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作為建筑材料,與泥土具有富于韌性、加工靈活、組合方便的優點。在防震方面,主要依靠木結構。學者程建軍認為,木材是一種質輕、力學性能好的建筑材料,它具有一定的柔性,在外力的作用下比較容易變形,但在一定程度內又有恢復變形的能力。木構架中的所有節點又普遍使用榫卯結合,也具有一定的變形能力,再加上傳統木構架都是采用均衡對稱的柱網平面和梁架布置,使其形成一個具有一定柔性的整體框架結構體系,當地震襲來時,建筑便通過自身的變形消化地震力對結構的破壞能量,從而在一定限度內保障了建筑的安全性。
傳統的木制模型樓房建筑中大量使用的榫卯技術,成為抗震的又一個關鍵。榫卯是極為精巧的發明,我們的祖先早在7000年前就開始使用。這種不用釘子的構件連接方式,使得中國傳統的木結構成為超越了當代建筑排架、框架或者剛架的特殊柔性結構體,可以承受較大的荷載,允許產生一定的變形,在地震荷載下通過變形吸收一定的地震能量,減小結構的地震響應
好比太極拳,地震波傳遞的能量遇到木結構后會被木材吸收部分,木材本來的抗彎性能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