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技術與環境方面的風險。
①地質地基條件。一般工程發包人提供一定的地基條件,往往這些條件與實際情況出入很大,施工時會引起超挖、超填,處理特殊地質情況如流沙,或遇到其他障礙物和文物都會增加工作量和拖長工期。
②水文氣象條件。主要表現在異常天氣出現,如風暴、特大暴雨、洪水、泥石流、坍方等不可抗力的自然現象,都會造成工期拖延和損失。
③施工準備。由于工程發包人提供的施工現場有隱患或通水通電和交通等準備不足,帶來承包人不能做好施工前準備工作,給工程開工后造成后遺癥。
④設計變更或圖紙供應不及時。設計變更會影響承包人的施工安排,從而帶來一系列問題。設計圖紙供應不及時,會導致施工進度延誤,造成承包人窩工。
2、經濟方面的風險。
①招標文件。招標文件是投標的主要依據,特別是投標者須知、設計圖紙、工程質量要求、合同條款以及工程量清單都潛在著經濟風險,必須仔細分析研究。
②要素市場價格、材料設備供應。要素市場包括勞動力市場、材料市場、設備市場,這些市場價格變化直接影響著工程承包價格。材料設備供應風險主要表現發包人供應的材料或設備質量不合格,或供應不及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