清水,保持枝條濕潤。在澆水時要適度,如果澆水過多,不利梅花生長,容易引起爛根落蕾,如澆水不足,又會使花蕾干癟。 其次要把握好溫度與開花時間。在春節前一周,若花蕾還小,則將花盆移到15至25度中溫的環境中管理。如果春節未到就提前開花,就把盆花周圍的溫度下降10度左右,而且少見陽光,控制水分。 還有,要適度施肥。為了使梅花開放得鮮艷,香味更濃,就應適度施肥。一般是每7至10天施一次稀薄的有機液肥,同時,每7天向花蕾噴一次磷酸二氫鉀和植物催長素。補充:用土:宜選用排水透氣俱佳的砂質壤土。此種培養土可由泥炭、細砂、園土按照1:1的比例配制而成,如有可能,往里面放入少量腐葉土則更好。加腐葉土之目的在于提高培養上的貯肥能力,使培養土呈微酸性反應。 選盆:梅俊盆雅,能夠相互襯托,增添觀賞價值。但是,最好把梅花種在普通的瓦盆中,待植株開花時,再給它套上外形雅致的花盆。因為瓦盆有利于梅花根系生長,而古香古色的瓷盆或紫砂盆略遜之。 澆水:冬春兩季,梅花需水不多,除了在花期里使盆土略潮之外,其他階段均直使盆土保持微潮偏干的狀態。夏秋兩季,是梅花需水最多的階段,應該見干澆水。但在6月至7月時,花芽開始分化,此間要對梅花“控水”幾次,即減少澆水令梅花葉片微卷再行澆水,這樣梅花才能更好開花。 施肥:梅花喜肥,然而供肥要適時適量,從春末至夏初可以間隔10天左右追施稀薄液體肥料一次。冬末至春初,當梅花花蕾開始明顯生長至透色前,應該每隔5天追施稀薄液體肥料一次,以使梅花的花朵開得色艷味香。 光照:擺放地點陽光充沛,梅花生長健壯,著花較多,反之則植株生長緩慢、花芽分化較少。因此,保證盆栽梅花每天接受4至6小時的日光照射是十分必要的。在梅花的花期里,特別是其花芽開始膨大后,每天接受數小時的日光直射有利于開花,當梅花的花朵開放后,則要把它擺放在無日光直射的明亮之處,否則花朵會很快謝掉的。 修剪:要想使梅花有優美的樹形、強壯的生長勢,每年的修剪必不可少。梅花在生長旺盛季節要對枝條進行摘心,只令其長到20——30厘米的高度。同時,還要隨時剪去砧木上所發出的萌芽并及時剪去病弱枝、內膛枝、此外,還要隨時摘除砧木上所長出的萌蘗。當梅花開花后亦要加以修剪,每根枝條僅留基部3至5芽。春季枝條發芽時還要進行疏芽,好使養分合理分配,這樣梅花才能長得更加美觀、茁壯。
梅花的繁殖,常以種子播種培育實生苗,然后進行嫁接;還可采用扦插、壓條等方法。扦插繁殖在春季進行,剪取兩年生健壯枝條作插穗,扦插在砂質土壤中,保持插壤濕潤,其成活率可達90%以上。壓條繁殖在春季選取靠近地面的枝條,環割表皮后埋入土中,保持土壤濕潤,待環割部分生根后,剪離母株定植。也可以在空中壓條進行繁殖。盆土的配制,以三分之一的谷糠灰與三分之二的河泥相混合,加入人糞尿拌勻,置陽光下曝曬后,過篩待用。盆底墊瓦片、石塊,以利排水,然后裝進較粗粒的土壤,再種下梅樁,埋土壓實根部。
上盆時,不宜澆水;3至4天后,澆水一次;7至10天后,每天澆水一次;成活后,在5至8月每天澆水1至2次。土壤不宜過濕,切忌潰水。
梅花喜肥沃,在枝葉生長期,以施氮肥為好。8至9月,宜施完全肥料,10月以后,多施磷肥,每隔半月集中施入根部,以利開花。
梅喜溫暖氣候,耐寒性不強,較耐干旱,不耐澇,壽命長,可達千年;花期對氣候變化特別敏感,梅喜空氣濕度較大,但花期忌暴雨。梅花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的中性土壤都能生長,但盆栽梅花因盆土有限,要選用疏松肥沃的營養土。營養土配制以食用渣4份,堆積雜肥土4份,煤灰土2份混合均勻做培養基,在花后每年換土一次,待換盆后先放在陰涼處一星期,然后轉入正常養護
放置場所:梅花宜放置于陽光充足,空氣流通的場所。梅花雖較耐寒,能傲霜凌雪開花,但仍性喜溫暖,適生于南方氣候,如在北方寒冷地區培養,冬季宜置于室內越冬。
澆水:平時要保持盆土濕潤,注意不干不澆,防止盆中積水。從5月中、下旬起至6月上、中旬,即花芽萌發至形成期間,須進行"扣水"處理,即讓盆土干到老葉微卷,新梢萎縮時再澆水,如此反復數次,將新枝生長點破壞,使新梢停止伸長,以增加花芽的發生,而后再逐漸恢復正常澆水。
施肥:應注意施肥季節,一般在翻盆時可在盆底放置骨粉、豆餅等作基肥,5月中、下旬花芽形成前施1~2次餅肥水作追肥,8月上旬再施1~2次,入秋再施一次追肥即可。
修剪:要使梅花盆景既古樸蒼勁,又長勢健壯,開花繁多,修剪極為重要。因為梅的花芽是在當年生新枝上形成的,故每年開花后應隨即將老的花枝截短,僅留2~3個芽,并注意使芽向外側生長,才能使翌年花繁色艷,梅花的修剪可分為下列幾種:
