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例來看,我們的升國旗儀式,就是一種形式,否則完全可以把旗幟永久地掛在旗桿上,而不必操心費神地每天升旗。然而正是采取了這種形式,成就了天安門廣場的升國旗儀式。當一批批頂著凜冽的寒風來到廣場的人們,看到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往往在心中蕩起一種平時不易感受和體驗的對祖國的情感漣漪。那種在庸碌的生活中沉寂久了的心靈,為這情感的輕輕一撞,而升騰起一股熱流,一種崇高的情愫。正是在此時,我們才清晰地意識到自己原來并沒有麻木,也非把滿足物欲視為一切,在我們的精神世界里原本就有著一種圣潔。
我們從老軍人那里得知,疊被子是戰爭年代延續下來的一種做法。之所以能夠持久堅持下來,甚至化為一種特有的傳統,就在于這種將被子折疊起來的方式有利于執行緊急任務,特別是采取寬三長四的折疊方式,便于折疊和捆扎,能很好地保證背包帶不脫落,有利于行軍打仗。至于發展到今天的在實用基礎上的美觀,甚至走到追求極致的程度,大概是上世紀60年代后的事情。當時曾經開展了一個全軍學習空軍內務衛生的活動,各單位到當時被譽為亞洲最干凈的營區的空軍大院參觀學習,而學習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疊被子。再后來,這種內務整理、評比便逐漸被作為一種部隊基層管理、基層建設的基本內容保留下來,以至發展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很多人對于人民軍隊的第一印象,就來自被疊得像豆腐塊一樣的被子。而這個小小的被子問題,已經不僅僅是內務工作中的普通的環節。能不能把被子疊成“豆腐塊”,已經成為一名合格軍人區別于老百姓的重要標志。而“豆腐塊”中所體現出的嚴謹、整齊劃一的作風,已經化為一種無形的力量,影響著一批批走進軍營的軍人,并伴隨他們的軍旅生涯。首先我們可以作出一個基本的判斷,軍隊特有的以疊“方塊”被子為基本內容的內務整理,并非由《內務條令》所規范,被子的折疊方式和標準,也沒有全軍統一的規范。可以說,疊“方塊”被是一種建立于傳統基礎上的、由部隊經驗和習慣構成的做法。換句話說,這種做法雖然全軍通行,具有相當的剛性特征,但卻非條令條例所規范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