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黑桫欏形態特征: 口裂大,為斜裂,超過眼后緣,頜能伸縮,眼珠突出,背部黑綠色,體側青綠,眼部灰白色。從吻端至尾鰭基部有排列成帶狀的黑斑,體披細小櫛鱗,第一背鰭9根硬棘,第二背鰭12~13根鰭條,臀鰭3根硬棘
大葉黑桫欏,屬于恐龍時代的物種,是當時恐龍的食物之一,也是現存的唯一的木本蕨植物。大葉黑桫欏,屬于恐龍時代的物種,是當時恐龍的食物之一,也是現存的唯一的木本蕨植物。大黑桫欏植株高2-5米,有主干,直徑達20厘米;葉型大,
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1.5m,莖粗大、直立,綠色。塊根肥厚肉質、圓錐形,外皮淡黃色。葉互生,卵狀橢圓形至長橢圓形,全緣,成熟后成紫色。總狀花序直立,頂生或側生,長達20cm,花白色,后變為淡紅色,徑約0.8cm;花
冬美人,為景天科、厚葉草屬多肉植物(多肉植物),溫差大或日照長會變為淡粉色,通常為寶藍色。葉片表面有一層白粉,日常澆水需多加注意。
草蓯蓉 一年生寄生草本,高15-35cm。全株近無毛。根狀莖橫走,圓柱狀,通常有2-3條直立的莖,莖不分枝,粗壯,中部直徑1.5-2cm,基部增粗。葉密集生于莖近基部,向上漸稀疏,三角形或 不老草 不老草(19張)