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石釉中如果氧化亞鐵占到0.8%左右時,就能出現淡綠色,像廉價的窗玻璃和瓶子的綠色都屬于這一類。隨同鐵量的增多,從而顏色也漸濃。如果達到1~3%左右時,就會出現美麗的綠色或青綠色。假使鐵再增多,那時還原將要發生困難,顏色漸呈褐色。達到5%時,就呈糖稀一樣的米黃色。到8%左右,就呈赤褐色乃至暗褐色。由于顏色過濃,如果釉累積到1.5毫米上下那樣厚,看起來就變成純黑色了。至于顏色的濃度,若想使青瓷的顏色變濃,縱然增多其鐵分,卻不一定能得到滿意的結果。就是說,假如過多地增加鐵分,反而會變成褐色。為了達到使青瓷的顏色變濃這個目的,恰像是水深便增其青色一樣,必須厚厚地掛釉,才能使它的青色具有深厚的感覺。如宋代的郊壇窯與龍泉窯的青色釉,大多掛上兩三層而后才有濃厚之感,便是這個道理。根據目前看到的龍泉青瓷標本,一般約在0.5~1毫米之間,最美的“梅子青”釉甚至厚達1.5毫米以上。正因為釉層特別厚,所以上釉技術也復雜很多,越發難能可貴。如果釉中富于長石而且含有多量的硅酸,就會增加釉的藍色而近于青色。若減少其中的硅酸而增加鹽基,便會發黃而呈橄欖綠色。假使再混以鋇(Ba)或鍶(Sr)等近似鈣的元素,用來代替釉中的鈣(石灰),就會使青綠色增加其艷麗的色調。若將不大知道的鋰(Li)元素混入氧化亞鐵的釉中,便可出現美麗的青色。據國外有人分析影青瓷的結果,證明確定是有這種鋰元素存在。但是,最近我國科學工作者曾將影青釉作了光譜分析,發現其中所含的鋰僅為微量,因此認為鋰在影青釉中呈藍色的作用還有待證實。釉中除去鋰以外,即或是混有一點不純物質,也能使釉的光澤或色調稍有變異。例如其中若含有少許的鈦或錳等,就能增加黃色;若含有鋅,就能增加藍色。宋代修內司窯和郊壇窯所在地的附近,正是鋅的產地,因而在這些瓷釉里面可能有鋅的存在。
釉又稱“釉子”,以石英,長石,硼砂,黏土等為原料,磨成粉末,加水調制而成的物質,用來涂在陶瓷半成品的表面,燒制后發出玻璃光澤,并能增加陶瓷的機械強度和絕緣性能。
好像書上說是一種硅酸鹽,陶瓷器上所施的釉一般以石英、長石、粘土為原料,經研磨、加水調制后,涂敷于坯體表面,經一定溫度的焙燒而熔融,溫度下降時,形成陶瓷表面的玻璃質薄層。它使陶瓷器增加機械強度、熱穩定性、介電強度和防止液體、氣體的侵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