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制作工藝水平較高,現代化制作的痕跡明顯。民國時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各窯廠均不同程度地采用了機械化或半機械化的加工程序,從采料、練泥、制坯、晾曬、成型等各個環節均基本上采取流水作業,因此制作出來的坯體整齊劃一,厚薄均勻,旋削切割精準,干凈利索,胎土細潤,少有鐵星。
2、窯爐通常均已采用名種類型的隧道窯,燃料多用煤、氣、油,因此窯溫提高、溫差小、窯內器物受火均勻。這樣燒成的瓷器一般胎土完全瓷化,不易變形,釉面光潤,胎體堅致,以手彈之其聲音清脆而有余韻。
3、釉料均機械處理,故釉面均勻明凈,細若凝脂,光亮柔和不刺眼,在放大鏡下觀察下可見汽泡排列非常均勻,且大小也相一至。
4、各種彩料通常采用科學配制而不是采用傳統的礦物顏料,因此彩料純度提高,少有雜質,顏色鮮嫩有光澤。又由于二次入窯燒彩時多用小窯爐,溫度、時間及火向都能很好地控制,故少有燒壞的彩面。 民國時生產瓷器廠家眾多,內中應特別注意“江西瓷業公司”。它的前身是明清御廠窯,有深厚的工藝技術基礎,因此燒造的瓷器均有相當高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