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紫荊以播種、扦插、分株、壓條均易成活。栽培容易。主要病害有紫荊角斑病、紫荊枯萎病和紫荊葉枯病。蟲害主要有大蓑蛾、褐邊綠刺蛾和蚜蟲。
(1)種子繁殖 種子充分成熟后,帶莢果一起采收下來,去果殼藏至第二年春3月下旬-4月上旬,開始播種。播前種子處理,用60℃水浸泡種子2天,溫度在13-18℃溫度很快發(fā)芽。另一種方法是種子采后層積處理,80天后再播種,也可以不處理就播種。播后一個月出苗。一般在9-10月間分株栽植。
移栽:紫荊苗木移栽要帶土,因根較韌,不易挖掘,用鋒利鐵鍬切斷根部,土團不能散開,提高成活率。栽后第二年能開花,第三年自根蘗萌發(fā),第四年又可分株繁殖。
(2)壓條繁殖 一年四季均可進行,而以3-4月為最宜。壓條后第二年才能生根,此法采用多。
3.田間管理 在栽植時,澆水一次,以后除天氣干旱地澆一些水外,平時不需澆灌,在較寒冷的地方,一年生小苗越冬需要覆防寒土,如果春節(jié)觀花,在頭一年11月移栽盆中,置于溫室中催花。開花后,再選擇肥沃的土壤在露地栽植培養(yǎng),并加施肥料。紫荊定植后視整形需要進行修剪,每年更新部分老枝。在花后將枝條輕度修剪,調整樹形。秋季控制水分,入冬前澆一次凍水并在根部覆蓋防寒。
1、靠水來傳播。生長在水邊的植物,通常會藉著水力來傳播種子。椰子:靠水來傳播,椰子成熟以后,椰果落到海里便隨海水漂到遠方。睡蓮:睡蓮的果實成熟后沉入水底。果皮腐爛后,包有海綿狀外種皮的種子就會浮起來,漂到其它地方。2、靠小鳥或其他動物來傳播。櫻桃、野葡萄、野山參、鬼針草、雀榕、車前草:靠小鳥或其他動物把種子吃進肚子,由于消化不掉,便隨糞便排出來傳播到四面八方;或果實黏在衣服或褲子上,或藉由黏附在其他動物的身上,被帶到其他地方。松子:是靠松鼠儲存過冬糧食時帶走的。3、靠風來傳播。有些種子或果實會長毛,風一吹就會飄到較遠的地方例如蒲公英、黑板樹、昭和草、紅皮柳等是靠柳絮的飛揚把種子傳播到遠處去的。4、利用彈力來傳播。若成熟的果實輕輕一碰,果實就會裂開,借著果皮反卷的彈力將種子彈出,這是機械傳播種子的方法。例如非洲鳳仙、羊蹄甲、洋紫荊等。還有許多的豆類植物都是利用彈力來傳播種子的
洋紫荊可采用扦插、播種、壓條、嫁接等方法進行繁殖,通常采用播種繁殖。對于不易結果的紅花洋紫荊,采用扦插繁殖,扦插在夏、秋季均可進行。播種繁殖:種子需隨采隨播,覆土宜薄,以不見種子為度,蓋深了不易出土。播后澆水要透,以后經常保持濕潤,不能積水。苗長高至20厘米左右時,需進行移栽。待植株長到2~3米時,便可出圃定植,定植2~3年后就能開花。
可扦插在夏季的生長季節(jié)進行,剪去當年生的嫩枝做插穗,插于沙土中也可成活,但生產中不常用。
可嫁接可用長勢強健的普通紫荊、巨紫荊做砧木,但由于巨紫荊的耐寒性不強,故北方地區(qū)不宜使用。以加拿大紅葉紫荊等優(yōu)良品種的芽或枝做接穗,接穗要求品種純正、長勢旺盛,選擇無病蟲害或少病蟲害的植株向陽面外圍的充實枝條,接穗采集后剪除葉片,及時嫁接。可在4至5月和8至9月用枝接的方法,7月用芽接的方法進行。如果天氣干旱,嫁接前1至2天應灌一次透水,以提高嫁接成活率。在洋紫荊嫁接后3周左右應檢查接穗是否成活,若不成活應及時進行補接。嫁接成活的植株要及時抹去砧木上萌發(fā)的枝芽,以免與接穗爭奪養(yǎng)分,影響其正常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