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沙發的功能設計
人體工程學的宗旨是必須以達到舒適、安全和高效的目的。為了使人們在使用時處于一種舒適和易于操作的狀態,沙發設計必須考慮人體的尺度和使用沙發的姿勢等要素,從而使人和沙發之間處于一種最佳的狀態。因此,安全、方便、舒適、耐用的沙發可以體現出“科技以人為本”精神和人文關懷。
能同時適應幾種坐姿的沙發的設計,是沙發功能設計的一種新觀念,是減輕疲勞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沙發(軟椅)類家具在功能設計上趨向于追求可調性、可變性和可組合性。對于工作用軟椅類沙發,強調其座高、靠背、角度的可調性,以適應不同人體、不同工作狀態下使用的舒適性。另外,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沙發的使用功能,出現了除將沙發作為坐具外,還將其功能加以延伸的設計。如將沙發部件設計成可組合性,通過不同的組合形式或在沙發上增設一些附屬設施,擴展沙發的使用范圍和使用的方便舒適型。此類多功能沙發特別適合于家庭使用,一度受到消費者的喜愛。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家空間的增大,現代沙發在使用時更加趨向于追求坐姿的舒適性和隨意性,人們開始選擇那種設計更加休閑更加簡單、充滿個性趣味的沙發。而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日趨緊張,沙發也向著保健型方向發展,出現了電腦按摩沙發,磁療、藥療沙發及充氣按摩沙發等新產品。
2)沙發的造型設計
現代居室沙發設計既有傳統的莊重,又有現代的夸張;既有古曲的浪漫,又有前衛的新奇。其功能、用材、結構和造型等方面均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在注重功能尺度、靠背曲線和軟墊性能的前提下,更追求造型的多樣變化和個性特征。如軟墊層的組合,過渡和迭加,形的變異,色彩的搭配,以及采用非結構性木材構件的外裝飾等,均為現代居室沙發造型開拓了視野。
在經濟全球化風起云涌的大潮里,人們生活在充滿標準化、工業化和高科技化的產品中,渴望生活中多些變化、多些個性、多些情感的東西;渴望通過利用自然、原始、古樸造型的家具來改變因千篇一律的工業化產品所造成的單調、貧乏的生活。沙發是與人們的工作、生活最為密切,最易獲得溫馨自然生活感受的物品。如今原始、古樸、自然風格的仿古沙發,其設計制作在古典式造型的基礎上,對色彩和材料采用對比的手法,運用新工藝,使之既富有古樸、原始的風味,又不失現代感,且便于機械加工。
沙發的造型不僅要體現線、面、體的造型藝術,更重要的是根據人體工程學的理論在沙發造型上加以研究和應用。近年來,沙發的造型擺脫了單一的風格,而是將東西方傳統設計風格合理地結合在一起,同時摻入實用的生活要素,這樣的沙發才是最具吸引力、最富人性化的產品。
3)沙發的材料選擇
沙發用材料主要有蒙面材料和結構材料兩類。當今的環保潮流直接影響到沙發材料的選用。強調原始、古樸、自然的風味就是沙發材料選用的趨勢之一,例如,真皮、毛麻類天然面料頗受歡迎:真皮沙發質感好,有自然的褶子,美觀、耐磨。另外,現代沙發面料多采用纖維織物,布藝沙發花色繁多,圖案豐富,各具特色,令人愛不擇手。它既沒有真皮沙發“一成不變的呆板面孔”,又少了真皮沙發難侍候的“嬌貴病”。布藝沙發不僅能展現居室的華麗風采、古典風范,同樣也可詮釋溫雅風韻及民族風格。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西方文化的廣泛交流,布藝沙發必將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
沙發的框架結構材料,一般選用木、竹、藤、柳等天然材料。如采用原木、樹瘤作框架材料,并用純天然的大漆等涂飾表面,追求原始古樸的質感。另外,還可用涂蠟表面裝飾工藝進行處理,經處理的表面相當光滑,耐候性好,能清晰地顯現木材的天然紋理,因而在強調原始、粗擴、質樸的天然材料特性方面取勝。
隨著新型材料的出現,沙發的框架結構材料也開始采用多種工業材料,利用先進的加工技術和手段,如利用金屬、塑料等工業材料所具有的特殊加工性,經巧妙處理,突出其人工美、機械加工美的裝飾效果。
現代沙發的框架已從單一的木框發展到了曲木、層壓木、金屬以及塑料等多種材料構成的框架。家具設計師們普遍喜歡采用電鍍的管鋼、扁鋼或鋁合金制作框架的相應位置,這種鋼架工藝簡單,形式多樣,并使沙發從穩重而笨拙的形象中解脫出來,獲得了輕巧多姿的外觀。20世紀末出現并流行的一種新型框架是模塑成型的殼體結構,它用多孔的聚苯乙烯或堅硬的聚氨基甲酸酯模壓而成,但需預先埋入一個用于與金屬底架結合的連接部件。
一般來說,客廳的設計部分都會較注重電視墻,但實際上依照傳統習慣,一進門所見得第一道墻面應該是沙發背墻,因此,若不做一些裝飾或變化,第一印象會顯得有點單調,除了留白掛畫,我們還可以做什么樣的沙發背景墻設計造型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