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紐約市北部的小鎮Beacon,在三年之內人口增加了99%,其中大部分新居民都在紐約工作,每天穿梭往返在辦公室和住處之間。而此處離紐約單程就需要坐1個小時20分鐘的火車。盡管這樣,還是有越來越多的紐約人遠離了曼哈頓,出于房價的緣故,選擇在類似Beacon的地方居住。
“瘋狂”的紐約房地產市場
“房價的漲幅太過分了。”在聯合國工作近10年的桑史云說。2003年12月份,她在距離聯合國總部一條馬路的公寓里購置了她的房子。房子很小,是一個不到30平方米的小公寓,當時的價格是14.5萬美元。而短短的18個月內,同樣的小公寓的售價已經漲到20萬美元。即便是獲利者,小桑也認為如此房價不合情理,“這個市場實在是太瘋狂了。”
BlueSea房地產開發公司的開發商萊斯·布魯斯通告訴記者,一個年薪10萬美元左右的紐約人(紐約人的平均收入是6.28萬美元)在目前的房地產市場中的選擇很有限。
根據紐約一家財產評估公司MillerSamuelInc的數據,曼哈頓公寓的平均價格從1995年到現在上升了141%,2004年的平均價格超過了100萬美元。而目前美國的房價正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泡沫”,房屋長期貸款的低利率,即使提高到5%,仍將繼續刺激房地產市場。
僧多粥少
大部分紐約人,和小桑一樣對高漲的房價感到不安。在7月初的一次民意測驗中,紐約人對房地產價格的不安位居所有調查項的首位。82%的受訪者認為房價飆升對紐約市不利。昂貴的房價不僅影響到了紐約人的生活,也影響到了這個城市的前途。
火熱的房地產市場中,新建的房屋對大部分的紐約人來講太過昂貴,而價格適宜的平價房非常有限。過去10年中,紐約人口增長了幾乎50萬,而在同一個時期只建造了8.5萬套經濟適用房(affordablehous-ing)。所謂住得起的平價房,是指無論買房還是租房所需的費用是一個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而且家庭成員每人擁有一個房間。
對于紐約人來說,一個四口之家收入低于6.28萬美元的平均中等收入水平,就具備了申請平價房的資格。62歲的簡·米拉和丈夫申請到了紐約皇后區一幢平價樓一套一室一廳的公寓。他們在那里一個月的租金是500美元左右,而在市場上這樣的房子一個月的租金至少在900美元左右。
而簡無疑是非常幸運的,因為在紐約申請平價房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所有的條件都符合之后,因為申請的人數眾多,最后不得不以抽獎的方式來決定誰能夠得到平價房。
政府有條件資助平價房
平價房能以低于市場價格出售或出租,是因為發展商得到政府的資助。為了得到政府的資助,發展商必須同意在一定的時間內,通常是以30年為限,將房子以低于市場的價格出租或出售給中低收入階層。
對于發展商來說,得到美國政府資助的形式也都完全不同。有的發展商拿到了聯邦或州、市政府的資助,來建造平價房;有的則把建成的部分房屋當成平價房出售或出租,以此為條件,得到政府便宜的地價;還有一些則是以免稅的形式得到政府的相關資助。
不過與此同時,紐約的地價漲幅過快,3年間紐約的地價升高了3倍,原材料的價格提高了20%。而市場房開發商只需提高房價,就可以彌補這些增加的成本支出。但是對平價房開發商而言,來自政府的資助卻沒有多大的變化。
也因如此,是不是要強制性地要求開發商建造平價房,就成為了一個非常有爭議的話題。房產開發商多數認為,平價房現在的問題是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操作平價房的刺激因素很少,如果執行強制的要求,保證一定數量的平價房,對發展商來說經濟上會造成壓力。
而美國“工人階層委員會”對此看法不以為然。該委員會負責人丹·坎托認為,應該強制規定得到政府資助的開發商修建20%的平價房。因為市場的力量是有限的,很多對公眾有利的事情不見得符合房產開發商的利益,應該由政府的強制性規定來保護公眾得到平價房的權利。
紐約地價7000-12000.紐約是一座世界級城市,直接影響著全球的經濟、金融、媒體、政治、教育、娛樂與時尚界。紐約在商業和金融的方面發揮影響力。[5] 紐約的金融區,以曼哈頓下城的華爾街為龍頭,被稱為世界的金融中心。[6] 紐約證券交易所是世界第二大證交所,它曾是最大的交易所,直到1996年它的交易量被納斯達克超過。[7] 紐約時報廣場位于百老匯劇院區樞紐,被稱作“世界的十字路口”,亦是世界娛樂產業的中心之一。紐約曼哈頓的唐人街是西半球最為密集的華人集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