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基處理
作為施工單位可先挖探孔,取得現場可靠資料,為設計單位對地基處理提供可行性研究的依據。如果設計單位根據現場資料修改成剛性連接方案,將對施工單位帶來很大方便。特別是對軟土地基采用換填級配砂石將大大縮短施工工期,而且建筑物的沉降穩定很快。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原來地基亦是采用換填砂石辦法處理,則在施工中要根據換填的深度預留一段距離的地基土不挖,再自下而上掏一段換填一段,一般200一層用平板振動器搗實。如果換填深度大,則要設置必要的支護。這樣就可以防止原換填砂石塌落而危及原有房屋的安全。
2、舊房部分拆除
對于拆除有兩種方案:一是先擴后拆,地是先拆后擴。實踐告訴我們,當拆除工作量較少時,在不影響擴建的前提下,可采取后拆法。當拆除工作量較大時,由于拆除時振動較大、噪聲大、灰塵多、建筑垃圾多,宜優先考慮先拆法。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舊房可能出現局部墻體開裂現象,這時就要留設一定的圈梁不拆以保證結構的安全。
3、新舊結構銜接
對于采用設置沉降縫做法時,一般可按圖紙要求及施工規范進行施工即可。對于采用剛性連接做法時,新舊結構的銜接是一個值得研究的技術性問題。
(1)新舊基礎處理
新舊基礎之間必須連成一個整體。辦法是:清除老基礎旁的回填土,新舊基礎交接處要
鑿除老基礎磚砌大放腳,重新搗鋼筋混凝土底板;磚砌體每隔三匹磚鑿一匹磚120 mm深進行丁字搭接,且附加2a6拉接筋。每隔800 mm左右設置一道拉接梁,伸進老墻370 mm,其斷面及配筋同圈梁。老地圈梁要求鑿除混凝土露出必要長度的鋼筋與新圈梁焊接。新老圈梁交接處要設置一道縱圈梁以加強整體剛度。
(2)新舊墻體處理
新舊墻體交接處,往往設計人員也設計成每隔三匹磚丁字搭接一匹磚的做法,但實際上
由于老墻體砌筑質量不一定很好,一鑿就掉一大塊,達不到預計效果。實踐經驗告訴我們:每隔300 mm左右鑿150 mm左右進行接槎(附加3a6)為宜。施工中如因某種原因留有少數縱墻未拆除時,則要鑿進老墻370 mm深,以免形成假連接。如經費許可,新舊墻接槎處可鑿除老墻面500 mm寬的抹灰層,雙面加布1 m寬左右的雙向a4@100鋼絲網,每500 mm左右高用3a8掛牢,再用水泥砂漿抹面。在樓面接槎處,每層應設置一道鋼筋混凝土現澆板帶,起圈梁作用。
4、新舊屋面處理
新舊屋面交接處,無論是采用剛性連接還是采用柔性連接,都必須設置伸縮縫,以防止房屋沉降引起屋面開裂漏雨。我們采用的成功做法是:對于柔性防水屋面,在找平層上做伸縮縫,縫寬25-30mm,再做屋面防水層。如果采用剛性防水屋面,在做鋼絲網細石混凝土前,應先多鑿除半塊板寬的屋面防水層,以消除因拆除屋面時振動所留下的隱患。特別需要強調的是:如果拆除舊屋面板時,個別板塊振壞,則一定要打碎爛板,重新換上好板,但伸縮縫仍需做在新老墻接槎位置。當舊屋面防水亦需翻新時,防水方案自然是柔性防水為佳。其屋面伸縮縫的設置原則為:橫縫每一個單元一道,舊屋面上先用1:2水泥砂漿作假縫,干硬后再用油膏灌縫;當地基處理方法不一致時,則要在交界處補設一道伸縮縫。縱縫除在新老墻交接處設置一道外,還應在舊屋面上加作一道。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