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流玄武巖(flood basalts):黑色,致密,常有氣孔,相對密度較大。由輝石和斜長石組成,柱狀節理發育。地質歷史時期中,曾有大面積(超過幾十萬平方公里)大厚度(厚達數千米)的玄武巖產出,1937年特勒爾將這種分布范圍廣闊且厚度巨大的玄武巖稱為溢流玄武巖。
它是通過多次裂隙式噴發逐漸堆積而成,見于冰島、印度德干高原、美國哥倫比亞高原、巴西南部高原等地。我國云南、貴州與四川交接地帶也有2億多年前形成的溢流玄武巖。
黑色,致密,常有氣孔,相對密度大,由輝石和斜長石組成,柱狀節理發育,地質歷史時期中,曾有大面積的玄武巖產出,1937年特勒爾將這種分布范圍廣闊且厚度巨大的玄武巖稱為溢流玄武巖。
溢流玄武巖(flood basalts):黑色,致密,常有氣孔,相對密度較大。由輝石和斜長石組成,柱狀節理發育。地質歷史時期中,曾有大面積(超過幾十萬平方公里)大厚度(厚達數千米)的玄武巖產出,1937年特勒爾將這種分布范圍廣闊且厚度巨大的玄武巖稱為溢流玄武巖。
玄武巖(Basalt)是一種基性噴出巖, 由火山噴發出的巖漿在地表冷卻后凝固而成的一種致密狀或泡沫狀結構的巖石,屬于巖漿巖。其巖石結構常具氣孔狀、杏仁狀構造和斑狀結構,有時帶有大的礦物晶體,未風化的玄武巖主要呈黑色和灰色,也有黑褐色、暗紫色和灰綠色的。 玄武巖體積密度為2.8~3.3g/cm3,結構致密的其壓縮強度很大,可達到300MPa,甚至更高,但是如果帶有晶體雜質及氣孔時則強度會有所降低。 玄武巖耐久性甚高,節理多,且節理面多成六邊形(在玄武巖熔巖流中,巖石垂直冷凝面常發育成規則的六方柱狀節理)。且具脆性,因而不易采得大塊石料,由于氣孔和杏仁構造常見,雖玄武巖地表上分布廣泛,但可作飾面石材不多。
組成:玄武巖的化學成分與輝長巖相似,主要是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鋁、氧化鐵、氧化鈣、氧化鎂(還有少量的氧化鉀、氧化鈉),其中SiO2含量最高,一般含量在45%~52%之間,其中K2O+Na2O含量較侵入巖略高,CaO、Fe2O3+FeO、MgO含量較侵入巖略低。 玄武巖的礦物成份主要由基性長石和輝石組成,次要礦物有橄欖石,角閃石及黑云母等。
分類:玄武巖根據組成礦物、結構、形成環境等不同分為許多品種: 1、 按次要礦物的不同,可劃分為橄欖玄武巖、紫蘇輝石玄武巖等;2、 按結構構造,可分為氣孔狀玄武巖、杏仁狀玄武巖等; 3、 按化學成分和礦物成分,可分為高鋁玄武巖、堿性玄武巖和拉斑玄武巖等;4、按堿度劃分,可分為堿性玄武巖、過渡玄武巖、拉斑玄武巖、鈣堿性玄武巖和鉀玄巖;5、按形成環境分,包括形成于陸地拉張環境的大陸溢流玄武巖和形成于海底擴張帶的洋底玄武巖。
特點及用途:玄武巖也是一種優質的交通建筑用石,特別是建筑修筑公路、鐵路、港口碼頭、機場跑道等工程中最好的建筑材料之一,其具有抗壓強度大、壓碎值低、耐磨、吸水率低、導電性弱、抗腐蝕性強、瀝青粘附性強等特點,國際認可,是發展鐵路運輸及公路運輸最好的基石。
它是通過多次裂隙式噴發逐漸堆積而成,見于冰島、印度德干高原、美國哥倫比亞高原、巴西南部高原等地。我國云南、貴州與四川交接地帶也有2億多年前形成的溢流玄武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