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伯洞石又名“仙伯洞石”,屬于山坑石的一個品類。礦區位于壽山村東南面的善伯山,與月尾峰相鄰,與都成坑山隔溪相望,這里樹木較多,景色秀美。善伯洞石的特征是,質地晶瑩脂潤,蠟性較強,半透明或微透明,富有光澤。老性善伯洞石中人金砂點,有的石中有粉白色的色斑,俗稱“花生糕”。善伯洞石的質地微堅而又帶有韌性,所以雕刻鑿坯時比較吃力,修光時下刀石粉的顆粒較大。礦物成分為迪開石。善伯洞礦脈出產善伯洞石、月尾石,與其相鄰的旗降仔山出產善伯旗石。 善伯洞石品種分類: 1)按質地分為:老性善伯、脫蛋善伯、新性善伯、善伯尾等。 2)按色相可分為:紅善伯、李紅善伯、白善伯、黃善伯、紅黃善伯洞石等。
善伯洞石品種分類: 1)按質地分為:老性善伯、脫蛋善伯、新性善伯、善伯尾等。 2)按色相可分為:紅善伯、李紅善伯、白善伯、黃善伯、紅黃善伯洞石等。
您好。脫蛋善伯洞石在開采老性善伯洞石時,發現有些卵狀礦脈,或夾在圍巖中,或散落在礦洞的附近,有洞產與掘性獨石之分。這種卵形善伯石的外表與內層的色澤不同,有“銀裹金”或“金裹銀”等,即外白內紅或外紅內白,還有外綠內紅或黃者。其外層石的透明度較強,往往能透出內層的蛋黃之色,所以石農稱之為脫蛋善伯洞石。這種石材塊度不大,質地十分脂潤細膩,里多有金砂點,偶有“花生糕”。
掘性脫蛋獨石的外表有被砂土侵蝕氧化的痕跡。新性善伯洞石 20世紀80年代后期,善伯洞又陸續出石,塊頭雖較大,但與老性善伯相比,質地與色澤都稍顯遜色,沒有老性善伯的特征金砂地,而且格紋較多,多有白暈點,表面時有小“蛀洞”。為了與老性善伯區別,石農稱之為新性善伯洞石。由于新性善伯質松多格,石民商賈多會用油涂養,石材會好看許多,所以又稱油性善伯洞石。
善伯尾石又稱月尾仙石,產于善伯洞與月尾山之間的山坳。1989年石農黃光勝與人合股,從善伯老洞往月尾石礦方向采掘,繼之黃光通、黃老候,王忠相、黃日貴等也合股鑿洞開采,1991年開始大量出石,其色澤與質地界于善伯與月尾石之間,石質細嫩半透明,色澤明麗,具有黃、紅、白、黑等色,微帶綠意,淺綠之間時泛微紅,礦洞愈近月尾礦脈,所出之石的綠味愈濃。石中有“花生糕”與白暈點,無金砂地。這個礦脈不但產量多,而且塊度也較大,但是粗質的較多,優質的較少。
而近年,善伯尾礦洞又出了一種新石,具有善伯洞石的黃色澤,帶綠味,半透明,特別是肌理中透出如水草一樣的紋樣,蠟質強,磨光后光澤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