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狀:病魚游動緩慢,不吃食,腹部彭大,體色變黑,特別是頭部顯得更黑,便便細白脫線,有很多體腔液,腸壁沖血,呈紅褐色。腸內沒有食物,只有許多淡黃色的黏液,如不急時治療魚會很快死去,
,
初期:既不嚴重的時候,要先停食,加鹽千分之三到四,升高水溫到32度,一般不要超過34度,保持三天,加大換水量,然后逐漸降溫并少量喂食可以恢復。 中期:也就是病情較為嚴重的時候,同初期的方法,停食一天后,加入藥物治療。痢特靈按照說明量使用,首次加量,連用3天,每天換水五分之一。三天后,降溫,如有白便加大鹽的用量。由于治療疾病時可能換水量會加大,要補充一定的鹽分,維持滲透壓。 后期:病情比較嚴重,魚可能已經有漲肚現象,即“腹水”發生,鹽水的濃度加大到千分之五,用藥同上述治療方法。建議沒有經驗的魚友可以直接放棄,以免造成傳染擴散,魚死的可能性已經很大了。直到拉出白便說明病情有所好轉,可以慢慢進行下一步的治療。藥物的選擇也有不少人使用慶大霉素,大約用量為首次40萬單位/100毫升,之后每天補充10萬單位,堅持換水,加溫不宜過高。
生病了,到藥店買黃連素回來研磨成粉加到水里給它浸泡
黑瑪麗又名黑摩利花鳉科。(Black molly/Mollienesia latipinna)。為鳉形目(鯉齒目),鯉齒亞目,花鳉科,花鳉屬一種由人工培育出的淡水觀賞魚類。
黑瑪麗(Poecilia sphenops var.)又名黑茉莉、黑花鳉、黑姑娘
胎鳉科花鳉屬,產地墨西哥及中美洲。
它們是常見熱帶魚中唯一全身墨黑色的種類,連眼睛也不例外,因此非常容易識別。身體長紡錘形,頭小,吻尖,尾柄側扁,從側面看幾乎同腹背部一樣寬。背鰭位于身體背部中央,比較有特色的是背鰭的鰭條長度大致相等,所以背鰭呈現長方形。雄魚較雌魚小而纖細,臀鰭依然是起交接器作用的棒形。雄魚體長5~6厘米,雌魚體長約7~8厘米。
黑瑪麗其實是由橙色為主的墨西哥瑪麗魚通過品系繁育產生的黑色變種,所以在個別的黑瑪麗中能見到身體泛出淺斑的返祖現象,不能錯以為是稀罕的品種。
時常聽有些養魚的朋友講起這種魚如何不容易養好。這種說法并非毫無根據。它們是最容易發生意外的魚種,特別喜歡跳躍,在打開頂蓋換水的短時間內也會跳出水箱,因為顏色在陰暗處不明顯,不能被及時撿回水族箱而殞命的情況并不少見。與胎鳉科其它種類相比,瑪麗魚類的繁育不算太容易。其實覺得它們難養的原因是我們習慣上把它們當作同劍尾或孔雀生理需求完全相同的魚來對待,致使它們的生理需要不能得到滿足造成的。
跟胎鳉科家族的其它成員相比,瑪麗魚類有2點較特別:一是喜歡硬水,在大多數熱帶魚喜歡的微酸軟水中雖然能成活,但會不安地躁動,一旦換成硬水,跳躍次數明顯減少;二是它們比別的胎鳉魚更愛吃素,一定程度上說明它們比較膽小,不適合與別的快游魚混養。飼養管理時要勤換水,在水中加入少量的食鹽可以使它們的體質更強健。不少人都注意到黑瑪麗喜歡啄食藻類,于是在它們生活的水族箱中密植水草,想法固然可取,但常常忘記大多數水草在黑瑪麗喜歡的微咸硬水中生長不良,而且種草的水族箱換水次數都比較少,致使水中酸度增加,水質變軟,于是種草和養魚成了難以調和的矛盾:草養好了魚卻不喜歡,魚養好了草又長不好。我的經驗是,如果要養好黑瑪麗,在養水藻的同時不一定非要養好水草。(實際上,水草多的水體藻類不一定好。)水族箱可以鋪底砂并加強光照,勤換水,略加鹽。如果要種草,也要挑選耐弱堿性硬水的品種;如果要混養,建議試著跟小型的東非慈鯛類混養。飼料可喂商品顆粒料和燙過的菜葉,少喂活餌。水藻較多時依然要補充少量其它飼料。
黑瑪麗多在水溫較高(28℃)時發情繁育,雄魚激烈追逐雌魚。交尾后的雌魚最好單養等待生產,否則易造成雌魚流產。黑瑪麗每次產仔魚僅12~60條,但個體較大。繁殖周期約4周,仔魚在5月齡達到性成熟。
如果了解黑瑪麗喜歡怎樣的環境條件,它們確實是“怎樣擺弄都不太會死”的種類。它們喜歡被“折騰”:在較大的溫差、變化很大的水質下都能成活,價格也便宜,極其適合在簡單的水族箱中作為初學者的試驗對象。記得多年前有一次冬季停電,等我下班時,水族箱的水溫已降至10℃左右,其中的黑瑪麗還活著。
主要變種有燕尾黑瑪麗,區別特征是該魚尾鰭上下鰭條都延長如燕尾,背鰭略大,體型也稍大些。飼養方法類似黑瑪麗。
黑瑪麗常見病玻 [病原體] 為一種與水型點狀極毛桿菌類似的細菌。一盆清水配制高錳酸鉀,以配制成深色水為準,浸洗時間以魚體忍受度為準。浸洗后將魚放入清水中漂洗,然后用呋喃西林干粉涂抹患病處,幾次治療后松鱗面積逐步縮小,最后能痊愈。也可將病魚浸入濃度為五萬分之一單位的四環素溶液中洗浴1小時;還可用2%的氯化鈉溶液與3%碳酸氫鈉溶液混合洗浴10分鐘;或用氯霉素溶液,或呋喃西林粉加痢特靈溶液,或慶大霉素溶液浸洗,還可用上述藥液的1%稀釋成低劑量潑灑,堅持數日均可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