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偽常用的基本方法 首先是掌握各時代各類器物的基本特征,將所需鑒別的器物與標準器物對照、比較。其次,瓷器辨偽最根本的是從瓷器本身著手。因為,瓷器本身是由胎釉、造型、紋飾及款識和燒制工藝所組成,各時代有各自的特點。另外可以從瓷器所反映的外部特點入手,如瓷器所反映的各時代的文化特征(可以從器形、紋飾上體現出來),瓷器的用途(用作日常生活用器,各地域的不同使用情況)等來辨偽。 我們知道,仿瓷(或曰瓷器作偽)之難,第一是胎質。因為各時代、各窯口燒制瓷器的胎土是各不相同的,且“瓷質之貴,在于瓷泥”,不僅是瓷土的成份不同,其煉泥之法也不同,因此,燒制成器所表現出來的胎骨也是各具特征的。如龍泉窯器與哥窯器均為原處州(今龍泉縣境內)的窯口,使用的基本是同一地區的胎土,兩窯胎質均白,微帶灰色。但龍泉窯淘煉最純,哥窯則別有紫泥、黑泥兩種。由此,就可分別出龍泉窯器與哥窯器。仿制、偽作之器的胎土則區別更大,由于時過境遷,很難找到相同的瓷土,這就是辨偽需掌握的第一要點。第二是造型品名。因為歷代所制之器,造型品名不盡一致,有的稱盤,有的稱盆,甚而有稱為洗的,加之尺寸規格沒有一個統一的定制。歷代仿制作偽之器,一是照藍本模仿,雖形制正了,但盡寸規格又不能完全一致,此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仿制作偽之器是根據文獻或歷代相傳而作,故更差矣,而有些“創造性”的作偽則更無衡量的標準。第三是釉藥。歷代瓷制品的釉藥多為憑經驗所得而無文字的記錄,除清唐英首先研究記錄制瓷的方法和釉藥的配方,在他之前幾乎無人做此工作,因些仿制、作偽的器物由于釉藥的配方,各種釉料的比例不同,加之燒造技術,包括窯溫、氣氛的掌握不一致,燒制出來的釉色很難與原器相同,另外,瓷器的紋飾(包括筆法、題材、表現手法)、款識、青花料、彩料等要仿制得如同真品一樣,確實很難。 辨偽瓷器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1)分類法:即將各時代的同類器(包括相同器形、相同紋飾題材)理成發展序列,找出它們的共同點,再找出其不同點,來摸索它們的發展規律和各時期的特征。 (2)比較法:主要是利用考古發掘出來的、有地層年代的器物作為標準器物,將所需鑒定、辨偽的器物與之比較,從而得出鑒別的結論。 (3)鑒別法:即利用同時代的同類器或不同類器上的時代特征來對照、比較所需鑒別的器物,從而得出綜合鑒別的比較合理的結論。 總之,鑒定、辨偽中國古代瓷器,用以上三種方法,再從胎質、造型、釉料、紋飾、燒制工藝、款識、青花料等幾個方面著眼,在掌握了出土的或傳世的標準器物的前提下是一定能鑒定出好壞,辨別出真偽的。
一、一般老瓷器的釉面溫潤如玉,沒有耀眼的浮光。
二、傳世老瓷器在釉面上應有不同程度的使用痕跡,分布狀況自然有序。
三、出土的老瓷一般應有土腥味存在。隨著時間流逝,土腥味逐漸變少。
四、出土的老瓷,有的有土銹斑痕入釉的現象。
五、出土的老瓷,如有開片紋、土斑銹應侵入釉中的開片中,呈暈散狀存在。
六、一般老瓷的胎質細膩堅硬。
七、一般老瓷的胎骨重量、手感適中。
八、一般老瓷的胎壁厚薄適中。
九、一般老瓷的紋飾流暢自然。
十、一般老瓷在器物造型上,以實用為準則,無臆造現象。
十一、老瓷的釉面彩料屬低溫鉛釉料,日久可見銀光色。
十二、老瓷的青花色調,埋入釉下,沒有漂浮的感覺。
汝瓷氣泡的特點是“寥若晨星”。元青花氣泡的特點是在密布的霧狀小氣泡層中散落著大氣泡,絕無中等氣泡過渡。永樂瓷的氣泡特點是大、中、小氣泡混雜,布局疏朗,但較宣德氣泡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