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以播種、分株為主,也可扦插[1]。可于果實成熟時隨采隨播,也可春播。分株宜在春季萌芽前或秋季進行。扦插以新芽萌動前或夏季新梢停止生長時進行。室內養護要加強通風透光,防止介殼蟲發生[2]。種子繁殖 折疊秋季采種,采后即播。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33厘米開溝,深約10厘米,均勻撒種,每公頃播種量為90-120千克。播后,蓋草木灰及細土,壓緊。第二年幼苗生長較慢,要經常除草,松土,并施清淡人畜糞尿。以后每年要注意中耕除草。追肥,培育3年后可出圃定植。移栽宜在春天雨后進行。株行距各為100厘米。栽前,帶土挖起幼苗,如不能帶士,必須用稀泥漿根,栽后才易成活。分株繁殖 折疊春秋兩季將叢狀植株掘出,抖去宿土,從根基結合薄弱處剪斷,每叢帶莖干2至3個,需帶一部分根系,同時剪去一些較大的羽狀復葉,地栽或上盆,培養一兩年后即可開花結果。采收加工 折疊南天竹栽后4~5年,冬季可砍收部分老莖干。6~7年后可全株挖起,抖去泥土,除去葉片,把莖干和根破成薄片,曬干備用。10~11月果實變紅或黃白色時采收曬干備用。編輯本段栽培要點選地整地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排灌良好的沙壤土。山坡、平地排水良好的中性及微堿性土壤也可栽植。還可利用邊角隙地栽培。栽前整成120~150厘米寬的低床或高床。田間管理 折疊栽后第一年內在春、夏、冬三季各中耕除草、追肥1次,同時還要補栽缺苗。以后每年只在春季或冬季中耕除草,追肥1次。南天竹適宜用微酸性土壤,可按沙質土5份、腐葉土4份,糞土1份的比例調制。栽前,先將盆底排水小孔用碎瓦片蓋好,加層木炭更好,有利于排水和殺菌。一般植株根部都帶有泥土,如有斷根、撕碎根、發黑根或多余根應剪去,按常規法加土栽好植株,澆足水后放在蔭涼處,約15天后,可見陽光。每隔1~2年換盆一次,通常將植株從盆中扣出,去掉舊的培養土,剪除大部分根系,去掉細弱過矮的技干定干造型,留3~5株為宜,用培養土栽入盆內,蔽蔭管護,半個月后正常管理。南天竹在半蔭、涼爽、濕潤處養護最好。強光照射下,莖粗短變暗紅,幼葉“燒傷”,成葉變紅;十分蔭蔽的地方則莖細葉長,株叢松散,有損觀賞價值,也不利結實。南天竹適宜生長溫度為20℃左右,適宜開花結實溫度為24~25℃,冬季移入溫室內,一般不低于0℃。翌年清明節后搬出戶外。南天竹南天竹澆水應見干見濕。干旱季節要勤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夏季每天澆水一次,并向葉面噴霧2~3次,保持葉面濕潤,防止葉尖枯焦,有損美觀。開花時尤應注意澆水,不使盆土發干,并于地面灑水提高空氣濕度,以利提高受粉率。冬季植株處于半休眠狀態,不要使盆土過濕。澆水時間,夏季宜在早、晚時行,冬季宜在中午進行。南天竹在生長期內,細苗半個月左右施一次薄肥(宜施含磷多的有機肥)。成年植株每年施三次干肥,分別在5、8、10月份進行,第三次應在移進室內越冬時施肥,肥料可用充分發酵后的餅肥和麻醬渣等。施肥量一般第一、二次宜少,第三次可增加用量。在生長期內,剪除根部萌生枝條、密生枝條,剪去果穗較長的枝干,留1、2枝較低的枝干,以保株型美觀,以利開花結果。
南天竹,別名天竹子、貓兒傘、鉆磺、小鐵樹等。為南天竹屬常綠灌木?;ㄆ?~6月,果熟期10~11月份。野生于疏林及灌木叢中,也多栽于庭園。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也不耐旱。喜光,耐陰,強光下葉色變紅。適宜含腐殖質的沙壤土生長。栽培管理要點:秋季采種,采后即播;播后,蓋草木灰及細土,壓緊。第二年幼苗生長較慢,要經常除草,松土,并施清淡人畜糞尿;以后每年要注意中耕除草,追肥,培育3年后可出圃定植;移栽宜在春天雨后進行;栽前,帶土挖起幼苗,如不能帶士,必須用稀泥漿根,栽后才易成活;栽后第一年內在春、夏、冬三季各中耕除草、追肥1次,同時還要補栽缺苗。以后每年只在春季或冬季中耕除草,追肥1次。在冬季挖根時,把老株蔸部有根的小苗剪下栽種,栽培方法與種子繁殖法相同。南天竹栽后4~5年,冬季可砍收部分老莖干。6~7年后可全株挖起,抖去泥土,除去葉片,把莖干和根破成薄片,曬干備用,十至十一月果實變紅或黃白色時采收曬干備用。主要病害的防治:莖枯?。喊l現病枝及時鏟除,并銷毀,冬季噴灑達科寧膠懸劑500倍液。 劉氏短須螨:早春噴波美3度石硫合劑,內加0.3%合成洗衣粉;注意枝干、樹皮裂縫等均要噴到;大量發生時,可選噴40.7%樂斯本乳油1500倍液,或73%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葉背、葉柄等處都應噴到。
為常綠灌木。多生于濕潤的溝谷旁、疏林下或灌叢中,為鈣質土壤指示植物。喜溫暖多濕及通風良好的半陰環境。較耐寒。能耐微堿性土壤?;ㄆ?-7月。野生于疏林及灌木叢中,也多栽于庭園。強光下葉色變紅。適宜在濕潤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生長。繁殖以播種、分株為主,也可扦插[1]。可于果實成熟時隨采隨播,也可春播。分株宜在春季萌芽前或秋季進行。扦插以新芽萌動前或夏季新梢停止生長時進行。室內養護要加強通風透光,防止介殼蟲發生[2]。種子繁殖 折疊秋季采種,采后即播。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33厘米開溝,深約10厘米,均勻撒種,每公頃播種量為90-120千克。播后,蓋草木灰及細土,壓緊。第二年幼苗生長較慢,要經常除草,松土,并施清淡人畜糞尿。以后每年要注意中耕除草。追肥,培育3年后可出圃定植。移栽宜在春天雨后進行。株行距各為100厘米。栽前,帶土挖起幼苗,如不能帶士,必須用稀泥漿根,栽后才易成活。分株繁殖 春秋兩季將叢狀植株掘出,抖去宿土,從根基結合薄弱處剪斷,每叢帶莖干2至3個,需帶一部分根系,同時剪去一些較大的羽狀復葉,地栽或上盆,培養一兩年后即可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