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南四大堪輿祖師
風水形派四大祖師:楊(救貧)、曾(文辿)、賴(布衣)、廖(金精)。
贛南四大堪輿祖師
風水形派四大祖師:楊(救貧)、曾(文辿)、賴(布衣)、廖(金精)。
四大堪輿祖師 - 楊筠松
名益,字叔茂,號筠松,后人也稱為“楊救貧”。竇州人。生于唐文宗太和八年(公元834年),死于唐光化三年(公元900年)。楊筠松為唐僖宗朝國師,官至金紫光祿大夫,掌靈臺地理事,為唐朝著名地理風水學家。名益,別號亦玄,世稱‘救貧先生’。楊公仙師祖籍山東竇州府,父名淑賢,剩三子,長曰筠翌,次曰筠殯,三曰筠松。楊公仙師名筠松,字益,號救貧,生于大唐中和甲寅三月初八戌時。幼習詩書,一覽無遺,十七歲登科及第,官拜金紫光祿大夫之職,掌管瓊林御庫。至四十五歲,因黃巢之亂,志欲歸隱山林,偶遇九天玄女,授以天文地理之術。因為其用地理風水術行于世,是貧者致富,所以世人稱其為“救貧”先生,后人由此也稱其為“楊救貧”。傳說楊筠松一生致力于風水之術,扶危濟困,晚年卻不幸為政客所害。在他所處的時代,唐帝國已經衰微,諸侯稱霸。統轄虔州(今江西贛州)的諸侯是盧光稠,他早有獨霸天下的野心,于是自立為王,號稱盧王。盧光稠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便請楊筠松為其卜天子地,卜得后,將其母改葬。在答謝楊筠松的宴席上,盧光稠問楊救貧還有天子地否?楊筠松答道:一席十八面,面面出天子。盧光稠不愿別人也得到天子地,與他爭奪天下,于是在酒里下毒。楊筠松察覺后,立刻帶著徒弟回家,可惜船到雩都藥口壩,便毒性發作,楊筠松問弟子曾文辿此處何地,曾文辿說是藥口,楊筠松嘆道:藥到口死矣!仇不可不報也。臨死之前告訴曾文辿游說盧光稠在贛州磨車灣安裝水碓,十字路口開鑿一口水井,則世世代代為天子矣。曾文辿不解,詢問其中的奧妙。楊筠松解釋道,磨車灣安碓,單打盧王背,十字路口開井,盧王自縊頸。在不同的位置上安碓鑿井,在風水上破了贛州的“天子氣”,制煞了盧光稠。后來盧光稠果真背長癰疽,疼痛難忍,自縊身亡。盧光稠(840—911),諱定國,字茂唏,一字茂熙,出生于虔州(今贛州)虔化縣清音里(今寧都縣麻田)盧氏望族,漢代涿州著名大儒北中郎將盧植的裔孫,是唐朝末年贛南農民起義的領袖,世稱盧王。他在唐僖宗光啟元年(885年)擁兵起義,并很快占據虔州,自任刺史,從此開始了他在虔州26年的統治生涯,成為贛州歷史上統治時間最長的一個首領。同時也是歷史上一名治理開發贛南成績卓著的功臣,也是贛南客家民系的早期杰出英雄人物。楊筠松國師風水對聯:自然山水好風水 天地乾坤良云天;橫批:風生水起 ,據楊筠松國師記載,大門張貼此對聯風水好。
贛南四大堪輿祖師
風水形派四大祖師:楊(救貧)、曾(文辿)、賴(布衣)、廖(金精)。
作為贛南區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贛南堪輿文化有著深厚的歷史
淵源和文化底蘊。一千多年來,贛南堪輿文化在吸收北方堪輿傳統精華的基礎上,再結合自
身的自然條件和人文背景,形成了富有自身特色的堪輿理念和文化資源。唐朝末年,風水大
師楊筠松(俗稱楊救貧)南遷,把此前盛行于長安的風水文化秘笈帶到贛南興國,使原來長期
禁錮于皇宮密室的堪輿學廣傳贛南民間。楊筠松在定居興國三僚村期間,為當地一帶的百姓
堪定陰陽宅址,排憂解難。他在遍閱贛南的名山大川的同時,著書立作,廣收弟子,成就了
中國風水的贛派風水。贛派風水繼承了楊救貧重形勢、重龍脈的理論精髓,被稱為“形勢派”,
也叫江西派。經過一千多年的風水浸淫,贛南客家地區的風水信仰達到了極盛,崇信風水已
成為當地人的一種文化傳統和客家民間信仰的重要組成部分。
四大祖師:楊(救貧)、曾(文辿)、賴(布衣)、廖(金精)。
楊筠松
名益,字叔茂,號筠松,后人也稱為“楊救貧”。竇州人。
曾文辿
曾文辿是楊筠松弟子,曾文辿(公元854—916年),字縫輿,號逸真,江西于都葛垇小溷村人,
賴布衣
原名賴風岡,字文俊,自號布衣子,故也稱賴布衣,又號稱“先知山人”,江西省定南縣鳳山岡人。
廖金精
廖金精名瑀,字伯玉,相傳其曾入山學道,長居虔化縣(今寧都)翠薇峰金精洞,自號“金精山人”,故后世稱其為廖金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