1.疏枝:即將各種影響樹形美觀的交叉枝、平行枝、重疊枝、對生枝、徒長枝以及過密、瘦弱的枝條疏剪去。做到"老枝不動,留強去弱"的疏枝原則。
2.短截:即在疏枝的基礎上,將花后一年生枝條截掉上部。截短的程度要根據造型需要及生長勢來定,長勢好的可少截一些,長勢差的則可多截一些。根據造型的需要,有時可適當留下少數長枝。短截時還要依據枝條的方向、角度,選擇芽口的方向,以達到疏密有致。
3.摘芽:即在4月前后當年生葉芽長到3厘米左右時,根據芽的部位、疏密及樹木造型的需要,摘去一部分不需要的芽。對于老干上的芽則隨發隨摘。
4.摘心:即在6月下旬新梢長到一定長度時,將頂芽摘去,以控制枝條的生長,一般長度宜在15~30厘米。對于萌發力較差的梅花,可提前進行摘心,促其重新發芽。梅花的樹齡過大時,往往樹勢變弱。為使衰退的梅樹"返老還童",可采取下列措施:
①逐年分批地剪去主干上的側枝,或者將側枝逐年進行短截,直至從基部去除,以達到更新的目的。
②更新粗枝,須注意傷口的保護,以防止病蟲害的侵入。
③將梅盆下地培養,最好選擇通風透光、土壤肥沃疏松之地,并同時對枝條進行疏剪。翻盆:梅花盆景宜隔1~2年翻一次盆,時間以3月開花后為好,冬季11~12月亦可。翻盆時去掉舊土1B3~1B2,剪去枯根,修短過長的老根,換以富含腐殖質的腐葉土或凍松的塘泥土,摻拌礱糠灰及沙土。
病蟲害防治:梅花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白粉病、縮葉病、煙煤病等。蟲害主要有梅毛蟲、蚜蟲、天牛、軍配蟲、刺蛾等。病害可用0.5%波爾多液噴灑防治;蟲害可用80%敵敵畏1500倍液噴灑防治。梅干如發現天牛幼蟲蛀入樹干,可用敵敵畏1份加輕柴油0.5份,以棉團蘸塞蟲孔,再以濕泥封口。用藥物防治蟲害時,應避免使用樂果,否則會造成落葉,甚至導致死亡。
您好,很高興為您回答這個問題, 梅花是我國傳統名花中最長壽的木本花卉,國內至今存留不少古梅,梅花的品種繁多,有紫梅、紅梅、白梅、江梅、重葉梅、盆栽梅和高大的梅樹等二百多種。
梅花的繁殖,常以種子播種培育實生苗,然后進行嫁接;還可采用扦插、壓條等方法。扦插繁殖在春季進行,剪取兩年生健壯枝條作插穗,扦插在砂質土壤中,保持插壤濕潤,其成活率可達90%以上。壓條繁殖在春季選取靠近地面的枝條,環割表皮后埋入土中,保持土壤濕潤,待環割部分生根后,剪離母株定植。也可以在空中壓條進行繁殖。
梅花除大樹地栽以外,通常進行盆栽,培養盆景,更可養成蒼老梅樁。梅花有一個特點,愈是枝干枯老,愈顯出蒼勁奇觀。盆栽梅花的養護方法,不同于其它的盆栽植物,應按照它的特點進行栽培管理。開花后,立即進行修剪整形,將開過花的枝條,留下2至3個芽,其余的除去,并將剪后的梅樁放在日光下曬5至7天,特別注意曝曬根部,曬后上盆,上盆時報土坨部分在稀人糞尿中蘸一下再栽。
梅花是我國傳統名花中最長壽的木本花卉,國內至今存留不少古梅,梅花的品種繁多,有紫梅、紅梅、白梅、江梅、重葉梅、盆栽梅和高大的梅樹等二百多種。
梅花的繁殖,常以種子播種培育實生苗,然后進行嫁接;還可采用扦插、壓條等方法。扦插繁殖在春季進行,剪取兩年生健壯枝條作插穗,扦插在砂質土壤中,保持插壤濕潤,其成活率可達90%以上。壓條繁殖在春季選取靠近地面的枝條,環割表皮后埋入土中,保持土壤濕潤,待環割部分生根后,剪離母株定植。也可以在空中壓條進行繁殖。
梅花除大樹地栽以外,通常進行盆栽,培養盆景,更可養成蒼老梅樁。梅花有一個特點,愈是枝干枯老,愈顯出蒼勁奇觀。盆栽梅花的養護方法,不同于其它的盆栽植物,應按照它的特點進行栽培管理。開花后,立即進行修剪整形,將開過花的枝條,留下2至3個芽,其余的除去,并將剪后的梅樁放在日光下曬5至7天,特別注意曝曬根部,曬后上盆,上盆時報土坨部分在稀人糞尿中蘸一下再栽。
盆土的配制,以三分之一的谷糠灰與三分之二的河泥相混合,加入人糞尿拌勻,置陽光下曝曬后,過篩待用。盆底墊瓦片、石塊,以利排水,然后裝進較粗粒的土壤,再種下梅樁,埋土壓實根部。
上盆時,不宜澆水;3至4天后,澆水一次;7至10天后,每天澆水一次;成活后,在5至8月每天澆水1至2次。土壤不宜過濕,切忌潰水。
梅花喜肥沃,在枝葉生長期,以施氮肥為好。8至9月,宜施完全肥料,10月以后,多施磷肥,每隔半月集中施入根部,以利開花。
梅花通常以梅樁作景,嫁接各種姿態的梅花。保持一定的溫度,春節可見梅花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