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測量地板的含水率 國家標準規定木地板的含水率為8%~13%,事實上我國地域遼闊,不同地區含水率要求均不同。一般木地板的經銷商應有含水率測定儀,如無則說明對含水率這項技術指標不重視。購買時先測展廳中選定的木地板含水率,然后再測未開包裝的同材種、同規格的木地板的含水率,如果相差在+2%,可認為合格。
??二、觀測木地板的精度 一般木地板開箱后可取出10塊左右徒手拼裝,觀察企口咬合,拼裝間隙,相鄰板間高度差,若嚴格合縫,手感無明顯高度差即可。
??三、檢查基材的缺陷 先查是否同一樹種,是否混種,地板是否有死節、活節、開裂、腐朽、菌變等缺陷。至于地板的色差,由于木地板是天然木制品,客觀上存在色差和花紋不均勻的現象,這是無法避免的。而且鋪設實木地板感受回歸大自然的感覺,正在于它自然的花色、花紋,如若過分追求地板無色差,是不合理的,只要在鋪裝時稍加調整即可。
??四、挑選板面、漆面質量 選購時關鍵看漆膜光潔度,無氣泡,漏漆以及耐磨度等。
??五、識別木地板材種 目前市場上樹種名稱非常混亂,由于木材的生長環境不同,因此,相同樹種的材質略有差別,原料價格也不一樣,但并非進口的材質就比國產材質好,我國樹種繁多、資源豐富,許多地區的樹種既好,價格也比同類進口的材質低,有的廠家為促進銷售,將木材冠以各式各樣不符合木材學的美名,如:櫻桃木、花梨木、金不換、玉檀香等名稱;更有甚者,以低檔充高檔木材,消費者一定不要為名稱所惑,弄清材質,以免上當。其實,購買木地板時,最好去品牌信譽好、美譽度高的企業購買,除了質量有保證之外,正規企業都對產品有一定的保修期,凡在保修期內發生的翹曲、變形、干裂等問題,廠家負責修換,可免去消費者的后顧之憂。
??六、確定合適的長度、寬度 實木地板并非越長越寬越好,建議選擇中短長度地板,不易變形;長度、寬度過大的木地板相對容易變形。
??選擇木地板時需注意以下幾點:
??耐磨轉數 這是衡量復合地板質量的一項重要指標。客觀來講,耐磨轉數越高,地板使用的時間應該越長,但耐磨值的高低并不是衡量地板使用年限的惟一標準。一般情況下,復合地板的耐磨轉數達到1萬轉為優等品,不足1萬轉的產品,在使用1~3年后就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磨損現象。
??吸水后膨率 此項指標在3%以內可視為合格,否則,地板在遇到潮濕,或在濕度相對較高、周邊密封不嚴的情況下,就會出現變形現象,影響正常使用。
??甲醛含量 這是一項關系到我們選擇的產品是否對身體有害的關鍵性指標,但卻很容易被消費者所忽略。按照歐洲標準,每100克地板的甲醛含量不得超過9毫克,如果超過9毫克屬不合格產品。
??地板厚度 目前市場上地板的厚度一般在6~12毫米,選擇時應以厚度厚些為好。厚度越厚,使用壽命也就相對越長,但同時要考慮家庭的實際需要。
??拼裝效果 可拿兩塊地板的樣板拼裝一下,看拼裝后是否整齊、嚴密。
??地板重量 地板重量主要取決于其基材的密度。基材決定著地板的穩定性,以及抗沖擊性等諸項指標,因此基材越好,密度越高,地板也就越重。
??正規證書和檢驗報告 消費者在選擇地板時,一定要弄清商家有無相關證書和質量檢驗報告。相關證書一般包括地板原產地證書、歐洲復合地板協會(EPLF)證書、ISO9001國際質量認證證書、ISO14001國際環保認證證書,以及其他一些相關質量證書。
??環保性能 消費者普遍關心的問題就是地板的環保性能。選擇地板時首先考慮的應是產品的環保性,其次才是產品的其他性能,以及價格。可以通過驗看有無相關的綠色環保證書來確認地板是否為環保產品。
??售后服務 強化復合地板一般需要專業安裝人員使用專門工具進行安裝,因此消費者一定要問清商家是否有專業安裝隊伍,以及能否提供正規保修證明書和保修卡。
1.色差。同一品名的磚與磚之間有沒有顏色深淺的差別很重要..
2.大小頭,同一塊磚堆邊長度不一致為大小頭..
3.大小片,同一品種的磚與磚相應的邊長度不一致,為大小片..
4.變形,如邊不直,曲翹等..
5.表面質量有缺陷,如釉面不平、針眼、落渣、掉角等..
希望能幫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