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鑒于當時發行的地區經濟落后局面還未能恢復,人民生活十分艱苦,加上發行量少,很少有人有能力將其完整留存。而后1955年國家實行幣制改革,發行了第二套人民幣,又限期將第一套人民幣兌換交回國庫銷毀,再加上近五十年的歲月流失和“文化革命動亂”時期的毀壞,在民間留下的就十分稀少了,即使發現,大多也是品相極差。至使部分人民幣收藏者只得用銀行存檔的樣票集存。目前第一套人民幣壹佰圓馱運的市場價格為3100元左右。
人民幣是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成立時開始發行的。從開始發行到1955年5月10日停止流通使用的人民幣為第一套人民幣。到1953年12月,人民幣發行券別有1元券、5元券、10元券、20元券、50元券、100元券、200元券、500元券、1000元券、5000元券、10000元券、50000元券等12種;版別共62種。其中,1元券2種、5元券4種、10元券4種、20元券7種、50元券7種、100元券10種、200元券5種、500元券6種、1000元券6種、5000元券5種、10000元券4種、50000元券2種。
1955年3月1日起發行新幣(第二套人民幣),收回舊幣(第一套人民幣),公布發行的第二套人民幣共11種,每種券別版面均印有漢、藏、蒙、維吾爾四種文字。
第二套人民幣和第一套人民幣折合比率為:第二套人民幣1元等于第一套人民幣1萬元。1955年3月1日公布發行第二套人民幣共11種,當天發行1分、2分、3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和5元10種,1957年12月1日又發行10元券1種。同時,為便于流通,國務院發布發行金屬分幣的命令,自1957年12月1日起發行1分、2分、5分三種金屬分幣(簡稱硬分幣),與紙分幣等值,混合流通。
第三套人民幣從1962年4月20日發行1960年版棗紅色1角券開始,到1974年1月5日發行最后一張1972年版5角券止,經過12年時間,共發行7種面額、8種原版、9種票券。如果按冠號、印制工藝和鈔紙的不同至少可細分為24種。
第四套人民幣從1987年4月27日開始發行,至1997年4月1日止,共發行9種面額,14種票券。其中1角券1種,2角券1種,5角券1種,1元券3種(1980、1990、1996),2元券2種(1980、1990),5元券1種;10元券1種,50元券2種(1980.11990),100元券2種(1980、1990)
第一套人民幣也有百元面值的,不過這種面值價值含量低。第二,三套都沒有百元面值的,第四套裁出現我們現在使用的百元面值。我們現在是第五套人民幣,就不說了。呵呵,至于什么時候有百元面值的人民幣,看個人怎么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